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糖蜜发酵生产酒精

第二章 糖蜜发酵生产酒精


二、酒母的制备
糖蜜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酒母——指具有一定酵母细胞数量的酵母菌菌种。 成熟酒母的要求:健壮饱满、纯粹无杂菌、繁殖速 度快、酶的活力高、 发酵能力强。 酒母制备:分为两个阶段的培养 1、酵母种子纯粹扩大培养(实验室阶段) 2、酒母扩大培养(车间阶段)
酒母扩大培养的方法可分为间歇式、 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种: (1)间歇式培养法 (2)半连续式培养法 (3)连续式培养法
四、发酵动态
酒精发酵过程从表观现象看,可分为前发 酵、主发酵和后发酵三个阶段。 1.前发酵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酵母的增殖和积累,由 于酵母的总数量还不多,发酵作用不强,糖 分消耗较慢,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不多, 所以醪液的温度上升很慢或基本不上升。
2.主发酵阶段 酵母细胞已大量生成,可达1亿/mL 以上。此时主要进行缺氧发酵。糖分大量 被分解,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较多,并 放出大量热量,醪液的温升很快。 在此阶段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以30~ 34℃为宜,确保酵母的活力。如醪液温度 过高,酵母易衰老,酶活性降低,影响产 酒率;如温度过低,则延长发酵时间,降 低发酵罐利用率。
(4)耐酸能力 酵母菌对酸的抵抗能力比乳酸菌强,一般适于偏酸 的环境。pH=4.5-5.5 (5)耐温能力 对常用的菌种来说,在28~34℃的范围内,温度越 高发酵越迅速,在34℃以上,发酵速度将减慢,温度在 40℃以上时,酵母衰老,难于发酵,且产酸细菌迅速繁 殖。若温度低于28℃,发酵则缓慢,设备利用率低,产 量下降。 高温地区,应设法选筛适宜高温发酵的酵母菌种 (6)耐渗透压性能强。 (7)能抗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对于糖蜜澄清处理的意见,近年来国外 酒精发酵资料和国内的研究均有提出如下结 论: ①经澄清处理的稀糖蜜,其发酵率和产品质 量比不澄清的高; ②经澄清处理的稀糖蜜,可采用较高浓度进 行发酵; ③经澄清处理的稀糖液,其发酵速度比未澄 清的或澄清后的残渣都慢; ④胶体被除去后,会削弱酵母对高浓度酒精 的抵抗力。
酒精发酵的酵母菌特性要求: (1)发酵能力强,有较强的酶活性 (2)繁殖速度快:受温度影响 30℃ 1hr 20℃ 3.5hr 10℃ 9hr (培养繁殖时间) 培养时,T↓,酵母不易衰老 (3)耐酒精能力: 酒精浓度 3%(抑制开始) 6%(抑制作用较明显) 8%(影响生长) 10%(影响生长和发酵) 12%(发酵停止)
(4)连续发酵蒸馏法 特点:采用发酵和蒸馏结合起来的一种 新工艺。 优点:酵母循环回用,罐内形成酵母 优势,发酵时间短,产酒率高,且节省了 酵母生产繁殖的耗糖;蒸馏废液部分回流 至发酵作内部稀释,再结合低pH的发酵工 艺,既实现了内部灭菌,又减少了生产用 水量和废液排放量,且废液的浓度高,有 利于废液的再利用。
B、化学防腐剂,如漂白粉、甲醛、氯化钠、五 氯代苯酚钠等。一般按1:10溶化稀释后加入糖 蜜中搅拌均匀,静置3~4h 即可。若用量过多或 作用时间过短则残余防腐剂进入发酵工序将会影 响酵母生长,繁殖 。 C、利用噬菌体来防止糖蜜发酵时的杂菌。
D、用抗菌素来防止杂菌的。
