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之我见发表时间:2009-07-07T11:29:00.34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梅芬[导读] 针对当前农村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合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很有必要。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合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很有必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和实践。

关键词:英语教学;农村中学;问题;方法作者简介:李梅芬,任教于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

一、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惑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学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农村中学所存在的问题——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利;人口素质不高;缺少语言环境;经济条件不好,教育投资欠缺,现代化教育设施不齐等等。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师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形式多样,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并且要注重学生课外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的全面提高做出努力。

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还是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生源差,基础差,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考试成绩不好等等。

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如何走出这些困境,全面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这是每一个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以及英语老师的责任,也是一项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采取的方法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教材的使用从开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到沿海版、到仁爱版再到外研版。

课堂教学方法从简单的死记硬背到直接法;从翻译法到情景对话法;从老师的主讲到学生的主学;从老师的多讲到学生的精炼。

课堂活动从老师的单项活动到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更过渡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英语学科的特点是:运用英语的语言特征,在课内外,善于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是每一节英语课堂所需要做到的,也是每一个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

1981年师范毕业后,笔者当上一名英语教师,从此,便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28年过去了,学生们对于笔者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总是有一种久久回味的感觉,现在与大家分享,作为当前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点建议。

1.注重老师素质,尽显老师人格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课堂上笔者常用热情洋溢的微笑,亲切自信的目光,恰到好处的神色表情,潇洒得体的体态语言,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漂亮规范的板书去吸引学生,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差,我们不能讽刺挖苦学生,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既要正视现实,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对待学生应该保持民主、热情、关爱、宽容的心态,消除学生的敬畏心理和胆怯感。

善于用名人轶事,合适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勤奋苦读。

笔者说“没有表扬就没有英语教学;没有恰到好处的表扬就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上运用微笑教学,增强教师的亲和力,会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亲和力的强弱,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

它包含了教师的品德、资历、才能、情感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等因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当教师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时,就会对学生产生自然性影响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要丰富有趣,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

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未达到一定水平,盲目追求全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英汉结合,偶尔穿插一些笑话、幽默,课堂就会生动有趣,学生乐学。

因此,课堂语言的使用要适当使用母语,从英汉交叉,到全英语教学。

一定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让学生能接受,又有所提高,要讲求实效。

真正做到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Speak Chinese is necessary.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法百花齐放的今天,有的教师还是以死守“讲、读、译、背”的老方法,有的则一味追求新教法,在没有吃透新的教学方法使用,更没有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的情况下,只是拿来主义,使得自己的课堂成了花架子,空架子,中看不中用。

每一种有效的、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教学实际而探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你的实际。

视听法、翻译法、交际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等等,它们都各有所侧重,各有所长。

因此,对于各种教法,我们要结合自己班级学生以及语言材料的实际情况,更要结合自己的个人素质,自身的能力以及个性,取长补短,融合使用。

(1)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参与欲,培养能力注意课堂形式的灵活多样是英语课堂教学收到成效的关键。

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每一单元的安排始终如一围绕”情景-结构-交际”这一主线。

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以师生相互活动、生生活动为主线,根据语言特点,创设情景,激励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能力,大胆实践语言,进行交际,达到掌握语言的效果。

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 6 Topic 2 What’s your home like ? 上这一个Topic 的时候,我们课上先不急于按照书本内容上课。

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布置学生做一个社会调查。

通过观察家乡或周边城镇的建筑住房类型,或通过浏览书本、上网查询等途径,了解各地不同的建筑住房类型、中文名称以及英文名称。

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以及依靠现代科技,感知各类建筑住房的不同的名称表达。

从而达到感知语言,为理解语言,学习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调查汇报,抢答等形式检查课前作业以达到让学生发挥其文字组织,语言表达等目的。

然后,教师再点拨引入新课内容,启发学生用课文出现的新知识、新句型进行对话。

最后让他们听新课录音,自己发现新知识、新句型。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自主作用,课堂气氛浓、热情高、参与欲强、效果好。

(2)“借题发挥”开展课文教学,激发参与欲,培养能力新教材每一个单元,课文是语法项目知识要点的关键所在。

在课文教学中如何抛开语法框框,诱发学生主动开口讲、动笔写、亲身主动实践语言呢?我们可以运用“借题发挥”的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巧设一些有趣、吸引性极强的话题,激发学生大胆用英语发表见解,尽情实践语言,培养成功感。

例如:外研版八年级下Module 8 Public Holidays. 讲授新课前,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简单但学生回答具有十分灵活的问题:“If you have enough mone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 全班50个学生一定会有50个不同的答案。

50个不同的答案便有50个不同的词组,更激发了50次不同的少年参与欲望,同时也激起50次兴奋。

当中,当然会有人说“I want to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

然后顺其自然引入新课“Andwhen do you usually have a trip? If you go to travel,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 ” 又一次良性的争议,又一次的英语口语能力的表演赛,又一次的知识获得。

不知不觉中,既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又学习了新课,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口语、听的能力。

(3)选好突破口,将语法教学引向情景中语法教学给人以“闷”的感觉,经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一大堆,学生睁大眼睛听了一节课,笔记做了满满一页纸,但效果常常事倍功半。

其实,语法教学各有特点,更有不同点,我们不能和盘托出,只能先攻一点,再及其余。

例如:在教外研版八年级上—“现在完成时”这一语法项目的时候,我们可以狠狠抓住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之一:瞬间结束的行为——即说话前刚刚结束、完成的动作,而这种用法与口头会话密切相联,适合演示动作,学生易于接受。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选好这一突破口,利用情景,创新理念,创设动作,让学生理解语法概念,掌握知识。

Open the door;Close the window; Clean the blackboard;Move the desk;Hide the books; Put the pen into the bag 等等,很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语法学习的真实情景中来,课堂气氛热烈但却轻松愉快。

当然,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达到了更高的培养。

3.注重作业的活与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针对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太慢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养成”方面以及练习的活与趣方面入手,确保学生课后的补充和巩固,以达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实践语言,培养能力。

(1)精选练习课堂上45分中时间很有限,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确保在各方面深入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设计精选每一套课堂练习。

既注重形式的不拘一格,又要注重坡度的难易设计;既注重与课文材料的有基结合,又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既注重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兴趣的提高。

练习的形式有口头表达,书面练习;有课堂完成,又有课外调查;有个人独立完成,又有协助活动。

总之,在课内外,教师要善于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实践使用英语。

大量的题海战术不可提倡,但是充足的训练必不可少。

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

实践证明,只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训练方式,并且自始至终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充分体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开发智力、体验成功”等教育原则,我们的英语教学就能取得有效的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