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生理解剖 牙体解剖

口腔生理解剖 牙体解剖

口腔解剖生理学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第一讲
口腔基础教研室
牙体解剖学
1
内容提要
绪论(了解) 牙的演化(熟悉) 牙的分类、功能、临床牙位记录法(掌握) 牙的组成(掌握)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掌握)

牙体解剖学
2
绪论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学,口腔生理 学,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三部分 主讲教师:吴文慧、白宇宏、张志勇 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56学时 联系方式:Tel:3721568 E-mail:wuwenhui120@
牙体解剖学
43
思考题?




牙的演化特点有哪些? 如何区别解剖牙冠和临床牙根? 临床上常将牙列分为哪几个阶段? 牙齿有哪些生理功能? 牙的内外部组成是什么? 名词解释: developmental groove、 fissure、 inclined surface、 point angle、 long axis、 cusp ridge、 anatomical crown 、 thecodont etal. 用四种记录法写出右上颌第二磨牙?
尖牙:用于穿刺和撕 裂食物,并支撑口角
牙体解剖学 20
前磨牙:协助尖牙、磨 牙撕裂和捣碎食物
后牙
磨牙:磨细食物
牙体解剖学 21
发音和言语功能 (Pronunciation Speeches)

牙,唇,舌 的位置关系决定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 清晰程度。 例如: 舌齿音:d,t; 双唇音:b,p; 唇齿音:f,v; 齿 音:s。
咀嚼功能:(Mastication Function)
食物入口经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对食物 初步消化,切割、撕裂 、捣碎、磨细 咀嚼运动的意义: 1.刺激颌骨、面部的正常发育; 2.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 3.刺激胃肠蠕动,胰胆分泌,活跃消化系统。

牙体解剖学 19
切牙:用于切割物、 美观和辅助发音 前牙
演化特点
牙形: 单一同形 → 复杂异形 牙数: 多 → 少 分布:广泛→ 局限 牙根: 无 → 有 牙替换次数: 多牙列→双牙列(人类:乳牙列 恒牙列)

牙体解剖学 15
第二节
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一、牙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ooth 按牙的形态及功能分类 1.切牙(incisor teeth) 2.尖牙(cuspid teeth ) 3.前磨牙(premolars) 4.磨牙( molars)

牙体解剖学 39



牙尖嵴(cusp ridge):从牙尖 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 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 位于 牙合面,由牙尖的两斜面相遇 而成,该嵴由牙尖的尖顶至咬 合面中央。 横嵴(transverse ridge) 相对牙 尖的两三角嵴相连,且横过牙 合面,称为横嵴。如下颌第一 前磨牙合面的横嵴。 斜嵴(oblique ridge) 牙合面的 两三角嵴斜行相连,称为斜嵴 如上颌第一磨牙合面的斜嵴。
牙体解剖学 16
牙体解剖学
17
按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 1.乳牙(deciduous teeth):婴儿出生后6-7个月乳牙开 始萌出,至2.5岁萌出20个乳牙。6岁开始换牙。 2.恒牙(permanent teeth):是乳牙脱落后萌出的第二 副牙齿,28-32颗。

牙体解剖学
18
牙的功能physiologic functions of teeth
牙体解剖学 33



线角(line angle) 牙冠上两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轴面角 : 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 点角(point angle) :三面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 角称点角。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各轴面最突出的 部分。所有外形高点的连线称外形高点线。 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为了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局部的位 置,将牙体各面分为三等分
牙体解剖学 44
牙体解剖学
45

牙体解剖学 3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研究对象: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正常形态 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 研究目的:阐明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 和器官形态、辨识结构特点,掌握功能活动 原理,联系临床,为口腔医学临床课程奠定 基础。

牙体解剖学
4
牙体解剖学定义和任务 Dental Anatomy

牙体解剖学
41
3、裂(fissure) 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常为龋病 的好发部位。 4、点隙(pit)为3个或3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 所成的点形凹陷。此处釉质未完全连接,亦为 龋病的好发部位。

