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华苑经济适用房(二期)改造加固工程施工方案武汉平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2012-3-17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工程概况第四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第五章、施工材料的组织第六章、施工措施及方法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现场措施第十章、环保措施第十一章、创优措施第十二章、返修措施第十三章、工期保证措施第十四章、劳动力安排及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本公司在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对工程所在地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编制了该改造加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该工程的施工。
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为: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25:90)2、《碳纤维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EC146:2003)二、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上述文件及施工场地情况要求,主要对砼梁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补强工程等分项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梁体改造加固工程。
因改变使用功能,需要对原结构构件进行加固补强。
该改造加固工程由建筑设计院设计,工程地点位于鹦鹉大道。
二、工程内容:1、十八层结构梁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补强三、施工顺序:该工程所有施工作业面分布在多个楼层,工序比较繁多,考虑到工期及工序搭接,以分段的施工顺序如下:1、脚手架2、施工障碍拆除3、梁表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第四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第五章施工材料的组织所有原材料均按施工图要求,由专职材料员进行采购:1、结构胶采用国产建筑结构胶2、碳纤维布300g(Ⅰ级)所有原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要求进行复检的材料必须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样并送检,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六章主要施工措施及方法一、脚手架:1、施工措施及方法:移动脚手架:梁粘贴碳纤维布均采用移动脚手架。
2、安全保证措施:(1)、移动脚手架:a、移动脚手架在使用前首先检查轮卡是否能正常使用。
b、在拼装过程中所有支撑都必须安装到位,高度达到两层及以上时,必须另设撑杆,以保证其稳定性。
c、移动脚手架在移动过程中,其操作平台上严禁站人或堆放物品。
d、在移动脚手架上的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
e、移动脚手架上堆载不得超过其使用荷载。
二、梁表面粘贴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的施工方法如下: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表面处理→底层树脂→找平→粘贴碳纤维布→涂刷面层结构胶→粘豆砂2、施工方法⑴、施工准备:a、熟悉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的实际状况,拟定出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b、对所使用碳纤维布、配套树脂、机具等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c、按图纸及现场实际放线定位。
⑵、表面处理:a、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碳化、蔬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b、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结构新面。
c、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⑶、底层树脂:a、配制底层树脂;b、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待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时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⑷、找平处理:a、配制找平材料;b、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楞角;c、待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时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⑸、粘贴碳纤维布:a、按设计及方案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b、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c、用特制的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并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
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面;d、最后在碳纤维布的表面再均匀涂抹浸渍树脂,洒上豆砂增加粗糙度,已便其他工序的施工。
3、质量保证①在施工前,应确认碳纤维布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性质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②按各工序要求做好隐蔽工程验收;③碳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碳纤维布的空敲面积不大于10000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
当空鼓面积大于10000 mm2时,宜将空鼓部位的碳疑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①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②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③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④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⑤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第七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如期实现,本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领导班子,设置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机电、财务、综合办等部门,配备工程需要的各专业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测量员、内业技术员、材料员等人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机构。
确保施工中每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第一节质量保证的管理体系一、组织机构图如图所示:组织机构图二、施工质量检查的组织机构中各部门只有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才能便于管理,才能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项目经理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目标的实施与落实。
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职责技术负责人应经常向项目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作情况,以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同时,作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写各种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等,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
项目生产副经理质量职责项目生产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领导,应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正常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质监人员的质量职责质监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的主要人员,要有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在质量检查过程中要有相当强的预见性,可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对已成型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要督促整改。
施工工长也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第二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施工质量技术要求和措施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一、事前控制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
2、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确定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小组,严格按国家现行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质量控制检查。
二、事中控制1、严格执行“三检测”每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进度抓上去。
3、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本工程施工中采用二级交底模式:第一级为技术负责人根据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监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工长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
4、严格按程序审核各种翻样图、翻样单,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并对各种试验分析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核。
5、加强计量工作,对粘布结构胶等的配合比进行准确计量,确保能达到设计的强度及施工要求的固化时间。
计量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勤测量,并定期校验计量仪器。
6、粘碳纤维布加固工程施工实行质量样板制,只有在样板通过业主、监理公司认可后,才能开始大面积施工。
7、现场施工实行质量挂牌负责制,处处严字当头,杜绝质量通病的出现。
8、认真落实原材料货源,并对所有进场材料、半成品检验材质证明、实验报告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严禁使用不合格或等级不明材料。
并按项目规定对成品、半成品进行保护。
9、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及各项隐蔽工程的原始记录。
三、事后控制1、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2、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做到定人定岗,有方案有计划地对成品、半成品进行保护。
加强技术管理资料、技术保证资料、质评资料的整理、编目、建档,确保工程资料的齐全。
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拟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模式,以安全为中心,制定以保证安全生产为目的的安全生产体系。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本工程拟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逐级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计划。
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副经理:直接对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随时检查,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督促安全措施及方案执行和落实,解决施工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安全负责人: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内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监督劳防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搞好夏季施工过程中的防暑降温工作和冬季的防冻措施。
机电负责人:保证所使用的各类机械的安全使用,监督机械操作人员保证遵章操作。
劳资负责人: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消防负责人:保证防火设备的齐全、合格,消灭火灾隐患,对每天动火区域记录在册,组织建立现场消防队和日常消防工作。
施工工长:负责上级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工作,监督并参于班组的安全学习。
其它部门:财务部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上的经费;后勤、行政部门保证工人的基本生活条件,保证工人健康;材料部门应采购合格的安全劳防产品和材料。
第二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在本工程中严格执行建设部标准JGJ59-99和Q/ZJS《施工现场十五项防护标准》。
2、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构成“主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格局,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