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和新加坡的经营环境对比共29页

中国和新加坡的经营环境对比共29页

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 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 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 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 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
-企业所得税是33%,在这一方面我国政府以国情出发,从整体上考虑投资税收优惠程度,并 收优惠与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在使国家的财政税收不受损的前提下,建立了颇为完 引外资的税收制度,并与近5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相对来说我国的总体税率比 的总体税率是较低的,但因为制度设计不完善,避税思想蔓延。
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 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 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 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 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 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 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 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 方面效果显著,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
2、铁路 到2019年底,中国铁路总延展里程已达16.11万公里,运营里 程达到8万公里。2009年铁路总运营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将超过俄 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位居世界第二位。
3、港口 2019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0.2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 吐量为1.28亿标准箱。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名中,我国占 有7席。我国已成为港口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 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方面---外商股权
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 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技术或资本密集型 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 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广播业不得超过 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 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 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 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 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 业, 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 由地获取必要 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 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经济方面---税收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 ,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金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自 1月1 日起,在新加坡所供应的货品和服务以及所有进口新加坡的货品都只缴付5%的消费税 些情况下,进口货品可获消费税折扣,出口和国际服务则免税;而且新加坡与43个国家签署 课税条约,来自非条约国的所有服务所得则可获单边税额抵免;为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 ,新加坡政府按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营业总部、跨国 部计划都对不同性质的总部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 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 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 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 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加坡---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
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 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 精干。
中国--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加坡---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 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 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积极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投巨资扩 建或新建港口、码头、机场、水电设施等,为前来投资者营造 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投资环境。新加坡拥有停靠港、马来亚 地区的货物集散地以及对华贸易的货物集散地。正是新加坡自 然的地理优势和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腾 飞的机会。
1、公路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02 公里,一级公路有54216公里。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 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 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地吸引力。
对内--- 政府由阶层代表所组成,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得人心,而且该政 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
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
(一)投资准入制度 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
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 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 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 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
4、电力 截止目前,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8亿千瓦,仅次于美国居世 界第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37.5万公里,电网规模超过美 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总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受教育程度
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咨询机构最近组织的 一项调查表明新加坡在亚洲教育质量排行 榜位居第二,中国则为第六。
中国的政治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政治稳定性越强越能吸引国外投 资者。虽然近几年,台湾问题依然存在,局部一些地区也有点动荡,但从整个国家的 大局来看,从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政治稳定性还是较搞的。中国能够为投资者提 供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
政府工作效率
新加坡---快 中国—拖拉
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