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B【解析】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进行教师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则是根据人的需要提出来的。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的具体内容。
C 选项教师组织活动过程中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教育情景往往是难以控制的,事先预料不到的偶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教育情景的细微变化,灵活机动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
根据题干描述教师根据幼儿兴趣改变相关教学活动体现了C 选项的教师职业特点3.B【解析】A 选项合作者,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促进学习活动的不断延伸。
B 选项支持者,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要提供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
C 选项引导者,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对幼儿学习状况的了解和对幼儿面临问题或矛盾冲突的把握,教师须对这些状况进行价值判断,找出它们与教育目标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引幼儿向着积极目标方向发展。
D 选项教师应利用游戏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探索和交流活动中,成为他们游戏中的伙伴,与他们共同体会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4.B【解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专业能力部分第48条指岀,教师要“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5.C【解析】C 选项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题干描述C 选项符合题意。
6.C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4~5岁幼儿表现:(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弱小。
因此本题选择C。
7.A【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九条。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九条提出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8.C【解析】《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指出坚持托幼机构应当组织在岗工作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在岗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应当立即离岗治疗,治愈后方可上岗工作。
儿童离开托幼机构3个月以上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进入托幼机构。
9.B【解析】《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知》。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包括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因此本题选择B。
10.D【解析】《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语言领域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11.B【解析】《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规定,警告期限为6个月。
2021幼儿教育综合模拟试卷(二十二)参考答案12.B【解析】《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中督导评估周期为3-5年。
在一个周期内,县级教育督导机构按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幼儿园(班、点)至少进行一次督导评估。
13.B【解析】本题考查了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预防。
A选项儿童期恐惧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幼儿对特定的动物、人、物品或情境所产生的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
而朵朵并没有对某样东西表现出惧怕。
B选项表现为情绪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在幼儿园惶恐不安,有发作性紧张、恐惧以及晚间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做噩梦、讲噩梦、讲梦话等和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
C选项属于睡眠障碍,D选项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因此本题选择B。
14.A【解析】A选项是指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生活技能、健康行为等进行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董老师利用气球让幼儿反复练习学会技能。
所以是动作与行为练习。
题干中没有体现董老师的示范作用,只说了幼儿的练习。
因此本题选择A。
15.D【解析】从题目中的四个选项中我们发现,只有D选项最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即威胁小朋友,而不是正面引导、耐心教育,故此题选D。
16.B【解析】A选项属于对0~1岁婴幼儿的心理保健,B选项属于1~3岁,CD选项属于对3~7岁幼儿的心理保健。
17.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其中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管理传染源指的是早发现患儿、早隔离患儿、对传染病的接触者进行检疫,减少传播传染病的机会。
题中保健医生发现了小妍的情况后马上通知家长接回家,属于管理传染源。
18.C【解析】止住鼻出血时需注意: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向下低。
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19.A【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A选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
表现为:先见于耳后、颈部,至额面部,然后自上而下累及躯干,四肢。
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略高出皮面,压不退色。
皮疹稀疏逐渐密集,皮疹之间可见到正常的皮肤。
20.D【解析】幼儿的关节牢固性差,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且会出现韧带损伤,失去运动功能。
21.C【解析】保育工作的对象是0-6岁,敏感、活跃又易受外界影响,可塑性很强的学前儿童。
22.B【解析】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
它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协同活动实现的,其中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据研究,2.5~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4岁以后,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如“这个第一大,这个第二大……”。
所以鹏鹏的年龄阶段在四岁左右。
因此本题选B。
23.D【解析】学前儿童想象的种类。
A选项幻想是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是个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
B选项是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明明是根据数字3进行的想象,所以是有预定目的的。
C选项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而耳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形象。
D选项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明明根据符号“3”而进行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24.B【解析】内部言语是指为语言使用者所意识到的内隐的言语,也称不出声的言语。
它是人们思维活动所凭借的主要工具,如默默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
内部言语更突出表现出言语的概括和调节功能。
25.A【解析】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的。
而题干中的糖糖离开了魔仙棒就不能游戏,也说明她是依据活动或具体事物动作才能去思维,拿到魔仙棒才能“变身”所以说明糖糖是直觉行动思维。
因此本题选A。
26.B【解析】语法结构的发展。
双词句是由2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有时也由3个词组成。
双词句表达的意思比单词句明确,因为它已具备句子的雏形。
所以壮壮正处于双词句的年龄,1.5~2岁。
因此本题选B。
27.A【解析】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
3~5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确切,幼儿常常把不同的词义混淆。
这是当儿童词汇贫乏、词义掌握不确切时,出现的一时现象。
所以强强将电扇叫做“风吹”是造词现象。
28.D【解析】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情绪和情感的易传染;情感比较外露并且易变换;情绪极易冲动。
幼儿的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
所以玛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表现激动。
因此本题选D。
29.A【解析】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的刺激学习,题干中指出兰兰常常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和冲动的行为,符合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
30.B【解析】B选项,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题干中亮亮能够在7秒内记住20个数字,说明注意的数量多。
因此本题选择B。
31.C【解析】本题考查高级情感。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一种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美的爱好和欣赏。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物品容易产生喜爱之情。
幼儿中期能从音乐、绘画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美术活动、跳舞、朗诵中得到美的享受。
32.A【解析】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所以新生儿将自己咬痛,说明他不能将手脚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33.D【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
个体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希望被人看做好人,要求自己不辜负重要人物如父母、朋友、教师的期望,保持相互的尊重、信任。
好的行为就是能使别人高兴,受到别人赞扬的行为。
这属于习俗道德水平的“好孩子”阶段,是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的,所以亮亮认为不应该偷药是从辜负儿子的期望以及失去朋友出发。
因此本题选D。
34.C【解析】本题考查了儿童节奏能力的发展。
5~6岁的儿童已能演唱旋律和节奏更为多样化的歌曲,不但能准确地表现2/4拍和4/4拍的歌曲节奏,同时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及弱起节奏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音和切分音节奏歌曲的演唱。
因此本题选择C。
35.C【解析】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文艺作品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36.C【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7.A【解析】按学习内容来划分的学习的种类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
38.C【解析】从墙面环境展示的造型可以分为:平面创设、半立体创设和立体创设;从墙面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程度可以分为:观赏性创设和操作性创设;根据环境创设的过程可分为:填充式创设和满幅式创设;从墙面创设展示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记录式创设和展览式创设;从墙面上展示的作品来看可以分为:幼儿作品创设和教师作品创设。
39.A【解析】启发式提问:(1)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某些现象或材料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对于生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将幼儿引入活动或探究的主题;(2)当教师发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面临困难而可能止步不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去引发幼儿进一步讨论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