牙体解剖学
42
斜面(inclined surface)组成牙尖的各面。 牙尖:四嵴四斜面 生长叶(lobe) 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其交 界处为发育沟。
牙体解剖学
30
牙体解剖学
31
牙体解剖学
32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及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解剖应用名词



中线(median line) 为平分颅面为左右两等分 的 一条假想线,位于正中矢状面上。 牙体长轴(long axis) 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 中心的一条假 想线。 接触区(contact area)相邻两牙在邻面接触 的部 位。
牙体解剖学 40

牙冠表面的凹陷 1、窝(fossa) 为不规则的凹陷,略似盆地。位于切牙 和尖牙的舌面,前磨牙和磨牙的牙合面。 2、沟(groove) 位于牙冠的轴面及牙合面,介于牙尖 和嵴之间,或窝的底部的细长凹陷部分。 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 为牙齿生长发育时, 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浅沟。 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 除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都 称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牙体解剖学
27
第三节 牙的组成部分 structure of teeth 一、牙的组成





(一)外部观察 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crown):在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大部分显 露于口腔,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 ) 以牙颈部为界. 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 ) 以牙龈缘为界,显露于口腔的部分。
牙体解剖学
11
牙体解剖学
12
牙体解剖学
13
第一节 牙的演化 Evolution of tooth
鱼 纲 形 牙 态 列 同形牙 多牙列 端生牙 200个左右 两栖纲 同形牙 多牙列 端生牙 减少
牙体解剖学
爬行纲 同形牙 多牙列 侧生牙 更少、集中
哺乳纲 异形牙 双牙列 槽生牙 恒定
14
生长方式 牙齿数目


牙体解剖学- 是研究牙体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的科学 研究范围:牙体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内层解 剖、发育萌出、演化,以及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关 系。 牙体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口腔医 学各科的医、教、研密切相关。
牙体解剖学
5

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进化发展的观点 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的观点 人体整体性观点 我国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牙体解剖学
25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Feder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 System - FDI) 两位数字表示法 十位数字: 区位; 个位数字: 牙位;
牙体解剖学 26
Palmer记录系统 Palmer notation syetem
在临床做检查记录时,将口腔分为四个区,记录 在图表中 恒牙的临床牙位:用1--8阿拉伯数字书写; 乳牙的临床牙位:用英文字母A--E书写。
牙体解剖学 9
哺乳动物牙齿特点



双牙列(diphyodont):一 生中只换一次牙,共有两副 牙列。 异形牙(heterodont):全口 牙形态不一,各有特点。 槽生牙(thecodont):此类牙 有完善的牙根,根的四周均 包埋于颌骨的 牙槽窝中。
牙体解剖学 10
毛犀牛颅骨化石(异形槽生牙)

牙体解剖学
6
学习的基本方法
1.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相联系 2.善于总结 3.温故而知新 4.立体感;层次感;透视感;活体感

牙体解剖学
7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牙体解剖学
8
鱼类牙齿特点


同形牙(homodont):全口 牙都是三角片或单锥体。 多牙列(polyphyodont):在 每一牙后,有多数后备牙, 牙缺失后可由新牙补充,去 旧更新,终生不止。 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 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 边缘。
牙体解剖学
36




三、牙冠的表面标志 牙冠表面的突起 1、牙尖(dental cusp):为近似锥体形的显著 隆起,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及磨牙的牙合 面上。 2、结节(tubercle):为牙冠上由于牙釉质过度 钙化而形成的小突起。有各种大小和形态的变 异。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的圆形隆突。 3、舌隆突(cingulum):为牙釉质的半月形突起, 位于切牙及尖牙的 舌面颈1/3处。
部位记录法quadrant

coding mathod
在临床做检查记录时,将口腔分为四个区,记录 在图表中 恒牙的临床牙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乳牙的临床牙位:用罗马数字书写。
牙体解剖学
24
通用编号系统 universal syste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