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江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江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江县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08年1月9日政协柳江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韦正峰各位委员:我代表县政协常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7年政协工作回顾一年来,在中共柳江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战略目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县政协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和谐创业,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和“97632”工作目标,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生动活泼、规范有序的崭新局面。

一、学习贯彻《意见》和中共十七大精神,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尽职尽责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意见》。

中共中央出台的《意见》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县政协常委会把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我们通过召开各类会议,组织委员及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共柳江县委专门听取县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明确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的具体措施,出台了《关于建立统一战线联系会议制度的意见》贯彻落实的具体文件,及时解决县政协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为开创我县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

中共十七大召开后,我们按照中共柳江县委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精神,组织召开县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作专题学习,邀请县宣讲团作十七大专题学习辅导报告。

会议明确将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作为县政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对于广大委员的学习,利用走访委员和开各种座谈会的机会,组织委员进行学习。

此外,我们还通过组织县政协专委会、委员活动组或联络组进行学习培训。

向委员定期通报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便知情出力、建言献策。

通过学习,使广大委员掌握了《意见》精神、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和县委会议精神,使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政协工作的需要,确保了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县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来进行。

二、认真组织专题协商,为党政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去年,县政协按照中共柳江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开展民主协商活动,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全体委员会议协商初见成效。

在县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我们认真讨论就《县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联组讨论等形式组织专题协商议政,对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县领导及党政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作指导,县委、县政府领导参加委员联组讨论,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与委员共商发展大计。

重大决策之前协商成果明显。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政协的协商议政工作。

去年,县委首次以书面形式提交调研课题给政协进行协商议政,柳江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等课题,涉及柳江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许多重大决策问题。

我们认真组织、运用经济社会运行相关理论比较系统地对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在中共柳江县委全会前,就《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县委委托县政协党组、县委统战部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在“两会”前,就《县政府工作报告》,也委托县政协党组召开县政协常委会征求意见,充分体现了县委重视在决策之前协商,政府在实施之前协商,这是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意见》精神的具体体现。

经常性协商切实有效。

去年以来,县政协还组织专题协商座谈会两次,分别就全县桑蚕业发展情况和养殖业发展情况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参加委员达60人次,委员们就我县桑蚕业和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7条建议和意见。

我们还到新兴农场考察,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协商对策,形成共识,为构建一个与广西农垦集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建言献策。

我们建议,为保证双方共同利益,推进新兴工业园的健康快速发展,应建立长期合作的高级别、多层次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作为新兴工业园区的领导决策机构和工作机构。

一是合作开发联合协调理事会,作为园区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园区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双边工作委员会,主要就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三是联络机构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工作。

这三个层面的领导管理体制将使新兴工业园区的运作和发展有了强大支撑作保证。

我们的建议已向县委、县政府和农垦集团反映,协商取得明显成效。

三、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在促进工作上建言献策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不断拓展民主监督的新领域。

充分利用会议视察、提案办理、对口协商、民主评议、反映社情民意、推荐委员担任监督员等多种有效途径,在各项经常性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县政协领导参与对我县20个重大项目工程进展情况的视察或督查。

组织委员对重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视察,监督提案办理。

组织委员配合县环境效能办对全县18个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进行听证质询及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县行政效能民主评议等活动,推荐50余名政协委员担任县直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行风、执法执纪监督员。

通过各种监督,促进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四、扎实开展专题调研或视察,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2007年来,我们共组织委员进行了4次调研和2次视察,形成调研报告4篇,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或视察的不少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和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我们组织对我县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进行了专项调研,形成《关于我县建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针对在调研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城乡清洁工程”长效机制的5点意见和建议。

针对农民增收问题,我们通过对流通大户经营情况的调研,形成《关于我县流通大户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建议县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流通大户经营的政策,引导流通大户培育农业“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

针对我县城镇化率不高、乡镇圩场环境差的问题开展调研,形成《关于盘活乡镇国有土地资源的调研报告》建议政府把盘活乡镇国有土地资源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依法交易,坚持国有土地集中管理、开发和利用,科学规划,高起点盘活乡镇国有土地资源,市场运作,确保乡镇国有土地保值增值等。

我们受中共柳江县委的委托,组织开展“柳江县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课题的专题调研。

对这一涉及面广、前瞻性强的调研课题,我们创新调研方式,在准备调研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首次采取与高校联合的方式,邀请了广西大学教授参加调研。

这次调研活动共召开了12次座谈会,走访20个部门和乡镇,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到城乡统筹发展较先进的地区考察学习。

在柳州市、县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努力,形成了《柳江县“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课题报告》。

报告共五万多字,运用经济社会运行相关理论比较系统地对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报告建议: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工业强县,打造多元化工业发展格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三产富县”,走出一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城乡统筹之路;理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为柳江县的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等意见和建议。

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五、活跃丰富经常性工作,为解决民生问题建言出力2007年来,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使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慈善等经常性工作活跃有序开展。

提案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县政协七届一次、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81件,确定正式立案79件,县政府召开了提案交办会进行了面对面交办。

到2007年11月份交办79件提案已全部办复,办复率为100%;向柳州市政协二次会议提交了5件针对性强的提案,提案紧扣本县发展主题、需要市政府出面解决的提案,也已全部答复。

委员提案受到市、县党委政府的重视,并得到落实或列入整改计划。

提案督办更有力度。

我们还针对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视察,确保重点提案办理都落到实处,委员提案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认真反映社情民意,关注民生。

2007年,我们通过两次走访委员,整理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分两期,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取得良好的成效。

为了加强我县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县政协还在委员、联络员、各人民团体和社区等,聘请了29名社情民意反映信息员,使社情民意信息反映更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做到重要信息及时反映、涉及维稳信息的电话反映、普通信息汇总反映。

使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和听到群众的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继续做好扶贫济困慈善工作。

2007年共收到各界爱心人士慈善款项24.58万元,并按照捐款人的意向做好慈善款项的发放工作,同时做好慈善款项收支、发放和做好慈善款项的市级审计工作。

使全县310名即将辍学的贫困学子重新回到课堂,109名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地跨进大学校园学习,520多户贫困户得到慈善救助,200户困难归侨归眷、台胞台属、困难职工、困难居民和农户得到慈善慰问。

开展送温暖办实事活动,拓展关注民生渠道。

我们还组织委员奉献爱心,支持“两基”、“城乡清洁工程”、助学和灾区。

如县政协委员洪玉蕉捐资9.6万元资助里高镇20名贫困学生上学,直到读完大学,捐资2万元帮助里高镇拉洪屯建立村级图书室;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会长吕刚捐赠四台车辆支持我县的城乡清洁工程建设,价值近30万元;县政协委员熊辉投资30多万元,帮助下伦村修水泥路,还扶持里高、流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此外县政协委员、非公经济人士胡银华、覃美练、曾广健、何康茂、黄金德、徐建国、李贤、郑朝永、曾志平、覃介导等企业家都捐资捐物,支持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教育事业,并与村委签订帮扶意向书,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组织政协机关和挂点后盾单位支持“两基”工作,向挂点乡镇捐款捐书。

“6.13”洪灾和送温暖活动,又两次捐款捐物给灾区。

县政协领导都有挂点乡镇的任务,到乡镇协助或指导工作,还力所能及地为乡村做好事,通过牵线搭桥,为挂点乡镇的相关村屯资助水泥等物资,帮助群众硬化道路。

六、积极参与全县中心工作,为全县发展大局出谋献策2007年以来,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政协职能。

重点是做好县重大项目建设的服务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