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居民区入室盗窃发案比例高,破案率低。
这一现状不但困扰着辖区的治安状况,也深深困扰和影响着刑侦工作,成为制约提高破案率的一大重要因素。
破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侦破意识不够强。
从侦破难度看,侦办一般贩毒案件、伤害案件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侦办盗窃案件;从侦破的效应看,侦破凶杀、抢劫等恶性案件所产生的效应,要远远高于侦破盗窃案件。
因此,盗窃案件往往被当成刑侦工作中的“鸡肋”,多数侦查人员也就存在着对侦破盗窃案件不够重视的情况。
接到入室盗窃案报警,派出所民警到现场所做的工作仅是确认案件是否够立刑案,责任区刑警到现场也仅仅是做了一份询问笔录。
这样不仅不能在第一时间内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线索,甚至有的嫌犯未离开现场也发现不了,失去抓现行、破现案的机会。
二是盗窃案件因果关系不明显,流窜作案比例高。
除了内盗或内外勾结作案的案件,一般的入室盗窃案件的作案人员与失主往往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有什么矛盾,也就无法从失主的周边关系开展侦查。
三是盗窃作案人员的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
由于有些被打击处理人员重返社会后的教唆,以及有些新闻媒体的不当宣传,作案人员的反侦查意识越来越强。
四是人流、物流越来越快,赃物控制、阵地控制难度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不断便捷,作案人员往往甲地住宿,乙地作案,丙地销赃,同时由于特种行业属治安部门管理,刑侦部门通过特种行业场所进行赃物、刑嫌人员的控制不便,使多数赃物和人员处于失控状态。
五是刑嫌调控和重口管理不力。
刑嫌调控和重口管理是实现“从人到案”破案模式的前提条件。
刑嫌人员和重点人口能否得到真正控制,关系到在案件发生后,能否将确实有作案可能的嫌疑人纳入侦查视线。
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的工作不但无法掌握刑嫌人员和重点人口的活动情况,甚至无法了解其去向。
从破案的情况分析,真正通过刑嫌调控或重口管理发现犯罪线索的,只占破案数相当低的比例。
提高破案率的对策
一、强化侦破入室盗窃案的意识。
一要加强现场勘查。
虽然盗窃现场遗留的有价值的痕迹、物证越来越少,但百密一疏,作案人员总会在现场遗留一些蛛丝马迹,只要现场勘查人员细致周密,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就有可能使案件在现场勘查阶段获得突破。
二要提高刑嫌资料的质量。
三要加强社会面的控制和情报信息的收集。
三、加强串并案工作。
四、加强调查和审查力度。
五、加强在逃嫌犯的抓捕工作。
六、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及时报案和协助破案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