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基因知识科普
加强科普宣传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发放情况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7种作物安全证书
1997年 耐储存番茄(已过有效期)
抗虫棉花 (续)
1999年 改变花色矮牵牛 抗病辣椒 (已过有效期)
2006年 抗病番木瓜(续) 2009年 转植酸酶玉米 抗虫水稻
我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农产品安全证书[进口]发放 情况
转基因技术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 最早是驯化育种:人们直接驯化野生生物。 • 第二阶段是选择育种:人们依靠肉眼观察和经验,直接从 一个品种群体中选择自然变异个体,培育成新品种。 • 第三阶段是杂交育种:人们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通过杂交产 生的后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于是利用这一技术在后代中选 择具备双亲优良特性的品种。 • 第四阶段是诱变育种:人们利用射线等物理因素或诱变剂 等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人为创造遗传变异,再从中选择所 需要的突变类型培育成新品种。 • 现阶段是分子育种:主要是转基因育种。人们不仅掌握了 基因的功能,还实现了对需要的目的基因分离、导入到另 一物种中,使后代性状可准确预期。
抗虫水稻的研究开发是我国生物育种领域 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
抗虫转基因(Cry1A ) 水稻华恢一号
未转基因对照
2000-2009年三种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年均发生面积高达6.1亿亩次稻谷损失累计高达1600万吨。
华中农业大学研发
植酸酶玉米的研究开发是我国转基因育种 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
• 研发单位职责 • 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样品、检测方法 • 具备研究相应的条件 • 建立管理体系
• 建立管理制度
• 按照批准的地点、规模、时间等试验 • 建立过程管理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 批准的监管措施
重点是对田间试验的监管
• • • •
包装与运输 试验地点的选择 转基因生物的收获与处理 转基因残留物的处理
• 转基因水稻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进入国际市场
禾元生物科技公司
武汉光谷生物城
种子中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纯度达99%,已获准环境释放并完成生产中试, 试 产品已出口。估计每亩产品相当200人献血(200ml/人),效益可达到12—16 万元。
抗旱节水转基因小麦应用前景看好 抗旱转DREB基因小麦新品系平均节水15%(40立方/亩)。
• • • • •
试验材料的包装和运输 包装容器的选择:不同类型材料,内、外容器 容器的清洁 标识 运输记录:运输方式、发货人、收货人、运货人、 包装容器、材料名称和编号、材料类型和数量、 日期
转基因材料的销毁和处理
• 来源:清洁、替换、收获 • 方法:焚烧、高压灭活、翻耕、深埋、化 学处理、碾压、管理部分认可的方法 • 记录:材料名称、来源、类型、数量,销 毁方式、负责人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77
传统 生物技术
107
34
34
0
79% 大豆
70% 棉花
32% 玉米
24% 油菜
2014年美国、巴西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总面积的90%。
资料来源:Clive James , 2014年
生物育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既定国策
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
聊城市农业委员会
主要内容
一、转基因技术是什么 二、国内外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情况 三、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
四、关于转基因几个热点问题
一、转基因技术是什么?
