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1-6单元作文教学案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1-6单元作文教学案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1-6 单元作文教学案
第一单元作文《学习仿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写,认知仿写,学会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仿写精美文章中学会观察生活,认识自我,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仿写的技巧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 600 字
提示: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 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
作经验进行的总结。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 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 写仍然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认知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
1
一种写作方法。对初中生来说,仿写是在原有的思想、生活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着重模 仿借鉴典范文章的某些特点或某部分来写。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 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三、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作文仿写步骤: (一)选好范文 好的范文就像好的老师,能引领学生尽快入格。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 入体会。范文来自选入课本的课文和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这些是前人或他人 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学生模仿。范文的选 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 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 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训练语言的时候,我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 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
4
30 多分钟的路程迅速走完,一眨眼,我们就到火车站了。检票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叮 嘱我:“路上要小心,不要乱走动,有事赶紧给我打电话,少吃点零食,火车上的东西不 要随便买……”我低着头,轻轻答应着,任一滴滴眼泪滑落在地板上。
其次,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 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 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 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 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 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 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 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 有特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还学习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其中都有可以模仿之处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 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然后想想怎样仿写并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是写作的开始, 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句话, 仿写是我们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四、写作文题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
收拾好行李,坐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我特意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母亲坐在我身旁。 我望向窗外,道路两旁的榕树挥动着褐色的藤条,翠绿的叶子折射着耀眼的日光,微凉的 风徐徐地吹进窗内,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落了我的眼泪。母亲依旧静静地靠在座位上, 轻合双眼,有几根银白的头发在风中轻舞着。我鼻子顿时一酸,母亲才 30 多岁啊,岁月却 如此苛待她!我不敢再看母亲,把头扭向窗外,大口地吸气,生怕一不小心眼泪就会流下 来。
1.仿写可降低作文的难度,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榜样 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生动的范文可以感知学习,揣摩作者的审题,领悟作者的立意,体 会文章的构思,作者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心中有了文 章的形象,写起来会比较容易。
2.仿写是创新的基础。钱钟书先生说:“善用仿写不亚于独创。”因此,对于我们初 学者来说,模仿和借鉴优美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和思维方式,把我们 的思想引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就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认识自己,从中学 会组织素材,完成从仿写到创新的写作过程。
2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 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 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 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 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 进行刻画。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的磁场,无论相隔多远,两个人的心都会紧紧连在一起。
——题记
清晨,楼下的鸣笛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我推开窗户,看着那色彩缤纷的朝霞相互交
融,像一团团打翻的颜料,一如我现在的心情,五味杂陈
回头看见母亲正坐在床上,默默地收拾着我的行李。在晨光的映照下,母亲的身影仿 佛一尊雕像,慈爱而庄重。是的,两个月的假期即将结束,我要从父母打工的城市回家乡 上学了。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我的心中有难过,有期待,但更多的,还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