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Page 18
(三)、特殊句式
粤语有一些句子的格式与普通话不同。他们主要表现在比 较句、处置句、存在句、双宾句、被动句、否定句、判断 句、疑问句等几种句式上。现分述如下:
Page 19
1、比较句
粤语的比较句,常在两项中间先用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然后再加“过” 的格式,如:
佢高过你。(他比你高。)
Page 14
(2)、“咗” 加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例如: 我完成咗呢项任务。(我完成了这项任务。)
佢去咗边度?(他到哪里去了?) (3)、“过”动词之后加“过”表示动作的经历,这和
普通话相同,但在合成趋向动词之后,粤语要把“过”插 在趋向动词的两个字中间。例如: 今日我出过去。(今天我出去过。) (4)、“住”、“自” 动词后面加“住”表示动作的 持续,一般用在肯定语句或普通语句里;“自”也可以表 示动作的持续,只用于否定语句里。例如: 佢望住我。(他看着我。) 咪放手自。(先别放手。)
多覆叠式,如“嘅啦吓哗”。
在表达语气和情貌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Page 13
10、动词时态 粤语的动词有时态的范畴。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动词之后
加“紧”或“开”;表示动作完成在动词之后加“咗”; 表示动作的经历在动词之后加“过”;表示动作的持续在 动词之后加“住”或“自”。分述如下: (1)、“紧” 在动词之后加“紧”,表示动作正在进 行;动作之后加“开”,除了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外,还 表示动作曾经进行过,今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例如: 大家讨论紧呢件事。(大家正在讨论这件事。) 佢睇紧一张报纸。(他正在看一张报纸。)
Page 22
7、否定句 粤语中常用的否定词有“唔”(不)、“冇”(没)、
“未”(不曾)、“咪”(别)等。例如: 我唔食辣嘢。(我不吃辣的东西。) 我仲未食饭。(我还没有吃饭。) 8、疑问句 粤语的疑问句与普通话大同小异。只是粤语中较多使用
正反问句,而普通话中较多使用后加“吗”的疑问句,粤 语中有疑问词“咩”,与“吗”用法相近,但多用于反问 句中。如: 今晚你嚟唔嚟啊?(今晚你来吗?) 你识做呢道题咩?(你会做这道题吗?)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主要内容
一、粤语不同于广东话 二、粤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区别 三、粤语粤语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Page 2
粤语
粤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在汉语语族里, 粤语是比较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是唯一除普通 话外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且拥有完善文字 系统,可以完全使用汉字(粤语字)表达。同时香港大众 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粤语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可以 说是目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顺应时代潮流, 粤语语法也值得语言学习者研究,粤语和现代标准汉语的 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 不同的语法结构,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句子中如果需要出现数量补语,则至于句末,如: 绩好佢好多。(他弟弟的成绩比他好很多。)
佢细佬嘅成
2、处置句
粤语的处置句用介词“将”引进处置的对象,它大体上相当于普通话 的“把”。如:
将呢啲旧书卖咗佢。(把这些旧书卖了。)
这样的句子在口语中可以说成:卖咗呢啲旧书佢。
普通话中没有后面这种把表示被处置的对象的词语置于动词之后再用 一个代词“佢”来复指它的形式。
如:
粤语 语法作用
现代标准汉语
本书几好睇。
(某本)书很好看。
特指
部车正啊! (眼前所见的某辆)车棒极了!
