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2.判断标准是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基本 功能的发挥;
3.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相一致,即商品市场与 金融市场稳定密切联系在一起;
4.金融稳定不仅意味着不爆发危机,还意味着, 在发生意外冲击时,自身有能力修复失衡,而 不影响实体经济。1.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维护物价稳定本身就 是为金融体系运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本身包含了金融稳定;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性 质与职能
教学目的:本章介绍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以及 职能的演变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学习本章 的目的是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表现,把握中 过人民银行职能的变化。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 的特有属性。
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 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 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 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 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 理部门。这可以看作为对中央银行性质的基本 概括。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发行的银行 1、含义: “发行的银行” 即指国家赋予中央 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成为国家唯 一的货币发行机构(有些国家硬辅币的铸造与 发行由财政部负责) 这是其自身成为央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 是央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2、具体表现:
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统一货币发行和流通并 稳定币值的基本保证。但在金本位制和信用货 币制度下控制手段存在较大差异。
4.从政治层面讲,影响一国的国际形象和 地位,危害一国的国家安全,造成社会 和政治的不稳定。
(三)反洗钱
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 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 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 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 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 行为。
(一)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法律规范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
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 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
正规机制的信息交换:
第一,征信局(有时称为信用参考机构),它 是典型的自愿机制的产物,征信局是信用信息 经纪人,按照互惠的原则收集、整理、和分发 其成员自愿提供的借款人的信息。
第二,公共信贷登记系统,它是由官方机构建 立,由中央银行管理的数据库。它们的数据是 强制性地由贷款人提供的,贷款人可以获得系 统汇总的数据,用于制定贷款发放的决策。
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117起系统性银行危机, 还有45个国家发生了51起局部性银行危机。促 进金融稳定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 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体系面 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经 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国民经济健 康稳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保障。
一、金融稳定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和管理。
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 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总之,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体现了中央银行的三 大基本职能。
二、央行职能的其它几种表述:
(一)五大职能:政策功能、央行功能、监督 功能、开发功能、研究功能;
从央行发挥作用看,它是国家行政机关, 但与一般行政机关有很大的区别:
1、央行履行职责主要通过特定的金融业 务进行,对经济与金融的管理基本上采 取经济手段,而其它行政机关主要依靠 行政手段;
2、央行对经济的调控是分层次实现的, 一般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 主体,缺乏弹性;
3、央行在政策的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二)洗钱的危害
1.损害金融机构的声誉和效益,对金融市 场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整个金融业 的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甚至更 严重的后果。
2.引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在我国,洗钱 导致资本外逃,影响经济建设;此外, 洗钱投资不一定投入对国家有利的经济 领域,从而损害经济增长。
3.可以造成经济政策失控,大量黑钱人为 的改变资产、商品价格,导致资源分配 不当,货币需求发生无法预见的变化, 利率、汇率剧烈波动,可能造成政府对 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出现偏差,导致本来 合理的经济政策和目标难以实现。
款人”。 (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三)政府的银行
1、含义:它并非指中央银行的资本归政 府所有(尽管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确实 是国有的),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政府 实施货币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政 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1)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 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 行的责任; (2)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定国际金融协定, 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与活动; (3)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 各种金融服务。
2、具体表现 (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 (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
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 各项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对金融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维护 金融稳定;
(8)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 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一)从央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 特殊的金融机构.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 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 机构。
(二)从央行发挥作用看,它是国家行 政机关,但与一般行政机关有很大的区 别:
(二)从其发挥的作用看:是制定和实 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 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 国家行政机关。
3、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认为,金融稳定缘于建立在稳固的基础 上、能有效提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 而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的金融体系。
4、国际清算银行前任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Andrew Crockett)认为,金融稳定可包括:
(1)金融体系中关键性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因 为公众有充分信心认为这些机构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 需干预或外部支持;
(一)含义
1、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一个国家 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金融 作为资金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 业本身也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
2、欧洲中央银行有关金融稳定的定义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表述为:金融稳 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基础 设施运行良好,抵御各种冲击而不会降 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一种状态。
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
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 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 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以上各项职责与央行的三大基本职能对 应:
1.第3项:发行的银行 2.第9项:银行的银行 3.第1、7、8、10、12、13项:政府的银行 4.第4、5、6项: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 5.第2、11项:由三大基本职能共同决定
(三)宏观经济管理视角央行职责,又 可以归纳集中为三个方面: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3.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需要有自己的组 织机构保证。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新增职能
背景: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四)人民银行的反洗钱措施(1部法律,1个 规定,2个办法,4项制度)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银行指导、部署金融 业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07.1.1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 办法》,即“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确立了金 融机构反洗钱的四项主要制度:了解客户制度、 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保存 记录制度。
(2)关键性的市场保持稳定,因为经济主体能以 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且该价格在基 本面没有变化时短期内不会大幅波动。
金融稳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动态的概念,它 反映的是一种金融运行的状态,体现了资源配置不断 优化的要求,服务于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内涵
1.它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两个方面;
(二) 银行的银行
1、含义: 该职能是指:
(1)其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 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
(2)与业务对象之间的业务仍具有银行固有 的“存、贷、汇”等业务的特征;
(3)中央银行为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服务, 同时也是金融机构的管理者。
2、具体表现: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
1、私人征信机构不发达;
2、对银行的监管提供更好的实时资料, 从而间接帮助监管和审慎干预。
(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体系介绍(个 人征信体系)
1.建立目的:积累信用财富,方便个人贷 款。
2.数据库收集的信息:
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 住址、工作单位等。
征信局与公共信贷登记系统的区别是: 前者是自愿的,后者是强制性的;
前者信息数据仅局限于成员银行,后者 包括中央银行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金融媒 介;
前者趋向于提供有关消费信贷和小企业 贷款的可靠信息,后者则几乎完全忽略 这一块业务,通常提供公司银行贷款的 更加全面的资料,特别是大额贷款。
(三)我国建立公共信贷登记系统的目 的:
三、征信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