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第七章)

财政学(第七章)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二、税制的其他要素
(一)附加与加成 附加一般是指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
一部分税款。税制上通常把按国家税法规定税率征 收的税款称为正税,而把正税以外征收的税款称为 副税。
加成是按应征税额的一定成数(或倍数)加征 税款,是税率的延伸形式。
(二)减税与免税 减税是指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指免交全部税款。 国家采取的减税、免税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规定免税和减税项目; (2)免征额; (3)起征点
在市场经济下,强制只是税收的形式特征, 从根本上看税收是自愿的(因为政府必须依法课 税,而税法是按照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制定的)。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三、税收的特征
(2)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在课税之后,既不需 要向纳税人付出任何报酬,也不需要直接偿还给纳 税人。
在市场经济下,无偿只是税收的形式特征(因 为政府必须向全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税收作 为公共产品的价格,从根本上看是有偿的)。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五、转移性收入
我国转移性收入分为9项:返还性收入、 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 预算外转移收入、单位间转移收入、上年结 余收入、调入资金。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六、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为4项: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 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 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2017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51780 亿元,同比增长37.1%。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二、非税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三、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是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借款 收入。
我国的财政债务收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内债 务收入,二是国外借款收入,三是国内其他债务收入。
债务收入具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等特点,它在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 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0000≤X
80000≤X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一、税制要素 (3)税率
累进税率:
某人月工资收入9 000元,本月应交个人所得税额是多少? (免征额为5 000元) 1、按全额累进计算 2、按超额累进计算
由于应纳税所得额=9000-5000=4000元 按全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9000-5000)×10%=400元 按超额累进计算的税额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四、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 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提 供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 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 入和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按月换算的应纳 税所得额(X)元
2011年版个税 原税率级差 元
1 3 不超过36000元的
≤3000
≤1500
2 10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3000<X≤12000 1500<X≤4500
3 2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12000<X≤25000 4500<X≤9000
五、税收的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类 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所得
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资源税,这是划 分税种的一种最基本方法。 (二)以计税依据的不同分类
按照计税依据的不同,可将税收分为从量税 和从价税。从量税是以计税对象的重量、件数、 容积、面积等为计税依据。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 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按一定比例课征的一类税。 (三)以税款是否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分类
(1)专项收入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3)罚没收入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6)政府性基金收入 (7)其他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二、非税收入 土地出让金收入:
2018年1月25日,财政部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基金 预算收支情况显示,2017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 入52059亿元,同比增长40.7%。年度超5万亿的土地 出让收入,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s)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 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 切收入的总和。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中的分类,则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税收收入 二、非税收入 三、债务收入 四、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五、转移性收入 六、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述
课前复习
1. 转移性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2.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3.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有何异同?
4.什么是税收支出?
本章主要内容
1 财政收入的形式 2 税收的基本概念
1.财政收入的形式 2.税制要素 3.税收三性特征 4.税收职能 5.税收分类
本章要点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举例说明: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比如烟、酒、化妆品、 高档手表等),在未征税的前提下,价格是每单位10元; 而当政府对该商店征收20%的税收(消费税)时,价格将 可能发生变化。
(1)商店将售价提高为12.5元; (2)商品的售价为11元; (3)商品的售价为10元。 请问:三种情况下,纳税人和负税人分别是谁?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二、税制的其他要素
(三)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
中缴纳税款的环节。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
期限。
(四)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指对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理。 违章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税收征管制度方面的违章行为; (2)属于税收制度法规方面的违章行为; (3)拖欠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税收形式上的固定性使得其与货币的财政发 行、摊派和罚没收入等不具有确定性规范的财政 收入形式区分开来。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四、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与收费的比较: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无直接联系,一般不 规定特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收费与政府提 供的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2.税收是政府的一般筹资手段,是政府主要收入,必 须纳入预算内;收费是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 段,全国性收费要纳入预算内,其他收费可作为预算 外收入,由部门或地方自收自支。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一、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 借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 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征收面最广、最稳 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也是财政收入的最 主要形式。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二、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 外的一切收入,它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 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财政性资金,也是政府财政收 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预算的有7类: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三、税收的特征
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体现出强制 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政府以法令的形 式强制课征的,因而构成纳税人的应尽义务。
强制性是税收同公债收入(取决于债权人自 愿)、政府收费(取决于缴款人的自主行为)和 公有财产收入等财政收入最显著的区别。
在实际运用中,按照边际税率的变动情况,税率可以分 为三种常用形式,即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一、税制要素 (3)税率
①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 采用相同比例征税的税率,即边际税率为常数。
②定额税率,即固定税额,是指按每一单位征税对 象直接规定某一固定的税额,即边际税率为零。
3.税收法制性和规范性强,有利于立法监督和行政管 理;收费法制性和规范性较差,容易诱发乱收费现象。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一、税制要素
税收要素是指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税收制度有 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 收法令和征收办法的总称,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各种 税的基本法规。一国税制通常是由多个税种组成的, 而每一个税种的设置都离不开三方面的内容,即对什 么征税、征多少税以及由谁缴纳。税制有三个基本要 素,即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4 25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000<X≤35000 9000<X≤35000
5 30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5000<X≤55000 35000<X≤55000
6 35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7 45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55000<X≤80000 55000<X≤80000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一、税制要素
(3)税率,是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或税基之间的比例。 税率有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分。名义税率是税法上规定 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占征税对象数额 或税基的比例。
税率还有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分。 平均税率是指全部应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 tA=T/Y(tA为平均税率;T为全部应纳税额;Y为全部税基) 边际税率是指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即最后一个 单位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tM= ΔT/ ΔY(tM为边际税率;ΔT为应纳税额的增量;ΔY为 税基增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