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 调控一切生命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 •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 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离体”操作, 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 良性状。
转基因技术优势
基因来源更丰富、育种过程更精准、缩短育种周期
优良 基因 优良 基因
传统杂交育种
X 杂交
=
供体品种
拟改良的品种
新材料
优良 基因
基因工程育种
转化
=
优良基因
拟改良的品种
新品种
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领域
农业:抗病虫、耐除草 剂、抗旱耐盐、改善品 质、肥料高效利用 环保:污染物降解
医药:疫苗、胰岛 素、干扰素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
我国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行政管理部门职责
• 落实属地化管理 • 研发单位日常监管 • 对在本行政区内的田间试验监管 • 本行政区内种子市场、制种基地、生产、销售产 品等的日常监管,如标识等 • 科普宣传和舆情管理
•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职责:负责本区域监督管理,生产、加工和标识
所谓影响生育
• 广西种植的迪卡系列玉米不是转基因品种,广西从来没有 种植和销售转基因玉米。
• 反转人士有意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季鸿博士关 于《广西在校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报告》的结论,与食用转 基因玉米挂钩,得出了耸人听闻的“结论”。
• 该《调查报告》原因分析中根本没有提到转基因问题。
先玉335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
比2013增长了
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 棉花、油菜、苜蓿、甜菜、马铃薯、番木 瓜、茄子、西葫芦、杨树、花卉等 主要性状包括抗病虫、抗除草剂、节水耐 旱、营养品质改良等 另有37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转基因作物产品 进口用于饲料和食品加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抗虫棉的产业化是我国自主发展转基因育种 抢占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的范例
截至2012年底,抗虫棉种植率已超 过90%,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等植棉花大省已达到100%。受益 农民总数超过1000万,累计增收超 过939亿元,仅2012年就超过135 亿元。杀虫剂用量降低了70-80%, 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抗虫棉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绝 对优势,而且技术对外出口,在国 际生物育种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抗虫棉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棉 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蔬菜等 多种作物的危害,总受益面积达3.3 亿亩。
未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标识目录也未作调整
几个热点问题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无定论?
有定论:
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 放心食用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的是个案分析原则,不能笼统地 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迄今为止,转基因食品没有发生一起经过证实的食用安全 问题
是否安全应是权威机构说了算,应更多地听取同行专家群 体意见
“先玉335”不是转基因品种。 当地老鼠数量确有减少,与吉林榆树市和山西晋中市分别 连续多年统防统治、剧毒鼠药禁用使老鼠天敌数量增加、 农户粮仓水泥地增多使老鼠不易打洞、奥运会期间太原作 为备用机场曾做过集中灭鼠等措施直接相关。 关于“母猪流产”现象,与当地实际情况严重不 被《新京报》评为“ 2010年十大科学谣言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 ”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 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75页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1998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1999年: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2010年:生物育种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许可
–机构:各省、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 (挂靠在科教处) • 质检总局,负责进出境转基因检验检疫 –食药局,按照职能分段负责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工
作
加强研发单位的源头管理
• 研发人是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人
• 严格过程管理
严格的自律管理 • 安全问题从研发开始阶段考虑 (基因、受体、转化方法)
截止目前共批准发放境外研发商5种作物37个转化体安 全证书 棉花6个 (抗虫、抗除草剂) 甜菜1个(抗除草剂) 油菜7个(抗除草剂)ຫໍສະໝຸດ 大豆8个(抗除草剂、品质改良)
玉米15个(抗虫、抗除草剂)
我国第一批标识目录
• 确定原则:关注度高、可监管、方便、成本
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 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棉花种子 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技术支撑体系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由从事农业转 基因生物研究、生产、加工、检验检疫、卫生、环境 保护等方面专家组成,每届任期三年。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细化了上述 要求。 历届情况: 2002-2004年,第一届,58人
2005-2008年,第二届,74人
能源:生物燃料 酒精
工业:纤维素、乳制品、 酿酒业
新材料:纳米生物 材料
二、国内外转基因研发和产业 化情况
2014年,全球28个国家的1800万农民共种植了1.8 亿公顷转基因作物。比1996年增加了107倍。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排序
超过50,000 公顷 (125,000 英亩)
百万公顷
28个国家批准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
误区-非转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
试验点的选择
控制人畜出入:
试验点标记:
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清洁
隔离措施:
空间隔离 时间隔离 套袋隔离 保护行 开花前终止试验
后期监控
• 类型:转基因植物,相同或近缘的非转基因植物,其他非 转基因植物 • 措施:应定期检查,开花前铲除 • 记录:监控期限、监控方法、检查记录、处理措施、负责 人
2009-2012年,第三届,60人 2013-2015年,第四届,64人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4年11月30日,《关于成立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