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及方法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及方法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及方法产业投资基金一旦投资下去成为创业资本,就要考虑退出问题。

任何投资的根本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没有高额投资回报的吸引和诱惑,创业资本市场就无从发展。

无论是以何种形式成立的创业资本,他在持有创业企业股权到一定时间后,就要考虑退出创业企业,收回投资。

作为创业资本主导型式的产业投资公司,其普通合伙人要在合伙契约中承诺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结束对创业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收回现金或有流动性的证券,给有限合伙人及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因此,从一开始产业投资家就必须构思一个清晰地推出路线,以使资金安全的推出,完成整个创业投资预期计划。

产业投资基金通过退出机制从所投资的企业抽回增值的资金,以实现基金资产的流动和资本的增值,这是产业投资基金运转的关键环节,否则基金资本流动呆滞,在此投资会受到影响。

在一个资本市场较发达的国家,产业基金投资的退出方式是很多的。

如在美国,在公开市场退出的途径中,有纽约交易所、美国交易所的上市退出,纳斯达克小公司市场的挂牌退出,及144A市场的退出;同样,还可以通过其他公司或“第二”基金的私下收购退出。

每一个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根据其经营的状况,未来的发展前途,选择适合的退出形式。

退出的多样性反映了投资者对项目信息掌握程度的多样性,对风险与回报预期的多样性及投资目的的多样性。

正是这样的多样性,使市场得以生存。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退出应该根据具体国情,参照国外的运作经验,大致可以选择以下七种方式实现产业投资家与企业家的最终脱钩。

一、公开上市股份上市是创业资本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产业投资家最理想的一种退出方式。

一般而言,创业企业第一次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在美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产业资本最常用的退出方式之一,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创业资本的退出采用这个方式。

根据威廉姆.拜格里夫和迪蒙斯队1979年到1998年美国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市场统计研究,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退出的产业资本收入总回报为:第一投资期为22.5倍,第二投资期为10倍,第三投资期为3.7倍。

可见,对于创业资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通常是最佳的退出方式。

股票公开上市的优点显而易见的:1、股票公开发行是金融市场对于该公司生产业绩的一种确认,表明证券市场开始接纳它作为新生力量。

2、这种方式保持了公司的独立性,容易受到公司管理层的欢迎。

创业家可以借上市出让自己的一部分股权。

对于大多数创业家而言,出售少量股份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资本收益,并投资于其他领域。

将自己的投资收益投向其他领域,可以使自己在公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仍有保命钱,没有后顾之忧。

3、由于上市股票的流动性高,在证券市场上是有可能让卖家赚更多的钱。

4、公司获得持续筹资的渠道。

只要公司业绩优良,通过配股和增发股票,再次融资也比较方便。

5、上市公司在客户供应商和信贷机构中信誉较好,比较容易找到管理人才,并可用期权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但是股票上市也有弊端:如上市公司需要定期披露大量内幕情况;所有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报告要求,特别是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要求,而且必须向股东提供规定的信息。

公司因此要在报告、审计工作上花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同时内幕交易也难以运作;再者是股民的持有或抛售对公司股价影响非常大。

一旦业绩下滑,持股者经大量抛售公司股票,加速股价下跌;上市过程本身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的。

上市的很多前期费用,如律师费、会计费、审计费等中介机构费用非常高。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实现IPO还有很多难点。

但是可以有很多变通方式,如与大公司并作一起,到海外上市。

目前,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东京、纽约上市。

这是国内实现产业资本退出的又一渠道。

二、公司或创业家本人赎买由于通过股份上市的方法需要的周期比较长,再加上产业资本在首次公开发型股票之后需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退出,因而一些产业资本家不愿意接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退出方式,而采取其他的退出方式。

出售股份式产业投资公司或创业家本人采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退出方式。

按照回购主体分为管理层回购和员工持股计划。

管理层回购(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曾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北京四通集团的案例既是MBO在国内运作的典型案例。

员工持股计划(ESOP)指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委托员工持股会(或委托第三者,一般为金融机构托管)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分红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

三、公司变卖给另一家公司这就是所谓的卖“青苗”方式,即将创业企业出售给行业内的大公司或其他有实力大旗团继续“孵化”。

中国目前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和数以万计的大型企业集团,他们拥有顺畅的资金筹集渠道,大量的货币资金,而且许多上市公司原来都处于传统产业,及序号的项目进入新的产业,因袭,上市公司是川野企业最好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这种与以上市的公司合作,作为该公司的配股资金的运用对象,利用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和买壳的方式,会形成对创业企业、上市公司甚至证券投资者双方或三方都有利的“多赢”局面。

在公司便卖给另一家公司时,企业家和产业投资家可以通过六种方式实现。

1、卖股换现金,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公司的股权卖给别人以换取现金,可以获得资本增值的好处。

