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PPT课件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PPT课件
17
ABC分类法
• ABC分类的基本思想
– 将物资按品种及价值划分为ABC三类, – A类物资,品种占10%左右,价值占70%左右 – B类物资,品种和价值均占20%左右; – C类物资,品种占70%左右,价值只占10%左
右。
18
• 帕累托(Pareto)定律或“80-20法则”
– ABC分析方法来自于将“微不足道的多数”和 “重要的少数”分开的帕累托定律。如: • 一个公司的20%的消费者能占据其销售额的 80% • 一所大学发现其课程的20%占据学生学时的 80% • 一个国家20%人口占据其财富的80% • ……
(%)
21
库存ABC分类管理法
A类库存
勤进货 勤发货 与用户勤联系 恰当选择安全系统 与供应厂商密切联系
C类库存
不应投入过多的管理力量,多储备一些不会增加多少金额 对于长期不发生消耗的物品,则不属于C类,应视为积压库存
B类库存:正常控制,做好记录和 固定时间检查;只有在紧急情况 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可按经济批量订货
LT t
L3
时间
12
典型库存控制系统之三:最大最小系统
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变种,设置一个低限订货点。
库
S
存 量
L2 >SL 本次不订货
S-L1
S-L3
L2
L1
LT
0 订货间隔期t
t
订货点SL
L3
LT
t
时间
13
1.(Q,R)策略 (Q, R)策略的基础思想是: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
当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即发出一个订货,每次的 订货量保持不变,都为固定值Q。该策略适用于需求量大、 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形。如图3-5
5
库存的两面性
• 库存的弊端
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企业费用支出; 腐烂变质的损失;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
• 库存的功用
快速满足用户期望;消除需求波动在 生产-分销间的影响;防止发生缺货; 防止价格上涨, 争取数量折扣
6
库存问题的分类
• 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 根据对物品需求是否重复可将物品分为单周期需求 与多周期需求。
10
典型库存控制系统之一:固定量系统
订货点和订货量固定,订货提前期为随机变量。
库 存 量
固定的订货
量Q
Q
固定的 订货点ROP
0
LT
订货提前期LT
时间
11
典型库存控制系统之二:固定间隔期系统
订货间隔期固定,每次的订货量为随机变量。
库
最高库存L2
L1 0 订货间隔期t
LT t
– 所谓单周期需求是指对物品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需 求,过了这段时间,该物品就没有原有的使用价值 了 • 报纸、新年贺卡、圣诞树等属于这种物品; • 易腐食品(如海鲜、活鱼、新鲜水果)属于这种 物品; • 机器设备的备件也属于这种物品
– 多周期需求则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 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19
ABC曲线即帕累托曲线
收入 “ 入绝 少 很大 数 少部 人 ”分 的
,收 而入 多占 数总 人收
20
(%)
100
90 累 80 计 销 70 售 60 百 分 50 比 40
30
20
10
0
品种数量累计百分比
C
类
B
商
类
品
A商 类品
商
品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机器、人才、 技术等等(闲置的资源) • 注意:
– 闲置的资源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 库中没有关系,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
输入 供 应 商
转化
采购
收 货
原材料库存 生产阶段
成品库存
发 货
输出 顾 客
在制品库存
生产企业的物料流
批发商
4
思考
有人说“库存是一个必要的恶魔”, 为什么?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 存控制
1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 第一节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 第三节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 第四节 联合库存管理与多级库存控制
2
第一节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定义: • 是指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重点控制A类,酌情控制B类,放宽控制C类
22
CVA管理法
为了使C类物资得到应有的重视,弥补ABC分类法的不足,有些 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引入了关键因素分析法(Critical Value Analysis,CVA)。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货按照关键性进行分 类,即:
(1)最高优先级。这是经营的关键性物资,不允许缺货。 (2)较高优先级。这是指经营活动中的基础性物资,允许偶尔 缺货。 (3)中等优先级。这多属于比较重要的物资,允许合理范围内 的缺货。 (4)较低优先级。经营中需用这些物质,可替代性高,允许缺 货。
8
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
锁
抽屉
滑条
箱体
滚子 拉手
三抽屉文件柜组成
9
任何库存控制系统都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量?(需求率)
(2)何时提出补充订货?(定购提前期) (3)每次订多少?(定购批量) –三种典型库存控制系统 • 固定量系统 • 固定间隔期系统 • 最大最小系统
14
2. (R,S)策略 与(Q,R)策略一样,都是连续性检查型的
策略,也就是要随时检查库存状态,当发现库存 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 库存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 为I,则其订货量即为(S-I)。该策略和(Q,R) 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 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15
3.(t,S)策略 这一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
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时库存 量为I,则订货量为S-I。如图3-6所示
16
4.(t, R,S)策略 这是策略(t, S)和策略(R,S)的综合。这种补给策略 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固定订货点水平。 当经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则发出 订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的大小等于最大库存量减去 检查时的库存量。如图3-7所示
7
•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 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称为独立 需求。独立需求最明显的特征是需求的对象和 数量不确定,只能通过预测方法粗略地估计
– 企业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所发生的需求称 为相关需求。相关需求也称为非独立需求,它 可以按对最终产品的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 • 垂直相关(与零件之间) • 水平相关 (与附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