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公共课《心理学基础》试题库

本科公共课《心理学基础》试题库

本科公共课《心理学基础》试题库第一章一、填空1、人的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2、个体心理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 年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4、机能主义是由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的。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6、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

7、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测量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8、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

二、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

三、选择题1、构造主义的主要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B测量法C调查法D内省法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 )。

A铁钦纳B詹姆斯C华生D弗洛伊德3、认为意识体验和知觉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理学派是(A )。

A构造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格式塔学派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方法是(D )。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法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C )。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法三、多选题1、人的意识活动包括(ABCD )。

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C对自身的觉知D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2、心理过程包括()。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差异3、心理过程的稳定的心理特性有()。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绪4、下列属于社会心理研究范畴的是(ABCD )。

A人际关系B个体社会化C团体的动力与特征D人际互动5、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C )。

A斯金纳B詹姆斯C华生D弗洛伊德6、调查法包括(AD )。

A访谈法B观察法C实验法D问卷法四、判断题1、人在清醒的时候,有些心理现象也是无意识的。

(Y )2、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心理实验对无关变量控制严格,对自变量和因变量测定的精确性高,所以它的结论很容易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Y)五、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2、简要说说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的优缺点?答:1.观察法: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他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2.调查法: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3.个案研究法: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实验法: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对自然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

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第三章行为动力一、填空题1、需要的特征是对象性、动力性和社会性2、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动机的基本功能包括激活功能、引导功能和维持和调整功能。

4、动机按照起源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兴趣的品质可由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广度、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效能来描述。

6、动机冲突可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和趋避动机冲突。

7、兴趣的种类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8、韦纳对归因进行划分的三个纬度是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9、个体成败的经验包括直接经验或亲身经验和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其中直接经验或亲身经验是主要因素。

10、阿特金森认为动机强度取决于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

二、名词解释1.需要2.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4.期待5.兴趣6.动机冲突7.自我效能感三、选择题1、就兴趣所指向的内容而言在兴趣的品质中应该属于()。

A 广度B 倾向性C 效能性D 稳定性2、由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叫做()。

A 社会动机B 生理动机C 直接兴趣D 间接兴趣3、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影响学习属于()。

A双重趋避动机冲突 B 趋避动机冲突 C 双趋动机冲突 D 双避动机冲突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属于()。

A双重趋避动机冲突 B 趋避动机冲突 C 双趋动机冲突 D 双避动机冲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的需要是()。

A 安全需要B 归属与爱的需要C 认知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6、下列属于生物需要的有()。

A 交往需要B 睡眠需要C 成就需要D 审美需要7、海德将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总结为两种,它们是()。

A 环境归因B 个人归因C 外部归因D 内部归因8、罗特根据控制点将人们的归因类型划分为()。

A 环境归因B 个人归因C 外部归因D 内部归因9、自我效能感的提出者是()。

A 马斯洛B 罗特C 海德D 班杜拉10、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 个体成败经验B 强化C 期待D 个体归因方式11、下列在归因中属于稳定因素的是()。

A 能力高低B 任务难度C 努力程度D 运气好坏12、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 默瑞B 麦克兰德C 阿特金森D 海德四、简答题1、基斯—多德森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机的功能是什么?3、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海德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罗特对人们行为的归因分为哪几类?6、归因理论在实践中有那些应用?五、案例分析题1、某考生在高考前做了充分准备,以其实际能力和水平完全可以考出好成绩,但由于临场发挥时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惟恐考不好,结果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

请运用动机与行为效果的有关原理解释说明这种情况,并指出针对这种情况,应怎样对考生进行调节。

2、甲乙两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获得了优秀成绩,甲生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乙生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于运气。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两学生的归因模式,并对二人以后的学习行为进行预测。

六、论述题1、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2、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观点是什么?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第四章认知过程一、填空题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3、注意的特征或说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4、感觉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刺激物和感觉器官。

5、一般情况下人的注意广度的范围在个单位之内。

6、内部感觉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

7、同一感觉内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对比和感觉对比。

8、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9、按照是否符合实际,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0、按照知觉对象划分,知觉可分为物体知觉、社会知觉。

1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是指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尝长时记忆。

12、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13、遗忘的规律是由艾宾浩斯(填人名)运用无意义音节为记忆材料研究后提出的。

14、问题情境的三个基本成分包括给定条件、问题的目标状态和障碍。

15、思维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概念题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绝对感受性4、绝对感觉阈限5、差别感受性6、差别感觉阈限7、后效8、适应9、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10、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回忆的干扰作用.11、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2、思维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三、选择题1、由于刺激物的特点吸引了人的注意,使人的注意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转向该刺激物,这一现象属于注意的()。

A 稳定性B 分配C 转移D分散2、记忆的基本环节包括()。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3、记忆的信息按照输入的原样进行登记的记忆阶段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瞬时记忆4、以实际动作为支撑的思维属于()。

A 形象思维B 动作思维C 抽象思维D 逻辑思维5、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的思维是()。

A 动作思维B 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6、容量有限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瞬时记忆7、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一些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对这些体验的记忆属于A 形象记忆B 逻辑记忆C 情绪记忆D 运动记忆8、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的保持环节是信息的()。

A 输入B 编码C 储存D 提取9、下面属于非形式逻辑思维的是()。

A 抽象思维B 动作思维C 形象思维D 直觉思维10、经典的Luchins水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 问题表征B 迁移C 原型启发D 定势作用11、马路上的标志杆常涂成黑白相间的条纹以达到醒目的目的,这种现象属于()。

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知觉的恒常性12、医生通过号脉、观察、听诊来诊断病情,这体现了思维的()。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四、简答题1.信息加工论者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2.感觉的基本规律包括哪些?3.知觉的特征?4.思维的过程是什么?5.概念形成的途径?五、分析题1.结合自己在学习中实际谈谈增进记忆的方法。

2.儿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鸟在飞,于是他们认为会飞的就是鸟,不会飞的就不是鸟,如蝙蝠是鸟,而鸡不是鸟。

请运用概念形成的有关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六、论述题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试述影响遗忘的因素?第七章情感一、单项选择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认为()。

A、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B、情绪是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可以建立、维持和破坏各种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C、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而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层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起的D、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E、情绪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价值,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2、情绪的肯定和否定性质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A需要B评价C理解D体验E认识3、“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哪种情绪的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