2、卖股换票据,买主也可以用票据支付的形式支付,但是搞不好,这些票据只是废纸一张,一文不值。

但使用票据支付是司空见惯的,因为对卖方也有好处,可以通过推迟付款而得到减税的优惠。

为了避免不好的票据,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将公司的资产作为票据的担保。

3、以股换股,有时候,创业家乡用自己手中的股票换取某大公司的股票。

大公司的上市股流通性好,可以随时变线。

4、麦资产换现金,此法是将公司所有财产变卖成现金,而买房则获取营运资产并承担营运债务,但考虑到税收成本,此方法是非常昂贵的方式。

5、卖资产换票据,又是收购公司由于没有现金支付从创业架那里购买资产,而选择以所收购的资产来担保的票据作为支付方式。

6、卖资产换股票,如果付款方式是注册的股票(甚至是限制流通的股票),创业家就可以很容易的将其公司卖给大公司,以换取它的股票。

四、产权交易市场退出产权交易市场退出分为两种情况:协议转让和清算退出。

(1)协议转让是产权交易的方式之一,其核心是创业资本通过买卖创业企业资产或股份的形式退出,包括公司整体转让、部分股权转让和部分资产出售。

公司整体转让是最彻底的一种方式,意味着产业投资人和产业投资家对公司所有权的放弃。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使投资人全身而退,但是会让公司管理层和企业家所拥有的资产和技术一起转让,也不可能保持公司独立性和经营战略上的延续性,公司管理层也面临人事变动;另外整体转让会让人产生公司经营不景气、没有前途的感觉,使买方加大压价筹码。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这样做。

部分股权转让在创业投资企业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时,产业投资家将部分股权转让给一般的公司或另一家产业投资公司。

后者叫“第二期转让或收购”。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交易方式。

部分资产出售是产业企业转让自己的一部分资产,以此来获取现金或票据,用于支付产业投资的本金和相应的收益。

这种情况一般是公司管理层既缺少相应的支付手段,同时又不愿意其他公司介入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权宜之计。

(2)清算退出清算退出是创业投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由于创业投资的高风险性,相当大部分的不成功的创业投资(约占70%)必须要经历一个痛苦的退出过程。

产业投资的巨大风险反映在高比例的投资失败上。

越是处于早期阶段的产业投资,失败的比例越高。

因此,对于产业投资家来说,一旦确认创业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经营困难,达不到预期的高回报,就要果断地清理公司予以退出,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根据研究,清算方式退出的投资大概占产业投资基金总投资的32%。

许多产业投资家都是通过这一方法与公司分道扬镳的。

如果公司业绩不好,把公司清理了并变卖其所有有价值的资产,比找一个买家容易得多。

五、寻找新的投资人有时候,创业家可以找到两个要购买公司所有权的投资人,新的老板后来又成为创业家的合伙人。

六、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创业企业通过先收购某一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取得对其实质意义上的控制权后,再将自己资产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到上市公司内,实现间接上市,然后创业投资基金再通过市场逐步退出。

高新技术企业除了把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或出资方向其转让股权外,也常将其作为借壳上市的对象,比如“北大方正”入主“延中实业”、“科利华”控股“阿城钢铁”等。

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第一,直接从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

第二,协议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的国家股、法人股。

例如,新疆德隆公司以这种方式先后控股了“沈阳合金”和“湘火炬”,沈阳宏元实业投资公司以这种方式控股了“庆云发展”。

以这种方式借壳上市,为了降低成本,常采用收购方、股权转让方、上市公司三方交叉交易,使得动用的资金数额较少,收购方有能力完成收购行为。

第三,由投资机构控股上市公司,然后通过关联交易将投资项目转让给上市公司。

七、较长时期内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这可以认为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世界前列,因此,只要看准项目,即使持有股份不动,基金也仍然能保证从所投资企业分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回报,当然,采用这一退出方式的条件是创业投资公司或股东方有实力,完全有能力长期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

总而言之,以上是我国目前可采用的产业投资基金退出创业企业的七种方式。

随着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按照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以后还会创造出一些新的退出方式,但不管以何种方式退出,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产业投资家和创业家是一种控制与合作的博弈关系,双方最重要的是合作。

一旦产业投资家失去了对创业家的信任,也就不会与创业家好好合作,那么创业家也就很难达到他预想的结果。

正如俗话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千万不能往只顾自己一方利益的牛角尖里钻。

只有好聚好散,才是一个双赢的结局;不欢而散,必然两败俱伤。

高新技术企业除了把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或出资方向其转让股权外,也常将其作为借壳上市的对象。

但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按照目前的规定,只有公开募集的流通股才能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上市。

而产业基金的投资早在公开募集之前就已发生,其投资的股份只能是法人股,因此产业基金的投资退出只能是私下收购退出。

但仅有单一的退出方式是难以维持市场的运转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按逻辑自然推出的措施是,修订现行的上市流通规则,允许基金投资形成的法人股上市流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