(3)静置沉淀 糖蜜中的胶体物质、灰分和其它悬 浮物质在加酸、加热后,相当一部分已 凝聚或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静置沉降 可使固液进一步分离,易于取出清液而 除去这些有害杂质。静置沉降的时间一 般需要若干小时。
所需糖蜜量:
V· ρ· c后 M = —————— c前
稀释时所需加水量: M ( c前 - c后 ) W=———————— c后
2.澄清 糖蜜澄清处理通常运用加酸酸化、加热灭菌和 静置沉淀等多种手段来完成。 (1)酸化 甘蔗糖蜜本身为微酸性,而酵母发酵的最适 pH 为 4.0 ~ 4.5 ,所以工艺上要求糖蜜稀释的同时要 加酸酸化。 酸化的目的: ①除可调节适宜发酵的酸度外,还能使部分蔗糖 转化为酵母可直接利用的单糖,有利于促进酵母 迅速增殖、发酵; ②可有效地抑制其他杂菌的繁殖; ③除去杂质。
3.后发酵阶段 发酵醪液中的糖分绝大部分已被 酵母消耗,发酵作用减弱,酒精和二氧 化碳产生也少了,温升完全缓和,温度 逐渐下降,发酵趋于成熟。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总是附带产生多 种多样的副产物。若改变酒精发酵的条 件,发酵反应的方向是可以改变的,产 物和副产物也将随之改变。
第三节
糖蜜酒精发酵
一、糖蜜发酵前的处理
1.稀释 目的:降浓降粘。 (因在高浓度高粘度的情况下,酵母菌 是难以甚至无法直接利用糖蜜进行有效 发酵的)。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通常稀释 要求的浓度大致如下: (1)单浓度发酵流程 稀糖液浓度控制在22~25°Bx。
酒精发酵过程主要经历下述四个阶段,共12 个步骤: 第一阶段:葡萄糖磷酸化,生成活泼的1 , 6-二 磷酸果糖。这个阶段主要是糖的活化。 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分裂为两分子磷酸 丙 糖。 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经氧化(脱氢作用)并 磷酸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然后将高能磷 酸键转移给 ADP ,以产生 ATP ,再经磷酸基变位 和分子内重排后又给出一个高能磷酸键,而后变 成丙酮酸。 第四阶段:乙醇的生成。在此阶段,酵母菌在无 氧条件下,继续将丙酮酸进行降解,产生乙醇。
5、酒精的分类:
按国标(GB394-93)可分为四个等级: P8表1-2-1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粗酒精
按用途分类: 工业酒精:用作燃料,原料、溶剂 医药酒精:用作防腐,消毒、制药 高纯酒精:勾脱各种饮料酒 精馏酒精:勾脱各种饮料酒 无水酒精:化工原料,含量要求达 99.95%以上。
第二节
传统的澄清方法有冷酸通风处理法和热酸处理法。
①冷酸通风处理(沉淀)法 先将糖蜜稀释至50°Bx左右,加人为稀糖液量 0.2 %~ 0.3 %的浓硫酸,酸化的同时可加入 0.01 % 高锰酸钾,并通入无菌压缩空气1~2h,然后静置沉 淀取上清液。加入高锰酸钾,可使糖蜜中的亚硫酸 盐、亚硝酸盐等氧化,减轻其对酵母的毒害或生成 沉淀除去。通风则可驱走如 SO2 、 NO2 等有害气体 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同时还可增加糖液中的溶氧量, 有利于酵母的增殖。此法在广东一些大型糖蜜酒精 厂较多采用。
酒母成熟后质量指标:
a.酵母细胞数 b.细胞出芽率 c.死细胞 d.耗糖率 e.酸度 f.含酒精
1~1.2 亿/mL 20%~25% <1% 45%~50% 5.5~6.5(pH4.0~4.2) 3%~3.5%
三、酒精发酵的方法
基质 (稀释糖蜜) + 酒母醪 —— 发酵 糖蜜酒精发酵方法分为:
间歇法 连续法 (多用)
