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提问:从这篇日记可以找出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吗?
3、第一子目:过渡时期(12分钟)
结合书本,并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归纳出一五计 划的特点,并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教师解释初级社、公 私合营、赎买等专有名词。
(9分钟)
设计理念:该部分专业名词多,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通 过日记的情境设置,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历史,培养他们解析史料的能力,并辅以老师讲解, 加深认识。
1958年11月1日 全公社宣布吃饭不要钱。我十分惊奇!难道 真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吗?真的到了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觉悟 极大提高的程度了吗?真的能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了吗?
吃饭不要钱的政策一宣布,食堂真的也就不要馍票和菜票了, 人们能吃多少吃多少;做活也就不记了······到食堂吃饭时,吃了一 碗又一碗,直吃得口里发哼声,几乎走不动。形成了“干活磨洋工, 吃饭放卫星”的现象。大多数人出勤不出力,到场算个数,有时连 出勤也不出了,今天你有病,明天他感冒,出现了“病人多,孕妇 多,产妇多”的“三多”现象。
3、第一子目:过渡时期(12分钟) 教师在黑板板书历史事件时间轴,手把手教学生画,
并简要讲解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提醒学生土地改革后是实 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3分钟)
设计理念:通过时间轴帮助学生理清时间顺序,也教会 他们一种学习方法。
3、第一子目:过渡时期(12分钟) 展示农民日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我开完大会便去地拖拉机进行参观。陈队长在田 间作了介绍:这台拖拉机一小时能犁地20亩······如果 机子24小时不停,人换班,那一台拖拉机就能顶近百 头牛哩。不入社,地不连大片,那咋能使大机器搞生 产呀!
提问:这篇日记的记载时间已经看不见了,当事人回 忆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写的,你怎么看呢?证据是 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预测
1、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本,填写学案。
2、导入(1分钟) 老师介绍侯永禄的农民日记,告诉同学们本节课
就通过阅读他的日记,了解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 经济发展历程。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熟悉的日记引入,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958年8月11日 我开完会一回去,就主动绘制比武台。各 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 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 、大钳、虎头钳、铁砧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了大炼钢铁。
港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提问:下面是侯永禄当时见到的宣传画,这些画反映 了当时怎样的情况呢?
设计理念: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一学习方法。
本节课预留5分钟时间作为机动,以应对突发状况。
1、本节课容量较大,时间跨度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解决方法:通过课前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课本,并 通过及时在时间轴上板书帮助学生记忆。
4、第二子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7分钟)
下面是1956年2月5日农民日记中几条春联的横批: 越有心劲 加快速度 快集团化 全力以赴
提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态?
4、第二子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7分钟)
展示农民日记还有其他的史料,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 考,最终概括出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探索中得出的教训。 (重点、难点所在)
6、总结(3分钟)
教师根据黑板的时间轴理清本课线索,并布置作业。
作业: 用今天学习的画时间轴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预习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画一个时间轴。 教师根
据黑板的时间轴理清本课线索,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相关史料,在 三个时期中
任选一个时期,以农民侯永禄妻子的角度写一篇反映当 时经济生活的日记(字数不限)。
提问:你能帮侯永禄解答为什么会出现“三多”现象吗? 人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能否持续下去?
1961年2月12日 社员把地里的红薯根、红薯蔓,都刨 来吃了。食堂把晒干的红薯叶也用秤称出分给社员当粮吃。 周围村里村外的榆树皮也被人剥光吃掉了。
5、第三子目:文化大革命时期(2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再请同学上讲台完成黑板上时间 轴的文革部分,并讲出从中得出的经济建设教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