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平仄、对仗等有关对联知识;欣赏对联佳作,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能力目标:在把握对联有关常识的基础上尝试对对子,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对联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超智慧和高雅情怀,陶冶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对联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四.教学关键:赏析名联及名联故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活动组织过程.
(一)导入:
名人对联故事(1.解缙与老员外对联故事 2.郑板桥对联故事)
(二)新知探究:
1.对联常识:
a.对联的起源。
b.对联的别称。
c.对联的种类。
2.对联的基本要求:
(1)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2)平仄:平仄相异,声调和谐。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对仗: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a.工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事物类别一致。
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b.宽对:相对宽松,词性大体相同,平仄可不过分要求。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湖夜雨十年灯。
c.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有
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串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集句对(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回文对。
3.名联欣赏:
数字联:万砖千瓦百匠造成十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拆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谐音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格言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复字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积累迁移,学过的古诗文中的名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学生讲对联小故事。
(三)练习延伸:
1.猜联语。
2.尝试对对子。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用毛笔写对联。
板书设计:奇妙的对联
对仗:(字数相等
词性相同
结构相当)
平仄:(平仄相异
声调和谐)
格调:健康,优美,高雅
教学反思:
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优秀形式,其所承载的不只是语言文字本身,更是一种情趣一种品位一种学养一种境界。
借助对联教学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基于此,我把教学重心定位在对联知识(对仗、平仄等)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和学生一起积累和鉴赏古今名联及名联故事,以从中批判借鉴,汲取营养,陶情冶性,提高审美水平。
应该说,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才为尽兴。
然而,由于受学生生活阅历和欣赏水平的制约,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当尽量深入浅出,重在“会意”,不宜深究细抠。
教学应始终不忘对联之“奇妙”二字。
不能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
应该说,在平日的积累上,学生的功课还没有做足。
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容量较大,必须做适当的取舍,抛砖引玉最好,不能泛泛似蜻蜓点水,华而不实则本末尽弃矣。
慎之慎之。
附:晨读对韵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瓜子脸,葡萄牙,甜菜对苦瓜。
知己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只五只花。
萍对藻,菊对荷,黄豆对青稞,小夜曲,大风歌,织女对嫦娥。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地遥看一天河。
河对海,涧对溪,远近对高低。
千里马,五更鸡,暮霭对晨曦。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偏对正,是对非,欣喜对伤悲。
潮涨落,月盈亏,草舍对柴扉。
水暖而鱼儿戏,花明燕子归。
峰影不随流水去,鹤声犹带夕阳飞。
忧对喜,乐对哀,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雪花台,红叶对青苔。
江从万里至,山作两眉开。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生对死,笑对哭,美玉对明珠。
青玉案,紫砂壶,李白对杨朱。
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猫对狗,鹊对鸠,河马对水牛。
山寂寂,水悠悠,盛夏对清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
风飒飒,雨潇潇,水远对山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
千对百,两对三,塞北对江南。
水月寺,山海关,狂野对平原。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寒对暑,夜对晨,白昼对黄昏。
沧海月,碧天云,壮志对雄心。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白云白鸟飞来去,青山青史自古今。
明对暗,户对窗,大海对长江。
深院落,小池塘,水色对山光。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深对浅,重对轻,淡月对疏星。
杏花雨,杨柳风,有影对无声。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英群。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云对雨,夏对冬,晚照对晴空。
三尺剑,六钓弓,文竹对武松。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