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方法
确定以后不发生同样的问题!
• 针对上述案例,如何标准化?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 后工程是客户 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 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三不原则)
• 必达生产计划 年计划、月计划、 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 彻底排除浪费 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1、加工和作业当中的浪费 2、待处理的浪费 3、生产过多的浪费 4、着手作业的浪费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2、“5S”的基本内容: 1)整理(SEIRI):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东西,不要用的东
西清理掉; 2)整顿(SEITON):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地摆放整
齐,明确地标示; 3)清扫(SEISO):清除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4)清洁(SEIKETSU):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贯
目前新趋势: 产品的设计 决定产品质 量
现场的日常工作
• 现场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过度的资源耗用 1、改进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合理的5M 2、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不断地改善(5M1E的改善) 3、降低库存:流动资金、储藏、搬运、质量隐患、新产品 4、缩短生产线:合理的生产线工人 5、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6、减少空间
何谓现场
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控制和 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 重要标志。搞好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 消除 “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和 员工素质,保证安全生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 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彻执行并维持成果; 5)素养(SHITSUKE):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3、实施5S管理的作用:
• 提升品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 营造融洽管理气氛,愉悦员工心情; • 工作规范有序,提高工作效率; • 美化工作环境,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心; •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
量化及明确一些日常工作,管理习惯化
自主管理
以给自己做事的心态工作。 自负其责,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拿主意。 不推卸责任 以自我为根本,完成工作任务
自主管理守则
上班提前五分钟,坐姿端正不乱动,专心工作不说话,服从管理仪表美。 自己工作自己检,不给别人添麻烦,看清作业指导书,杜绝坏机好生产。 品质第一是根本,品质由我来造成,没有品质无出路,保证品质从我做。
·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做好。 ·熟练工人是靠师傅带出来的(没有标准化意识)。 ·按计划完成生产就行(没有不断改善的意识) ·5S没有生产重要 ◎不当的工作方法 ·靠威胁部下,让他们全力地去工作。 ·不知如何借助无形的压力激励部下。 ·贴标语、喊口号、多开会、开长会来解决问题 ◎正确的现场管理意识
案例分析
• 现场的注意事项 异常处理的制度化、现场教育、解释、工作职责明确、公正评价员工
现场的工作设计 对员工工作内容的设计,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日常管理的要点
重视所有管理项目 今天抓品质,明天弄设备?
决定重点管理项目 原则:“不给下个工程或客户添异常”,决定重点项目 “应该做怎样的程度为止”,管理水平的设定 管理的习惯化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 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 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 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 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 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三直三现主义 处理方式的标准化
现场管理的基本理念
◇现场、现物、现实 ◇正确的意识业,使用了应需4倍的空间,2倍的人力,10倍的交货期 7、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现场无法使其流程做得很短、有弹性、有效率,无法避免不合格品及 停机,那就没有指望降低物料和零件的库存,也没有指望变得有足够的 弹性以符合今天的顾客对高质量、低成本和及时交货的严格要求。
现场的日常工作
• 交货期: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现场的日常工作
• 现场的质量管理
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
1、取消此作业 3、使作业容易化 5、降低影响
2、不要人做 4、检查
现场品质控制水平判断基准
趋势
级别 1级水准 2级水准 3级水准 4级水准
判定基准 不制造和生产不良 不流出不良 检验出不良(作业员检验) 没有检查,无法控制不良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整顿 清扫 素养
整理 清洁
整顿 清
整理 扫
手工作坊
有规划的工厂
企业文 化
对社会有贡献 和影响的企业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4、5S管理的方法要求: (1)、整理 • 所在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 •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 清除不需要物品; •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 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 • 每日自我检查。
作业的标准化 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 称为标准化。 有附加价值的工作
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 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积极应对变化 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 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 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一、优秀现场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1、什么是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
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 (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 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 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 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 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 产的目的。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简单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
• 现场实际作业应把握的内容 生产作业计划的合理性、生产计划与实际困难、计划调整的影响 人员状况、员工的技能、缺料设备故障引起的停产、不良品对策及处理 零部件/工装夹具/生产辅料是否齐全、生产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 现场的基本方法 深入一线、信息畅通、了解生产能力、注意员工状态、时间/动作研究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1)整理
红牌作战的对象:
1.打印机,电话,电 脑 2.单证 3.资料
4. …….
红牌张贴的基准
1.物品不明者 2物品过期者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使用次数
判断基准
一年没用过一次的 废弃或放在暂存仓
物品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整顿重点: (一)、5S现场管理
1)整顿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东西的 状态;
2)要站在新人.其他职场的人的立场来看,使得什 么东西该在什么地方更为明确;
三检法
自检,互检和专检,其作用是实现“三个不”。(不接受不良,不
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要实现“双检”靠的是自主管理:
灌输实施“双检”的重要性。(人员的培训) 不定时的现场抽查(现场管理的日常工作) 有问题出现时强调“双检”关联双方的责任。(明确责任)
设定目标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Specific: 目标要明确清晰 ★Mesureable: 目标要可量化 ★Attainable: 目标要有可达性(根据生产力设定) ★Relevant: 目标要组织与个人能结合(人员的技能因素) ★Time-Table: 目标要有时程
• 某塑胶成型车间
一成型机发生故障,产品出现严重飞边现象。管理 员立即奔赴现场,经检查模具无问题,按下启动键, 成型机在锁模过程中出现激烈“点动”,且时快时慢, 伴随剧烈振动和巨大的声音。采用手动后,发现:锁 模力不足,确认参数无问题,检查供油系统,发现一 油阀供油力不稳定。据经验判断为该阀堵塞,影响供 油畅通。最后问题解决。
启示:没有管理项目的工作是空谈,没有目标的工作是懒惰
二、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5S现场管理 1、什么是5S现场管理: “5S”活动起源于日本, 主要内容为:整理 (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 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 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
马上现场,马上现品,马上现象 第一时间进入问题的中心,找出问题就变得容易; 短时间找到症结,并实施策略解决故障; 如果发生的问题我们不能解决,也可以让厂家知道根源,准备备品,为维 修提供最直接的简便; 节省了时间,缩短维修周期。
---案---例--标分准析化
现场发生问题-----到达现场观察现象-----找出问题根源----确认解决问题方式有效-----找出新的工作程序予标准化
生产现场管理
管理人员的责任就是要采取措施,是员工个人对 集体的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摘自《管理学》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