方法:可用浓硫酸外或盐酸,加酸量为 (密度 1.86 , 66°Bé的工业硫酸)每吨 原糖蜜加 2.5L ~ 3.5L ,约为稀糖液量的 0.2%~0.3%。 对于双浓度流程来说,发酵用的基 本稀糖液一般不加酸而酒母用稀糖液加酸 控制酸度(注)应在6~7。
(2)灭菌 糖蜜中常有杂菌,当发酵时,这些杂 菌会消耗糖分而降低酒精产率,并会生成 其他有害物质而影响酒精质量。 方法: A、采用蒸汽加热至80~90℃,维持1h即 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上述反应简单地用如下反应式来表示:
由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主 反应式(未计算 ADP磷酸化的水分子出入在 内)为(见11页):
• 酒精发酵过程的机理实质是酵母菌在酸 性缺氧条件下,并且有无机态磷酸及镁 离子、钾离子等存在时,分泌出各种酶 所引起的一整套酶促过程。其详细反应 过程可参看微生物代谢的EMP途径。图 1-2-1(12页)
②热酸处理法 先 用 60℃ 温 水 将 糖 蜜 稀 释 至 55 ~ 58°Bx , 同 时 添 加 浓 硫 酸 调 节 pH 至 3 ~ 3 . 8 进行酸化,然后静置沉淀 5 ~ 6h ,取 出清液再稀释至培养酒母所需的浓度。后 来此法改良为将半稀释的糖蜜先加硫酸酸 化后再加热,最后再稀释,效果更好。
连续发酵方法: (1)单浓度连续发酵 发酵糖液浓度与酒母培养液浓度相同,即 为22~ 25°BX 工艺流程:图1-2-5
(2)双浓度连续发酵 酒母培养液采用低浓度稀糖液(1720°BX) 发酵用的基本稀糖液采用高浓度稀糖液 (36-39°BX) 工艺流程:P23图1-2-6
(3)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把酵母固定在特殊的载体内,用不锈 钢网围放在1号发酵罐内,载体不会流失, 而且载体内的酵母数可高达20亿/g,酵母 在载本中不断生长繁殖并渗透到发酵液中。 其发酵速度比双浓度流加法快10%~ 30%,发酵周期可缩短为28~35h,设备 利用率和产酒率相应提高。
酒精发酵的机理
一、糖蜜酒精发酵的微生物 酒精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一种 兼性厌氧性的微生物,有氧时进行生长、繁殖, 缺氧时进行厌氧发酵。 酵母菌是一种以单细胞作为生命活动方式的 微生物。酵母菌适宜生长的极限温度为0~45℃, 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最适发酵温度是30~ 34℃,在60℃温度下, 10~15min则死亡。酵母 菌适宜生长的极限pH为2.5~8,最适生长pH值是 4.5~5.5,最适发酵pH是4~4.5, pH过高或过 低都会使酵母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2)双浓度发酵流程 酒母用稀糖液浓度控制在17~20°Bx; 发酵用基本稀糖液浓度控制在36~39°Bx。
(3)稀释加水量的计算 为了制备一定浓度的稀糖液,以便满足发酵 工艺技术条件的要求,糖蜜稀释所需的加水量 和糖蜜量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
M· c前 = V· ρ· c后 式中 M——糖蜜量(kg) c前——稀释前糖蜜浓度(°Bx) V ——稀释后稀糖液体积(m3) ρ——稀释后稀糖液密度(kg/m3) c后——稀释后稀糖液浓度(°Bx)
3.添加营养盐 酵母生长繁殖时需要一定的氮源、磷源、 生长素、镁盐等。 氮源:硫酸铵,用量为糖蜜质量的0.1~0.2% 磷源:磷酸液,用量为糖蜜质量的 0.03 %~ 0.04
%。
镁盐:硫酸镁,用量为糖蜜质量的 0.04 %~ 0.05
%。
生长素:一般不用添加生长素但对于纯度很低 的糖蜜和劣质糖蜜,则有必要适当添 加生长素(如米糠或玉米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