特指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粤语习惯用量词替代指属助词如“的”“之”等, 但这样的量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属的。
Page 11
8、副词句 在比较句法中,粤语是“你高过佢”,而普通话会说
动词之后
食多啲。
多吃一些。
唔该(谢谢)晒你。
非常感谢你。
畀(给)埋佢地。
全给他们。
形容词之后 唔(不)好睇乜滞。
不太好看。
佢又喺衰得滞。
他确实太坏了。
高过头冇用噶。
太高了没用的。
句末
畀多三蚊添。
再给三块钱吧。
Page 7
2、反序构词 其他结构的粤语词汇不少也跟现代汉语普 通话字序相反。例如“秋千”在粤语中是“千秋”、“夜 宵”在粤语中是“宵夜”,“拥挤”在粤语中是“挤拥”, “要紧”在粤语中是“紧要”。
写多张添就够喇。(再写一张就够了。) (5)、“翻” 加在动词后边,表示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普通话没
有与之对译的词。例如: 搬翻张凳翻房。(把凳子搬回房子里。(凳子原来是在房子里的))
快啲睇翻你嘅书。(快点看你的书。(原来是在看书,一度中断))
Page 17
(二)、语序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Page 20
3、存在句 粤语中常用“有”或“有……过”表示曾经做过某种事情,但普通话
一般在表示存在或拥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才用“有”,粤语则可以用 “有”来带谓词性的宾语。如: 我今日有去睇过佢。(我今天去看过他。) 粤语中表示拥有某种生活条件或存在某种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常用 “有得……”。如: 有得食,有得住。(有食的,有住的。) 4、双宾句 粤语表示给予的双宾句,一般采用以下的形式: 我俾咗一本书佢。(我给了他一本书。) 粤语的指物宾语如果带有较长的修饰语时,也可以在指人的宾语前加 “过”,如: 我俾咗好多好嘅睇书过佢。(我给他了很多好看的书。)
Page 3
一、粤语不同于广东话
粤语并不同于广东话,正如英语并不只是英国的语言。粤语的起源和 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 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 而非特指“广东话”。 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现时所称的 “广东话”其实只是粤语口语上的叫法,粤语的标准音是西关口音 (广州话)为标准的广府话或叫广州话,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 会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其实称“广东话”可指 广东方言,如:可细分为无法互通、理解、差别大的广东地方里潮州 话、客家话、雷州话、四邑话等词汇或俚语、俗语、歇后语、文化词 语吸收,再纳入广东方言,这可才口语上称作“广东话”。如果把整 个能互通的粤语只称作“广东话”,其实会无视同样说粤语部分地区 的人,广西部分地区(广西把粤语称白话,即粤语方言的分支、与标 准广州话有一定口音上的差异,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约95%左右可 互通。)海南省部分亦有粤语地方(即粤语方言的分支,称儋州话) 等。
我们想下午到街上去逛。
我们想下午去逛街。
现代标准汉语不能用“去街”这种用法
佢话嚟我度。
他说他要到我这里来
来我这 vs 到我这里来
Page 9
5、并列动词体
粤语可以用两个并列动词构成一个动词体,把“紧”、 “咗”、“完”、“过”、“下”加在两个并列动词中间。 现代标准汉语必须把相应词或对译词放在单一动词的前面 或者后面。如“休下息”、“学紧”,在现代标准汉语中 分别为“休息(一)下”、“正在学习”。
粤语语气助词在语句意味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语
气助词丰富,使用复杂,有单式、二覆叠式、三覆叠式和多覆叠式等
形式:
单式,如“啦”、“喎”、“咩”等:
“得啦。”“系咩?”“系啩。”
二覆叠式相当丰富,如“摞噃”、“嘅啫”、“呀嘛”等:
“唔系呀嘛?”“嚟啦喂!”“系咯喎!”
三覆叠式也很常使用,如“嘅罗噃”、“一于系咁话嘅罗噃。”
主+动+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语
主+动+间接宾语+直接宾
我买左本漫画比细佬
我给弟弟买了一本连环图
漫画是指连环图、小人书。广东话称弟弟为细佬。
(唔该)俾+数量+宾语+我
(劳驾)+给+我+数量+宾语
唔该,俾樽汽水我。
劳驾,给我一瓶汽水。
唔该,俾四张飞我。
劳驾,给我四张票。
香港人把戏票、入场卷之类都叫‘飞’是英语的译音。
工商行业,到政府办公、立法会选举;到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大众
娱乐,粤语都占绝对优势地位(除粤语之外,英语亦较为流行)。在
Page 15
11、动词情貌 粤语经常使用一些词语附加于述语之前或之后陈述动作行为发生的种
种情况和状态。这些词语有的是相当于副词,有的像后缀(有人称之 为词尾)。这些副词常常放在述语的末尾,与普通话的副词用作状语 放在述语之前不同。 (1)“过头”,“得滞” 表示情况过甚,超过常规的范围,例如: 你蠢过头。(你太蠢了。) 呢杯茶溶得滞。(这杯茶太浓了。) (2)“晒”,表示东西净尽、事情完毕,所称的范围都包括在内。 例如: 台上面嘅书唔见晒。(桌子上的书全部不见了。) 老豆俾我嘅钱仲未用晒。(爸爸给我的钱还没有用完。) “晒”还可以放在举止或习惯用语的末尾以表示强调,说明该词的郑 重意味。如: 多谢晒。(太感谢了!)。
6、强调语(也有人说这是存在句,后面即会提到)
粤语广泛使用“有”+动词的语法结构,表示强调。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我有睇。 我确实看过了。
Page 10
7、量词用法
量词在粤语中有特定的用法。
量词用作定冠词粤语量词可直接加在名词之前作句子成份,量
词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词或数词限定,起到类似于冠词的语法作用,例
“你比他高”。粤语说“你大过佢”,现代标准汉语说 “你比他大”。近年来,由于受标准汉语影响,这情况也 出现改变。“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这种现代标 准汉语的语法也逐渐被粤语吸收。在一些副词上,如“先” 字,粤语亦习惯把动词之后,例如“你先走”在粤语要说 成“你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