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第二章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教案(章节备课)
)顺序喷射 c b a)同时喷射)分组喷射
2.按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分类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利用绝对压力传感器检
测进气管内的绝对压D 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教案内顺序喷射控制电路2)分组喷射正时控制(容分组控制喷油
器。
组,由2~4ECU特点:把所有喷油器分成以各组最先进入作功的缸为基准,在该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
输出指令信号,接通该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组喷油器开始喷油。
ECU
分组喷射控制电路)同时喷射正时控制3(ECU特点:所有各缸喷油器由控制同时喷油和停油。
在该缸排气行喷油正时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缸为基准,输出指令信号,接通该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ECU 该组喷油器开始喷油。
4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同时喷射控制电路2.异步喷油正时控制1)起动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在同步喷油基础上,为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在增加一次异步喷油。
接受到第一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ECU在起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信号)时,开始进G (Ne信号)后,接收到第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行起动时的异步喷油。
)加速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2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怠速信号从接通到断ECU 为了改善加速性能,开时,增加依次固定量的喷油。
二、喷油量控制目的:使
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喷油量,以提高发教动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
当喷油器的结构和喷油压差一定时,喷油量的多少取决于喷油时间。
案1.起动时的同步喷油量控制(起动)档时,喷油在发动机转速低于规定值或点火开关接通位于STA内信号)和冷却液温度ECU根据冷却液传感器信号(THW时间的确定见图,对喷油THA信号)根据进气温度传感器——喷油时间确定基本喷油时间,(容。
然后在根据蓄电池电压适当延长喷油时间,
以时间作修正(延长或缩短)
实现喷油量的进一步的修正,即电压修正。
喷油时间的确定起动时的基本喷油时间
2.起动后的同步喷油量控制电压修正值=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 喷油持续时间D型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
L型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空气流量计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
喷油修正系数有:根据冷却液温度确定喷油时间的初始修正值;)起动后加浓修正(1 根据冷却液温度信号进行喷在达到正常温度之前,暖机加浓修正2()
油时间修正;
5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6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案内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容一、空气供给系统功用: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供气量。
原理: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通过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进入进气总管,再通过进气歧管分配给各缸。
进气系统原理图二、燃油供给系
7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燃油供给系统原理图三、控制系统再根据根据空气流量计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ECU并按最后确定的总喷油时间向喷油器发出其他传感器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指令,使喷油器喷油或断油。
教
案内容
控制系统原理图
8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9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0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涡轮式电动燃油泵—卸压阀54—出油阀—出油口631—前轴承2—电动机定子—后轴承—叶片—进油口9 10—泵壳体11 8—电动机转子7 —叶轮3)优点泵油量大、泵油压力较高、供油压力稳定、运转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由于不需要消声器所以可以小型化,
优点。
此外,因此广泛的应用在轿车上。
1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燃油泵继电器控制的燃油泵控制电路4.燃油泵的就车检查12V1()用专用导线将
诊断座上的燃油泵测试端子跨接到电源上。
1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4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5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6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3—接进气管—可变电阻l—电位计滑臂2 6—接空气滤清器54—测量叶片—旁通空气道)工作原理2来自空气滤清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量计时,空气推力使测量板打开一个17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18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教案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内在1000℃以上将粉尘烧掉。
2)自洁功能
3)检测容之间的电压为蓄电池E与C接通点火开关,不起动发动机,测E 与D、电压。
4V 2~间的信号电压发动机工作时为B与C1.5V
发动机不工作为1.0~
后有跳跃上升,间电压,关闭点火开关时,电压应回零并在5sF与D 1s后在回零,说明自洁信号良好。
)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3 在气流通道中放一个柱体,气体通过时在柱体后产生许多涡旋。
)分类:按检测分为超声波检测和反光镜检测法。
1 2)反光镜检测法检测部分结构:镜片、发光二级管和光电晶体管组成。
原理:空气流经过发生器时,压力发生变化,经压力导向孔作用在反光镜上,使反光镜发生振动,从而将反光二极管投射的的光发射给光电管,对反射光进行检测。
3)超声波检测法结构:由超声波信号发生器、超声波发射探头、涡流稳定板、涡流发生器、整流器、超声波接收探头和转换电路组成。
原理:卡门涡旋造成空气密度变化,受其影响,信号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的时机或变早或变晚,测出其相位差,利用放大器使之形成矩19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20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电路与PIM间应为5V,检测:将点火开关转至“ON”,检测VCC和E2 E2之间的输出电压应随着真空度增加而降低。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IMAPS)3控制燃油喷射此信号输入ECU,作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及开度变化,及其他辅助控制。
教1)电位计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测得节气门开
度的线形输出利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滑动来改变电阻值,案,随节气门增大,信号电压,可知节气门开度。
全关时电压信号应约为0.5V 5V。
电压增强,全开时约为内2)触点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由滑动触点和两个固定触点(功率触点和怠速触点)组成。
容°以上50节气门全关闭时,可动触点与怠速触点
接触,当节气门开度达时,可动触点与怠速触点接触,检测节气门大开度状态。
)综合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 由一个电位计和一个怠速触点组成,工作原理和前两种相同。
4.进气温度传感器提供进气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的修功用:给ECU 正信号。
L型安装在空气流量计内。
D型安装在空气滤清器或进气管内,使得分压值进气温度传感器内的热敏电阻随着进气温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分压来判断进气温度。
ECU也随之减小,检测:检测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冷却水温度传感器5提供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功用:给ECU 控制修正信号。
安装在气缸体水道或冷却水出口处。
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6/ (1)功用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压缩上止ECU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给点)信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
主控信号。
2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22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3)霍尔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内组成:如图,由转子、永久磁铁、霍
尔晶体管和放大器组成。
原理:ECU通过电源使电流通过霍尔晶体管,旋转转子的凸齿经过磁场容时使
磁场强度改变,霍尔晶体管产生的霍尔电压放大后输送给ECU,ECU根据霍尔电压产生的次数确定曲轴转角和发动机转速。
检测: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如图,检测A、C之间的电压应为8V,B、C
间输出的信号电压应为5V到0V交替变化。
同步信号传感器电路
(4)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组成:由转子、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放大器组成。
原理: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源。
随转子转动,当透光孔与发光二极管对正时,光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输送给ECU。
检测: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如图,检测电脑侧1和2端子间电压为12V,给传感器施加12V电压,正在信号输出端子3和4与1之间接上电流表,转动转子一圈,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1次和4次,电流应约为1mA。
2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光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电路 7.车速传感器提供车速信号,用于巡航控制和限速ECU功用:检测汽车行驶速度,给断油控制。
类型:舌簧开关式和光电式。
.信号开关8
24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喷油器电流驱动电路.冷起动喷油器及其控制电路9功用:在发动机冷起动时喷油,以加浓混合气,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
原理:发动机起动时,起动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使蓄电池电压送至冷起动喷油器,正时开关控制冷起动搭铁回路接通,冷起动喷油器喷油。
若冷却水温度较高,正时开关则断开,冷起动喷油器不喷油。
25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教案内容
26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27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