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的核心,同时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推动学生自治与自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
【关键词】有效教学; 以人为本; 高效课堂
如何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当今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究其目的还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怎样的方式在数学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呢?本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导入:情境创设,激趣引疑
这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行为。
它不仅用于课堂教学的开头部分地,整个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承上启下等,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持续保持都离不开有效导入。
教师要注意回归生活,沟通知识与生活、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关系,把“生活味”与“数学味”巧妙融合,为学生创设尝试、操作、体验学习的问题情境。
例如:全等三角形的识别第一课时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
一块被打碎了,妈妈让小明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大家能否帮小明
想想办法,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
一个照本宣科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好教师。
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材料,把“小课堂”和“大世界”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体验。
二、有效提问与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
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
其实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
学生一旦主动学习,
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
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
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
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要让提问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的过程,不要让提问成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三、有效讲授
教学改革趋势表明,没有唯一万能的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效度总是有限的。
自始至终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可能上好课的。
上课时,教师的有效讲授是不可缺的。
关键是教师要处理好什么时候讲、讲什么和如何讲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讲授方式,比如我在讲授“认识角”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从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出发,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并且在认识角时,调动学生多个感官,让学生通过看、摸等环节帮助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特征,这就比一味讲授的效果要高的多。
但是讲授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一味的言语讲授,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讲授教学的过分滥用,极易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准备相脱节,成为“满堂灌”,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机械学习。
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讲授。
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
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教学的最低标准是能说会道,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推动学生自治、学生自学。
四、有效激励
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与鼓舞。
中国人大附中的数学教师王金战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差生与优生的区别:“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他就变成了差生;所以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学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差生就变成了优生。
”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与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不同的回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可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物质的奖励等措施。
比如对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回答出了在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我就会给予他们鼓励,从而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当他们回答出来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时,也应该给予他们激励,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勇攀学习的高峰。
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多大的困难也会克服,学习的效率自然提高了。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每一位数学老师不仅注重课堂导入、提问与倾听、讲授、激励,更应注重如
何提高数学教学的综合素质能力。
平时要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知识领域,同时也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继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2]《教育教学能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圳处
[3]陈冬;;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2期
[4]张继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科学大
众;2009年03期
[5]《数学教学评价》高等数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