结合新农村建设分析农村污水治理桐庐县是著名旅游胜地,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处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富春江—新安江”旅游线核心地段。
上接黄山、千岛湖,下达杭州西湖,北连天目山,南依仙华山,风景秀美,为历代文人称道。
唐朝诗人韦庄在这里写下“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的诗句。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则是宋代文人苏轼赞美桐庐的诗句。
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时感慨于这片土地的奇山异水,赞之为“潇洒桐庐”,并写下了传世名篇《潇洒桐庐郡·十咏》。
风景与诗文共同造就了“潇洒桐庐”的风韵内涵。
桐庐县城市化与城镇化水平较低,桐庐全县人口有39万,其中农村人口有30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成为桐庐县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年排放废水约500 万吨,据环境部门测算,相当于10 ~15 家万吨规模造纸企业排放量之和。
1全县面积广阔,总面积达1825 平方千米,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来说,生活污水如何处理一直就是个大难题。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所以我将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分析桐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污水治理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3
生产发展
桐庐县经济总量长年位居浙西地区各县市首位,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
所以,虽然桐庐县的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但桐庐县的经济水平毋庸置疑。
“工业强县”与“环境立县”是桐庐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战略。
桐庐县委县政府在《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城乡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4”的建设方针。
坚持“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桐庐的经济发展是农村污水治理的重要支撑。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污水治理操作指南和手册,并明确奖补标准,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标准按每人350 元计算,农家乐污水治理则按工程投入量的50%进行奖励,但最高不超过每家2 万元。
目前,桐庐县已在生态建设资金中安排15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推广
1《今日浙江》, 2010, 01期(1):4 9-49 《桐庐治污记》魏同。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工作,连续六年实现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水。
5
乡风文明
倡导“最美”现象,汇聚壮大正能量。
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发现“最关桐庐人”、争做“最美桐庐人”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唱响“最美声音”、倡导“最美精神”,深化“知我桐庐、爱我桐庐”、“感动桐庐”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释放正能量,着力打造道德高地。
6加强对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
将环保行为纳入道德模范评选的考核指标,树立模范的带头作用,对环保意识落后的村民进行思想教育。
村民对桐庐环境的保护是与“知我桐庐、爱我桐庐”、“感动桐庐”相统一的。
生活宽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增加农村居民是提高农村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也就是说可以在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减少农村污水的随意排放。
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桐庐将通过积极培育新产业,在高起点上谋求新的发展。
加快建设以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和生活美,五美合一的中国最美县,努力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的新局面。
”7
环溪村曾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样板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于是环溪村民在生态上做足文章,发展大众民宿,真正实现了美丽环境成就美丽经济,生态转换为生产力。
莪山乡打造中国畲族第一乡,建设美丽乡村,村里开始创建村落景区,着力打造精品民宿。
阳山畈村的水蜜桃一年能卖上千万元;新合乡茶农以鲜桂花和当地的雪水云绿茶窨制而成的茶叶,市场售价每公斤达到800元;百江镇双坞村的樱桃园,丰年时一株能产六七百斤。
“既要建设新农村,也要经营新农村;既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花钱的去处,更要作为致富的源泉。
”8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也是村民提高收入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也就是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村容整洁
在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紧密结合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固废处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河沟池塘污染治理和提高农村生态创建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整合项目资源,注重与村庄建设规划的衔接,最大限度节约投资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
桐庐县在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中,将该工程与农村改厕紧密结合,要求试点的30 个行政村、改厕率达到80%以上,粪尿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基本达到卫生学无害化处理要求后,能
5《今日浙江》, 2010, 01期(1):4 9-49 《桐庐治污记》魏同。
6毛溪浩,《围绕“五个美”扎实推进“美丽桐庐”建设》
7《新常态·新作为2015杭州两会对话一把手特别专访——2015关键词·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新”》8武义新闻网,《桐庐美丽乡村:让现代村落不舍田园风光》
接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尽可能接入进行再处理,确保粪尿处理的实效性。
管理民主
污水治理方式采取多种模式,由村民科学合理选择。
对于凡是能纳入城镇(乡)污水处理厂(站)的农村,原则上尽可能纳入城镇(乡)污水处理管网系统,避免重复建设,节省投资成本和建设周期;对于不能纳入城镇(乡)污水处理厂(站)的农村,则选择以分散式人工湿地为主,无动力厌氧、户用沼气等其他处理模式为辅的处理模式,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对于养殖户较多的农村,适当建设一定规模的小型沼气池,增强污水处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初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主要河流随时能游泳,随处能游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果。
9污水治理模式合理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刀切的盲目决策,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污水治理效率,同时也得到了农村居民的支持。
结论
桐庐的污水治理是桐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发展为污水治理政策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治理后的美丽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和桐庐民主管理的发展。
桐庐的污水治理经验供全国各地借鉴学习,桐庐也成了各地的榜样。
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在桐庐举办,桐庐优美的生态环境使桐庐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中国最美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
2011年4月,桐庐县获得中国最高生态保护荣誉——“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称号。
同年7月正式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2012年又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城”。
9《新常态·新作为2015杭州两会对话一把手特别专访——2015关键词·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