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5、维生素和矿物质
5.1 维生素 5.2 矿物质 5.3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食品加工贮存中的变化 5.4 营养素的回复与强化
食品的主要质量标准之一,就是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含量情况,本章将介绍有关食品在加 工和保存过程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变化情况 及其回复和强化。
它是由20个碳构成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其羟基 可被脂肪酸酯化或生成醛或酸,也可以以游离醇的 形式存在。
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年 人可引起骨质软化病。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
①结构与功能
已知有8种,其中四种α、 β 、γ、 δ较为重 要, 生育酚在食品中可用作抗氧化剂,尤其用于 动 植物油中,其抗氧化能力依次δ>γ>β>α; 而在机体内的抗氧化能力恰恰相反α>β>γ>δ。
R1 HO
③稳定性
VB5是维生素B族中最稳定的。 对热、光、空气、 酸和碱都不敏感。但蔬菜经非化学处理如淋洗和休 整,会使VB5损失;猪肉和牛肉在贮藏过程中产生 的损失是由生化反映引起的;而烤肉不会带来损失, 不过烤下的肉滴中含有肉中VB5的26%;乳类加工 中似乎没有损失。
④ 富含VB5的食品 食品中除玉米较缺外,其它食品都含有。玉米中
③ VC的变化
在所有维生素中VC是最不稳定的,在加工储藏过 程中很容易被破坏。如放置在有氧气的地方或在有 氧时持续加热或暴露在光下、或在碱性条件下均会 有vc损失。其破坏率随金属作用而增加,尤其是铜 和铁的作用最大,金属化合物对Vc有稳定作用,其 中有花青素、黄烷醇及多碱基或多羟基的酸,如苹 果酸、柠檬酸和聚磷酸等。对酸稳定,对加热氧气、 氧化剂、碱、光、酶、金属的稳定性差。 VC易被 水降解成无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后者前一步氧化 分解成草酸和L—苏阿糖酸。维生素C的降解反应如 下:
4. VB5(尼克酸和尼克酰胺)
维生素PP(Niacin)亦称烟酸,维生素PP为尼克 酸和尼克酰胺的总称 。
① 结构
O
C CH
O
C NH2
N
尼克 酸 ( 烟 酰 酸)
N
尼 克 酰胺 (烟 酰胺)
② 生理功能
尼克酰胺为两种重要的前NAD(辅酶Ⅰ)和 NADP(辅酶Ⅱ )的组成,它们在糖酵解、脂肪合 成和呼吸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X)
褐色色素
还原酮
OC
HO C O OC HC HOCH CH2OH OC O CO OC
+
+H
OC
HO C O -2H
HO C
HC
HOCH
-2H+
CH2OH
VC
OC
COOH
OC O
OC
+H2O
OC
OC
HC
HC OH
COOH
COOH 草酸
HOCH
HOCH
CH2OH
脱HVC
CH2OH
二酮古洛糖酸(DKG)
缺乏会造成赖皮病,因为玉米蛋白中色氨酸含量较 低,而色氨酸在体内可以转化成尼克酸。在动物组 织中的VB5的主要形式为尼克酰胺。
5. VB6 (吡哆醇、吡哆醇、吡哆胺 )
① 结构
CH 2OH
C H 2N H 2
HO
CH2OH 还 原 HO
CH2 OH
H3C
N
吡哆醇
H3C
N
氧化
吡 哆胺
CHO
HO
C H 2OH
维生素E对氧、氧化剂不稳定,对强碱不稳定。
4. 维生素K
维生素K(Phylloquinone) 是醌的衍生物。其中较常见 的有四种!天然的维生素K1 和K2,还有人工合成的维生 素K3和K4。
O C H3
R O 维 生 素K
维生素K1在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如菠菜、 洋白菜等,鱼肉中维生素K含量较多,但麦胚油、 鱼肝油中含量很少。
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1就是视黄醇。由于视黄醇结 构中有共轭双键,属于异戊二烯类.所以它可有多 种顺、反立体异构体。食品中的视黄醇主要是全反 式结构.生物效价最高,脱氢视黄醇即维生素A2, 存在于淡水鱼中.其生物效价为维生素A1的40%, 而1 3-顺异构式即所谓的新维生素A.它的生物效 价为全反式的75%。
L-抗坏血酸、L-异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的生 物活性最高。
VC的C2、C3位上的羟基的H能以原子形式释放,成 为脱氢抗坏血酸,还原型和氧化型都具有生物活性, 其结构如下:
O
C
OC
-2H
HO
C
O
O
C
O
HO
C
+2H
O
C
HC
HOCH
C H 2O H
L-抗 坏 血 酸
HC HOCH
C H2 O H
脱氢抗坏血酸
② VA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聚合物、挥发性化合物、短链水溶性化合物
O2
O
β—胡萝卜素6,8—还氧 化物
变色素
化学氧化
光—催化氧化
反式—β 胡萝卜素
烹饪和罐装
—
高温
新—β—胡萝卜素 B和U 顺式。38% 维生素A活性
例如
碎片化产物
m—二甲苯 甲苯 2,6—二甲基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些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 醇的统称。
