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观(一)、知识结构图第七单元辩证法知识结构图表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内因外因矛盾辩证法推动条件根据普遍性特殊性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片面的观点不平衡性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孤立的观点对立对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状态途径量变质变的统一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静止的观点对立形而上学(二)、矛盾论原理、方法论 原理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内容:(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二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原理3、矛盾的特殊性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普遍性。
普遍性、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原理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内容:(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内容: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容:(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重要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是什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①理论依据:矛盾的特殊性②现实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随堂练习: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下面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矛盾双方的转化具有条件性②矛盾双方的转化具有指向性③矛盾双方的转化具有必然性④矛盾双方的转化具有随意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2、下列观点包含有矛盾的观点的是①居安思危②刻舟求剑③守株待兔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⑤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这说明 A.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事物的对立、统一都是有条件的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4、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D、具体问题具体分祈 5、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松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谋求发展,不能不重视速度。
但我们要的发展速度,是同好的效益相统一的,不是片面的数量扩张;是同低通胀相统一的,不是大起大落的折腾;是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不是一阵子的大干快上。
”这段话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必须对矛盾作全面分析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7、蔡桓候讳疾忌医,一误再误,以至病人膏肓,一命归西。
围棋老将陈祖德身患癌症,但他勇于同疾病作斗争,结果恢复了健康。
两人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同,结果也迥异。
这一事例说明 A.人生无常,有时有病,有时健康 B.应该正确对待矛盾 C.只要敢于斗争,矛盾就会永不存在 D.具体矛盾要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8、“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9、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性B、规律性C、运动D、矛盾10、我国政府主张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样化。
尊重世界的多样化的哲学依据是A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B 、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C 、世界的本质是多样的D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11、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着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
”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①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②生产和消费是相互对立的③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④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A、①④B、②③C、①D、②④12、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随着2008年台湾新一轮领导人换届选举的日益临近,政治狂人陈水扁不按照常理出牌,屡发险招,剑走偏锋。
在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屡屡挑战海峡两岸关系的政治底线。
先是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大,又在岛内掀风鼓浪,要搞“公投入联”。
台湾当局的“公投入联”是荒谬的,因为: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②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④本质和现象总是不可分的,现象总是反映事物的本质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关于矛盾双方“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统一而存在②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③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对抗和激烈冲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大船能抗风浪,要漂洋过海,就宜坐大船;然而,“小船好调头”,在小河里航行,却宜乘小船。
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市场的资源配置也应是多元化的,在竞争中,“大”固然有力量雄厚的优势,“小”也有机动灵活的好处。
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矛盾具有特殊性D、对立统一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16、有些人在市场经济中一味恋“大”,而另一些人则盲目求“大”,他们的共同错误在于违背了①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物,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