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族简介教学提纲

藏族简介教学提纲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 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藏历年是 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 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 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 苗。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 吃的东西不同,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 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起,各家要 吃面团突巴(古突)。年初一要预祝新的一 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初二回礼,相互 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民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长袍,系腰带。 男士们在长袍后摆打褶,女士们在长袍后摆左 右两边打褶。也有不分男女一样在长袍后摆的 两边打褶的装束习惯。但过去官吏的服饰,以 官职的高低有特殊性的象征意义。民间也有称 贵人、普通人和平民的详略和优劣等各类型的 服饰。在后藏官员服饰,昔日内务廷僧俗侍从 上、中、下三等和以前地方政府日喀则总长官 上下的日常装束的特点及各种庆典中根据官位 的礼服着装和与有关的民间服饰。
赏 花 节
赏 花 节
赏 花 节
谢谢观赏
藏 历 节ຫໍສະໝຸດ 赏花节在赏花节的这几天,人们披上节日的盛装 ,带着节日食品、帐篷,骑着披红挂彩的骏马 ,成群结队来到野外,游走对歌,十分热闹。 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空气,尽 情地欣赏自然美景。然后选择山花烂漫的山岗 或绿草如茵的草坪,支起帐篷,熬上茶,盛满 青稞酒,人们聚集在一起,赏花品酒,好不惬 意。他们边喝边叙,交流放牧的经验或谈论身 边的奇闻轶事,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傍晚时 分,在草地上燃起一堆堆篝火,人们在篝火边 一边痛饮,一边跳起欢乐的舞蹈。改革开放以 后,尤其在近几年,藏族的赏花节更加热闹。 除赏花品茗、唱歌、跳舞、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外,还增添了摔跤、赛马、打靶、放映电影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传统的赏花节大放异彩。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
藏 族 男 装
藏 族 女 装
藏 族 女 装
藏 族 饰 品
藏族饮食
日常食俗,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 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 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 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 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 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 便。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 人,饿了随时皆可食用。
藏族:屹立在高原上的民族
目录
藏族简介 藏族服饰
藏族饮食 藏族建筑
藏族节日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
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 ,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 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 土著居民已有了较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 了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了需一定审美 意识方能创造出的璜、珠等,这也许是藏 族服饰文化的先声吧!
酥 油 茶
青 稞 酒
糌 (zan)

牛 羊 肉
藏族建筑
宗教生活是藏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寺 院便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寺院建筑集中了藏族人民在 长期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精 华。藏族寺院在选址、建筑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 都独具特色。寺院既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文化的传 播场所,在战争中又往往是攻防的军事堡垒。
布 达 拉 宫
藏 族 寺 庙
藏 族 民 居
藏族节日
藏族是一个月月过节的民族。除了民俗 节日 外,还有大量的宗教节日。 藏历年(藏历每年正月一日,三五天不等) 谢水节 (农历三月初六)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也叫转山会。 林卡节 (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赏花节 (农历六月) 雪顿节(六月底七月初) 沐浴节(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赛马会 (农历七月一日) 沐浴节 (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