衍生物(图5.13),在自然状态下它常常是磷酸化的, 而且起着辅酶的作用。它的一种形式为黄素单核苷 酸(FMN),另一种形式为黄素腺苷酰二核苷酸(FAD), 它们是某些酶如细胞色素C还原酶、黄素蛋白等的组 成部分,后者起着电子载体的作用,在葡萄糖、脂 肪酸、氨基酸和嘌呤的氧化中起作用。
② 结构
它是由核酸和6, CH3 7—二甲基异咯嗪组
CL
N
C H2
N
CH3
HC
3
N
③ 稳定性
NH 2 S
VBl盐酸盐
CH 2
CH OH 2
VBl是B族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它在酸性、中性 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加热、一些盐溶液 (亚硫酸盐)中不稳定。
如VBl在亚硫酸盐破坏和在碱性条件下所发生 的降解反应是相似的,两种反应均产生5-β-羟 乙基-4-甲基噻唑和一个相应的取代嘧啶。和亚 硫酸盐作用时,后一个化合物为α-甲基-5-磺 甲基嘧啶,而与碱作用时则为羟甲基嘧啶。噻唑环 可进一步开环生成硫、硫化氢、呋喃、噻吩和二氢 噻吩,这便是烹调食品中的“肉“香味。
(H 2 A)
HO
OH
HOHC
H 2 CHO
O
O
H
O
O
(HA)
O
O
温 和 还 原 剂
缺 氧 途 径
有氧途径
H 2O
O
O
C OH
O
O
(A)
O
( A ) H 2O H O
O
O
O
O
O
O
O
HO OH OH
(DKG)
O
O
H 2O
H
CO 2
(DP)
O
CO 2 O
O
(FA)
HO
O
O
C
H
(F)
OH HO
氨基酸
H OH OH
①VC的生理功能 a.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防止出血 b.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护—SH等) c.参与体内一些代谢反应(叶酸 FH4 ) d.解毒作用(Pb2+、As3+ 、苯及细菌毒素等) ②.结构与性质
VC为酸性己糖衍生物,是烯醇式己糖酸内 酯。维生素C成为一种强还原性的化合物。它具 有四种异构体,D-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
COOH HC OH HOCH
CH2OH
L—苏阿糖酸
HC
HOCH
CH2OH
在食品加工种很多方面都要利用VC。(1)他可 防止水果蔬菜产生褐变褐褪色(2)作抗氧化剂(脂 肪、鱼、乳制品中)(3)稳定剂(肉中色泽的稳定 剂)(4)改良(面粉)(5)啤酒中可作氧气载体
④ 富含VC的食品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是植物, 如水果蔬菜中存在,柑桔类、绿色蔬菜、番茄, 辣椒、马铃薯及桨果中含量较为丰富,而在刺梨、 猕猴桃,蔷薇果和番石榴中含量最高。在水果的 不同部位中其浓度差别也很大,例如:苹果皮中 的浓度要比果肉中高2—3倍。这种维生素唯一的 动物来源为牛乳和肝。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中,而不存在于植 物中。如维生素A、在动物和海鱼中存在,维生素 A2在淡水鱼中存在而不存在于陆地动物中。蔬菜 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经动物肠道吸收后而转化成 维生素A1,故又称维生素A原。其中转化最有效的 为β-胡萝卜素(图5.2,它能生成两个等量的维 生素A。除鱼的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含量比较丰富 外,在鱼肉、牛肉、蛋黄、牛乳及乳制品中含量 也较丰富,胡萝卜素则在蔬菜中含量较高。如胡 萝卜、甘薯、番茄和花椰菜等。
维 生 素 A 的 含 量 常 常 用 国 际 单 位 (International Unit,IU)来表示,一个国际单位相当于0.344µg结晶 维生素A醋酸盐或0.600µgβ-胡萝卜素(或1.2µg 其它的类胡萝卜素),根据RDA(每日推荐量),成人
每天所需的维生素A为5000IU或1mg。青少年、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需要增加供应量。
① 结构与功能
CH3 CH3
C H2 OH
CH 3 CH3 C H 3
V D2
C H2
CH 3 CH3
OH
CH3 C H3
VD 3
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2和D3,二者结构十 分相似,D2 只比D3多一个甲基和一个双键。植物 性食品、酵母等含有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 转变成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ergocal—ciferol)。 人和动物皮肤中含有的7一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 照 射 后 可 得 维 生 素 D3 , 即 胆 钙 化 醇 (cholecalciferol)。维生素D3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 品中,并在鱼肝油中含量较丰富,在鸡蛋、牛乳、 黄油和干酪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