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桉树问题

桉树问题

●村民:桉树叶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山上连草也不长●林业部门:山地生物减少,并非桉树生物排他性所致背景:年初的西南大旱中,桉树的利害之争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作为一种速生树种,经济效益为许多山地开发商共知,我市不少山地也种上了桉树。

然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桉树树叶有毒、吸水量过大的说法。

而正面派观点认为速生桉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速生桉树无毒无害,适地适树、适度发展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市不少山地中都种有桉树,对于这种速生树种,在一些村民中存在不少争议。

近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惠城区芦洲镇岚派村的村民反映,几年前作为该村饮用水源的丰门坳水库,因水库边种有大量桉树而受到影响,水质中氨氮过高而不适宜人体饮用。

水源受污染确实由桉树引起?林业部门和生物学教授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桉树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认为将种植桉树时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加之于桉树头上并不合理。

事件起因水库经检测水质中氨氮含量过高丰门坳水库归属于芦洲镇岚派村,长久以来,村民们一直从这里取水饮用。

2007年,在农村改水改厕中,市爱卫办工作人员在该处取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中的氨氮过高,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岚派村的村民并没有在水库中饲养鱼鸭,也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村民遂将质疑的目光投向环围水库面积颇大的桉树林,认为是因为桉树叶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了水体。

随后,记者来到丰门坳水库,一路上可看到,路旁所种树种大多是桉树,而偌大的水库则被密实而秩序井然的桉树林所包围,环顾四周,山上所植树种皆为单一的桉树。

据了解,丰门坳水库面积达600亩,而周围所种桉树面积约有两万多亩。

在裸露干涸的河床上,记者看到上面零散铺着一层桉树叶,还有剥落的枯黄厚实的桉树皮。

桉树叶颜色腐旧,但鲜有腐烂。

#该村村支书许志达说:“你看到的这些树叶,都掉了很久了,但是都不会腐烂。

氨氮过高,就是由于这桉树引起的。

”许志达说,旱季的时候,水库的水都是发黑的。

记者看到,此时水库里的水呈绿色,水并不满,在水库边缘已经裸露出河床,河床上还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桉树苗。

“之前我感觉水库的水颜色发黑,而且也听说桉树的树叶是有毒的。

后来检测结果出来之后,才知道这水原来真的有毒。

”?>引水解忧近20万元引来山泉水,村委会至今负债2007年以前,丰门坳水库一直作为该村的饮用水水源,水源水质受污染,不适合人体饮用,村民们担忧起来,只能另寻水源获得饮用水。

“我们从5公里之外的地方引来了山泉水,铺设水管加上其他费用,花了近20万元,至今村委会还负债呢。

”许志达说,这笔花费使得并不富裕的村庄资金更为紧张。

而更换了饮用水水源后,如今又面临着水源不足的问题,“可能种树太多了,水都给树吸取了,山沟里的山泉水量也不大。

”许志达说,2003年前后,当地掀起一股出租山地的高潮,他们村将一部分山地出租给开发商,而开发商同样种上了桉树。

也就是在那时候起,丰门坳水库周围的山地都被清一色地种上了桉树。

看着水源越来越少,他们与开发商约定,水源上方留下几百亩地不再种植桉树,以涵养水源。

邻村之遇大面积种植桉树后潺潺山沟水逐日变小岚星村与岚派村相隔不远,与岚派村的情况相似,山地面积较大的岚星村也出租了部分山地给外地开发商。

2003年,正值承包山地的高峰期,岚星村出租了1760亩山地给外地开发商,开发商先在山中种植了南洋楹,后因南洋楹难以适应当地,发生大面积死亡,而后又种植了300多亩桉树。

岚星村全村的饮用水取自山沟,而山沟附近也种有桉树。

“以前有做过自来水的检测,检测结果说山沟里的水水质很好,所以我们就把自来水管接到了山沟里。

”岚星村村委会主任马耀星说,近年来当地村民发现,自从山地种上了桉树之后,原来源源不断的山沟水水量渐渐变小了。

而且村民发现,开发商种了桉树的山地,其他树木和植被稀少,连草也长不起来。

“我们也砍过桉树,一砍就从树里流出很多水来。

”村民们都认为是桉树把地下的水都抽掉了,桉树的抽水量很大,所以地上连草也长不出来。

?>村民抵制村民与开发商约定空地不能再种桉树看着山沟里的水越来越小,清泉变色,山上的植被变少,山地种植桉树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村民们开始抵制种植桉树。

“以前出租出去已经种下了桉树的就算了,没有种的,我们与开发商约定好再也不能种桉树。

”马耀星说,当时山地的出租价格为1元/亩,租期为30年。

另外,马耀星还提到,开发商为了能让桉树在短时间内成材,往往要大量施肥。

“一年要施两次肥,一棵树都要半斤几两,量比较大。

”但是在农村中,却出现了一边向开发商限制大量种植桉树,一边又在田地里种植桉树的情形。

“桉树成材后每年每亩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比种荔枝等水果强多了。

而且种树不用管理,也少虫害,很轻松,不像果树那样年景不好就受影响。

”岚派村村民老许说,桉树5年就可以成材,销售按重量计算,每棵树少说也有200公斤,因此很多村民都或多或少种有桉树。

#■部门说法如施用毒性强化工产品或污染水质无独有偶,2009年1月13日,惠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络问政平台上一封来信中,惠城区横沥镇大岚建安村村民同样表示对桉树的质疑。

