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答案
(4)“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 “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雁南飞”的影响: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 的改善;同时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村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解析 “闯关东”时大量人口进入未开发地区,促进了资源开发,推动了 经济发展。而“雁南飞”时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一方面可缓和人地矛盾, 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农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 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 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 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 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
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
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
业升级的结果。
解析 答案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
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
迁移
迁移
政治因素
因素
影响
国家政策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 正常、合理进行
战争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 流落到邻近的国家
政治变化
政治独立 国家解体
举例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 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
人口迁移的特点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 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解析 答案
人口迁移的特点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人口互相迁入、迁出
分析要素
气候 水 土壤(土地) 矿产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
满分术语
推力
拉力
环境污染
气候宜人
水资源短缺
水源丰富
人多地少;土地退化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资源枯竭
资源丰富
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
分析要素
经济 交通 社会 政治
满分术语
推力
拉力
经济水平高;新兴产业发展迅 经济水平低;产业衰落
战争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解析 答案
5.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 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国__内__人__口__迁__移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15~16世纪: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达国家
我国
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 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世界及我国的人口迁移
我国1949-1986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80年代后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
政策方针 社会变革 战争爆发
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 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 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 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 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人口变化统计图表 或相关文字材料
分析某国或地区人口 迁移的影响因素
结合图文信息,运用 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和 分析
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缓解 人地 矛盾
开发 土地 资源
人才 外流
影响 经济 发展
利
弊
利
迁出地
弊
01
02
迁入地
05
03 04
利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
解析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6·海南地理,21(3) 2015·山东文综,1~2 2014·广东文综,6 2014·重庆文综,13(2)
命题揭秘
以选择题为主;以时事新闻和统计数据 为素材,考查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难度中等。
人口迁移的影响评价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 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
速;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
距离近;交通便利
教育水平低;生活条件差, 文化教育水平高;理想的生活
宗教迫害
条件
战乱
社会环境稳定
基础自测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解析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③④线路 符合。
解析 答案
2.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
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美国、墨西哥
D.美国、澳大利亚
解析 由图上信息可知,P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且人 口流向国外,应为发展中国家,Q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到城市, 还存在城市流向乡村,应为发达国家。A项正确。
解析 答案
答案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2017·天津文综,12(1) 2016·全国文综Ⅲ,4~5 2015·广东文综,5 2015·山东文综,1 2015·北京文综,11 2015·天津文综,6 2015·福建文综,37(3)
命题揭秘
该考点主要结合统计图表或文字 材料,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 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考查频率较高。
人口迁移的特点
3.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人口变化统计图表或 描述某国或地区人口 结合图文信息,运用
相关文字材料
迁移特点
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
利 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
经济发展
利 加强迁入地和外界经济
科技文化联系
弊 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
城市管理难度
弊 住房、交通、卫生教育
等压力巨大
基础自测
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交通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和通信 减小迁移困难
社 会 因 素
文化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 大学生的求学、“科技移民”
教育 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婚姻社 会来自家庭因素
宗教
影响
举例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
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军人家属的从军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 该城市人口超千万,为超级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入,
说明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国内人口以迁出为主,且90年代大规模
迁出,说明该城市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这些
符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特征,A选项正确。
解析 答案
人口迁移的特点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 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 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3题。
显变化 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不是。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 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外出打工属于人口流动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灾害 气候 水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