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3、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课题实施以来,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作业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5%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15%的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多。多数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很多孩子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业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一)改革数学作业的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鉴于此,我们改革了作业内容,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1、从教材中精选作业
我们认为布置作业是对教材内容的复习巩固、理解运用,在实施有效作业时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
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手机
课题组成员
课题研究
工作简述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关注的并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题目,学生仍然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式的作业模式中,这些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有的应用题甚至就是机械地辨别、模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缺少情趣的作业形式已经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极为不利。因此,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作业的设计,数学作业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作业的形式,将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二)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数学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1、学生的作业兴趣有所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2、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具体的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载体,要更好地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思维,提高实践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作业的快乐。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们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作业的设计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收到了以下成效:
(三)根据作业主体设计分层作业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举一反三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改革数学作业的形式
我们数学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注意了多样化的原则,让作业成为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这样,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由原来单一的练习与计算为学习兴趣,我们的老师在低年级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如玩数学游戏、与家长对话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如: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渴望与人交流,善于用语言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特点,每天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说”的家庭作业——把今天数学课上的新收获说给家长听。
2、实践性作业
教师还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使他们看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这样作业极大地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他们对空间概念的理解。
学校评价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教研室
鉴定意见
(盖章)
年月日
(一)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创新了小学低段数学作业的形式,总结出了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几种数学作业形式。
低年级学生适合游戏趣味类作业:如教学《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上、下、前、后、左、右的“听反话”游戏;《认识物体》完成新授后,让学生在课堂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袋子里的东西,说出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练习计算能力,也能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如:利用口算卡片,比比谁算得又对有快;或者是一个小朋友出一个数字,其他小朋友找出得数是该数字的算式卡片……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活动。
2、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
(1)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变枯燥的作业为趣味性作业,调动学生积极性。
3、根据教学内容拓展作业
我们用数学设计、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习数学的内容、感受、掌握情况、存在的问题真实记录下来。
这样的数学作业更富有个性和人情味,通过数学日记这个桥梁,沟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发现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