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件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课件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统文化
PPT学习交流
1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PPT学习交流
2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PPT学习交流
1.传统文化的定义
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 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 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 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 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 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1] ,还有墨家 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 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 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 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 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 歇后语等。
PPT学习交流
12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PPT学习交流
—墨子 —孟子
13
Ⅴ.尚和合
PPT学习交流
和合是古代中国人的 一项基本价值观。古人对 和合的追求,涵盖了生活 的所有方面:社会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心 灵世界内部。中国传统思 想不只是主张社会和谐, 还把和合精神贯彻到人与 自然之间,强调人和自然 之间也要保持共生共济、 和谐相处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等为基本内核。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经历的历史阶段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两汉经学 兴盛
魏晋南北 朝玄学
宋明理学 发展
隋唐儒释 道
PPT学习交流
5
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Ⅰ.讲仁爱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 解释“仁”,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 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即对 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
PPT学习交流
17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在带领中国人民 进行改革、建设和改 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 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紧密结合,科学 对待传统文化,注意 吸取其中的养分。
PPT学习交流
18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 是出自《礼记•礼运》。使用小康这个概 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 的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 理解支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只有从延 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我们 才能创造辉煌的事业。
PPT学习交流
6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 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人 也”,“仁爱”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 及远。墨家主张“兼爱”,与“仁爱”具有相通 之处。“兼爱”的要求,就是“视人之国若视其 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其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 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 成和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 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 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 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 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 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PPT学习交流
7
Ⅱ.重民本
民本,就是政治要“以民为本”。大略而 言,这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我们可以 叫作“民利”,即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最终 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天下百姓的利益、福祉。 另一层意思,我们可以叫作“民意”,就是在 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天 下百姓的意愿、意见。可见,民本既规定了施 政的出发点或归宿,也规定了施政的指导方针。
3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 践,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包 括儒家思想在内的思想文化的的总和,是多种思想和 学说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同其他文化不断交流互鉴而 形成的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 想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
PPT学习交流
16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 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同时又随着历史和时代 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 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 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PPT学习交流
8
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 见恶也 仰不愧于天,义于方外
PPT学习交流
—墨子 —孟子
9
Ⅲ.守诚信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论 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 信”,信被列为孔子“四教”之一。人 无信不立,社会缺乏诚信,社会生活就 会大乱。在现代社会,诚信构成现代社 会合作和社会生活的伦理基础。
14
Ⅵ.求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 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何以行之哉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PPT学习交流
—孔子 —孔子
11
Ⅳ.崇正义
“正义”,即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义”,是中 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蕴,是传统核心价值观对人 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中华传 统美德把“正义”看作人的根本价值追求,即人 的立身之本和基本道德规范,基本的涵义是判断 是非、辨别善恶的标准,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正义”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和道 德体系之中。赋予“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 正气、平等和奉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的“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相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