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


审美问题。
兼具理论性和应用型。围绕景观审美的基本问题,把 直观的、感性的、实践的审美经验上升和发展到审美理论的 高度,构成科学的审美理论体系。并运用审美理论指导景观 审美实践,解决景观建设和保护、利用和观赏、管理和发展
中所提出来的带有普遍一般性的审美问题,景观美学较为注
重理论研究。
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
金县监狱庭院
金县监狱庭院是一个由水泥和瓷砖构成的广场,为律师和探 访者提供了生动的、低养护的集会场所。这个作品以“生命 悲剧”的特征图示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无尽惋惜。这种“生命 悲剧”的特征图示表现为庭院的整体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
“生命的颓势”。作为对犯罪者生命悲剧的惋惜,作品着重
表现的是生命的脆弱、停滞、死寂、压抑,而不是生命的希 望、力量、跃动等积极特征。这种生命的颓势特征是在意境 特征中感受出来的。
材料的内在特征表达了宇宙的悠远变幻。泰纳喷泉采用了草地、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在园的不同点
上相互交错,不断变换着场地的质地和色彩。巨石使人联想到新英格兰的历史以及先驱们在田野间清理散落石头的艰苦。
远古、历史和现代新事物并置,喻示着宇宙的悠远和变幻莫测。 泰纳喷泉具有循环和改变的特征。随着季节变化,它跟随着自然,体验着地球的变化。春夏时节,泰纳喷泉提供了一个 温馨的休憩地;秋冬时节,降雪覆盖了巨石,形成一种神秘的氛围。这个作品用简单纯净的意象变化表达了宇宙的自身 循环和改变。
庭院具有明显的静态特征。整 个广场上都是位置固定的静物, 完全没有任何有生命的物体。
作者用混凝土铸造的雕塑般的
造型物象征了本应生机勃勃的 绿篱、整形修剪的树木、花坛 和喷泉水池。第二,材质和颜 色的内在特征表达了生命的颓
势。广场铺地采用了碎瓷片和
暴露的骨料,各种几何形状的 雕塑体表面也覆以碎瓷片,暗 示了犯罪者的监狱生活的混乱 和脆弱。
景观美学
什么是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的特征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景观美学是环境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自然美的保护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 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和途径等 研究范围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具有独立性。景观美学在研究观赏客体的审美特征和观 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的同时还涉及两者对立统一所构建的景观 审美意境。 具有综合性。景观美学是从总体层面的角度研究景观的
1、功能性原则
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和美学。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指出景观美学中功能性 因素的重要性。
2、艺术性原则
景观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艺术性因素。而附着在景观规划之上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往往蕴涵在我们对形式 观念提出的解读之中。
3、生态性原则
当前景观规划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环保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及绿化等方面。景观设计的 生态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节约上。
我们真正在其中静观时,心灵就会摆脱认识的束缚。
像这样,在欣赏景观时,人们往往希望在景观表层形式美的背后,可以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由此产
生的种种情感、思绪和感受就是景观激发出的审美意蕴,人们由此获得的模糊的、朦胧的,所谓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的精神愉悦就是意蕴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纳喷泉
泰纳喷泉位于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科学中心前面的 一个交叉路口。沃克用石阵 ,雾状的喷泉设在石阵的 中央,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透着
广场整体没有明亮的颜色,几何体造型物也是深灰色,塑造了一个冷 峻的空间,喻示着监狱生活的冰冷无情。第三,几何状的造型物采用
整形修剪的形式,外形很严肃规整,表达出一种规矩感,暗示生命被
束缚,没有了自由。第四,作者在广场入口处设置了一个“X”形图 示的警告标记,警醒世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广场后面建筑 物墙上的一幅陶瓷壁画暗示了开放的空间,简单的拱门代表一扇大门, 暗指出口,表达犯罪者被束缚隔绝的主题。
那么,景观如何设计才能有深度?才能有思想?才能有灵魂?
日本枯山水
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
等。它的终极目的不在于体现景观的细腻、雅致,也不再于其营造的宁静的意境,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中体现出来的禅宗思想。当
淮南市山南新区规划展示馆
那么关于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略
意境美和意蕴美会怎么样呢? 我个人觉得它像一件笨拙雕塑品, 太具象没有深意,经不起推敲。 不要过多倾注于作品的形式, 过于执迷于对视觉构图的追求。
总结与感想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美学的理论来找到景观的设计方法、设计途径。从美学角度来 看景观设计,建造一个景观,除了功能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享受。 景观美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受,包括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温度感觉,触摸感觉、机械感觉、以致味 觉的美。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牺牲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原生态的美在新城市规划建设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人工山水;原本自然天 成的山、水、湖、石等生态环境换来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或人工堆砌的小山,从而体现出了园林景观、建筑、环境的不和谐性。 景观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它涵盖了我们对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思考。因 此,景观设计批评不应该只是个人感性的断语,而应该是有理有据地对具体的景观思想、作品或现象进行充分研究后作出的论证 和阐述。
现彩虹,偶尔也会有闪亮的小水滴。这里的每一个意象包括放置的石头、闪烁的迷雾、反射的灯光、 若隐若现的物体都反映了一个神奇而强有力的空间。
晚上令人难以捉摸的灯光从下面射出来,形成变幻朦胧的色 调,更加营造了神秘原始的氛围。冬季哈佛大学供热系统提 供的蒸汽仅仅从一圈喷嘴中喷出,完全笼罩着石头,看上去
比水雾更加短暂,漂浮在空中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史前的神秘感。这个作品以“宇宙力量”的特征图
示引发人们对宇宙神秘性的探求意识。为了强调宇 宙迷一般的特征,沃克着重表现的是神奇、强有力、 悠远、变幻、循环和改变的西方宇宙观,而不是和 谐、永恒、浑整、合一的东方宇宙意识。这种宇宙 的神秘性是在整体意境的特征图示中感受出来的。
泰纳喷泉具有神奇而强有力的特征。水雾的景观取决于太阳和观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时水雾中会出
景观美学中的形态美
表层的形式美 中层的意蕴美 深层的意蕴美
表层的形式美表现为“格式塔”,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接反映;中层的意境美是统觉、情感和想象的产物;深层的意蕴美则 是人的心灵、情感、经验、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的深层意蕴美是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和好的建筑和景观规划设 计中最难表达和设计的重要部分。意蕴美是景观表现性象征的终极目的,其审美机制是景观整体特征与主体心灵图式的同构契 合。
广场后面建筑物的墙上一幅陶瓷壁画暗示 了开放的空间。地面铺装采用了碎瓷片,
隐喻着混乱、危险和监狱中犯人生命的脆
弱;一个简单的拱门代表园门,暗指出口, 表达解脱的主题。
两个国外现代景观设计均是通过整 体的特征系统表达意蕴美的经典案例, 玛莎·施瓦茨的金县监狱庭院传递的是 一种生命意识,彼得·沃克的泰纳喷泉 则暗示了东西方不同的宇宙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