村民反映,几年前该村村委会将本村山地承包给开发商。

后来,村民们发现承包人在山上种上了整片的桉树。

而该村所有村民的饮用水均取自这些种植了桉树的山沟自然水,村民们觉得水质没以前好了。

另外,在村民中也有这样一种说法:桉树的叶子掉到水里后会产生有毒物质,会污染水源。

村民们担心这些饮用水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

记者看到,受文单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的答复是,种植桉树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大量桉树落叶长期浸泡在水中,会腐烂分解,滋生细菌,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

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水质变差,影响水质味道和口感,饮用此类生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如果浸泡落叶量少而且水源水为流动水,那对水质影响就比较小。

二是大面积种植桉树时,如果施用毒性强、毒效长的化工产品,那可能会污染水质。

另外,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列入水质常规监测的水库有14座,这些水库一年检测两次。

而丰门坳水库属村集体所有,未被列入常规监测水库范围。

如果村民怀疑水源受污染,可向环保部门投诉。

如情况属实,环保部门会对受污染水源进行检测。

?>桉树不会破坏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随后,记者采访了惠州市林业局营林科。

有关负责人为桉树正名:种植桉树不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与影响。

“种植桉树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也不会破坏环境。

”该负责人说,人们看到种植桉树之后山地的生物减少了,其原因在于许多开发商单一地种植桉树,“这是开发商从经济利益出发才产生的经营排他性,把其他树种都砍掉了,这是人为的,并不是生物的排他性所致。

”对于有些村民反映的种植桉树之后,地上的草也长不出来的问题,该负责人认为同样是人为操作的。

此外,开发商的经营排他性导致桉树林里的其他植物都减少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了土地的蓄水能力变差,所以人们会发现土地的含水量少了。

“开发商把其他树种都砍掉了,桉树经营过量,山地呈生物单一性,这些都是人为的,并非由于桉树直接导致。

”据了解,目前我市对种植桉树尚未出台限制性规定,但为了建设合理、科学的林种树种结构,保持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因此,不提倡单一种植桉树品种。

我市各县(区)对种植桉树也是采取不提倡、不鼓励的政策措施。

同时,种植桉树必须符合当地县(区)的林地总体规划和商品林的发展规划。

我市目前有90万亩桉树,约占全市营林面积的9%,近5年以来在生态公益林都没有再种植过桉树。

而非生态公益林范围的山地,林权所属单位可直接出租山地,其他单位不能加以干涉。

?>■生物学教授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不如天然林同样,惠州学院生命科学系主任、生物学教授廖建良也认为,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种植桉树的种种不良现象,将所有过错加之于桉树头上并不合理。

廖建良说,根据桉树的药用价值,能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至今还没有证据显示桉树会致癌。

另外,大面积的桉树造林属人工造林,而人工造林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潜在的不良影响,包括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特别是多代连栽的单一纯林尤其明显,这是所有树种人工林的普遍现象。

种植桉树引起的种种现象,基本属于营造林本身的问题,并非桉树造成。

“客观地说,桉树人工林确实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肯定不如天然林,但绝对没有影响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

但是,桉树属阳性树种,速生性强,对土壤的水分和养分需求较大,种植业主仍然以传统经营理念、经营措施来经营桉树,必然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据廖建良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曾做过研究,在广东雷州半岛5个不同地点对桉树林的调查结果显示,采集到的植物种类共有61科、127属、150种。

这些研究结果证明,桉树人工林对雷州半岛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在极少数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少,这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初植密度大,林下阳光少,营养竞争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人工林抚育强度大,除草及时,高度集约经营,使得杂草难于生长;三是在个别地方造林前其本身的植被生长就很少。

”因此,将人工林的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都归结于大面积桉树造林,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另外,廖建良认为,桉树生长快,需要的养分绝对量也大,只要科学地管理,及时地补充养分,采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么补什么,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

#■相关新闻河源市2008年起停种桉树2008年起,河源市不再扩大种植桉树人工林。

河源市政府经过为期半年多时间的深入调研后,下发文件通知,对当地干部群众广为关注、涉及民生的有关处理桉树人工林遗留问题,果断地作出了将不再扩大种植桉树人工林的决定。

据了解,近年来,河源各地大面积、单一种植速生桉已引发了纵火烧山、频繁盗砍生态公益林等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规律,而且还出现了各地荒山面积递增的不良现象。

面积单一种植速生桉后,河源市的荒山由原来的60万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急剧上升到155万多亩。

为此,河源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6月6日召开的联席会议上,果断地作出了暂停桉树种植计划审批、暂停山地出租、暂停桉树种植的决定。

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2008-09-16 17:57无辜的桉树,林业的功臣——谢耀坚研究员关于桉树功过的客观评价关于桉树是非功过的话题,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

虽然已经作了多方面的介绍,但是读者仍然向我们提出很多问题。

经过一番梳理,我们发现,读者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在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谢耀坚研究员撰写的这篇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通俗的解答。

比如针对桉树有毒的传闻,文章反举了可爱的树熊考拉在桉树林中自在生活的例子。

针对种过桉树的土壤就不能种其他作物的说法,文章指出,桉树引起地力衰退,这是存在的,但有人说种过桉树的土壤,就再不能种其它作物了,只有荒废,那就言过其实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