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4.0革命中国制造2025解读课件
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4.0革命中国制造2025解读课件
中国制造 2025 十三五
12
“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战略目标
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
场竞争力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
实施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示范企业、示范行业、示范 区域和示范省市,并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我国制造 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育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业、中介及咨询服务业,形成 一批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服务公司;
市场开发 产品规划 产品设计
工艺过程规划
制பைடு நூலகம்生产计划
生产
销售
服务
虚拟产品
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
电子商务
增值链
产品
CPC/PLM
虚拟企业应用平台(Virtual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
PDM
CAD CAPP CAQ CAM
MES
CAx CAO
5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管理信息化化
设计制造数字 化
咨询服务网络 化
企业数字化
生产过程自动化
制造装备数字化
6
设计数字化
通过实现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 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
装配过程仿真
数字预装配 结构分析
装配过程仿真
管路设计
CAM
强度分析
7
制造装备数字化
9
管理数字化
通过实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促进企业重组 和优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采用电子商务手段 提高市场拓展和应变能力;
ERP SCM PDM 制造 ERP SCM WCS 工程 ERP CRM WCS 用户
ERP CRM
PDM
供应商
10
企业数字化
在设计、制造装备、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实现全球化 环境下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集成和最佳利用,促进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组织结构 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我国企业、区域和行业的竞争能力。
SCM/ERP
CAQ X ...
工程/产品数据
知识库
计划/管理数据
11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演变历程
十五
"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战略 制造业信息 化工程
两化融合 十一五 ‘两甩工 程’
九五 大力推进 国民经济 和社会信 息化 CAD/CIMS 示范工程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两化深度 融合
十八大,工业 4.0革命 十二五
应用示范 CAD ERP MES NC …….
服务支撑
※※省(市)制造业 信息化工程
产品研发
应用 技术 攻关
技术 服务 支撑 企业 应用 示范
15
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 千家万套
“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内容
‚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围绕‚大力推进制造业
信息化‛的发展思路,组织开展了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开 发与应用示范、以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为标志的‚甩图 纸‛和以经营管理信息化为标志的‚甩账表‛应用示范 (即‚两甩‛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及
应用、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保障体系与
发展环境建设等工作,提升了包括集团企业、骨干企业和
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4.0
1
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2
制造业的内涵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 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的总称。
制造业一般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 和重型制造业、民用制造业和军工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和 现代制造业之分,其中装备制造业越来越重要。装备制造 业是指资本品的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投 资类产品的企业的总称。 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之规定,制造业分为 31个大类 :衣食住行能源化工 仪器仪表印刷文教交通装备制造等。
培养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队伍。
13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任务体系结构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技术创新体系 推广应用体系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 点示范
应用 技术 攻关 技术 服务 支撑 企业 应用 示范
关键技术 产品研发 及应用
营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氛围
14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之路
抓企业应用,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 带软件开发,发展我国制造业软件产业 建服务体系,发展我国高技术服务产业 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体系
通过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精密化,提 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
8
生产过程数字化
通 过 实 现 生 产 过 程 控 制 的 数 字 化、 自 动 化 和 智 能 化,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ERP
MES
Intelligent-Plant-Control (IPC)
PCS
流程工业
离散制造业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
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的突破口。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 制造技术(四大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 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三 大创新 ),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 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 化(五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3
制造业历史回顾
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形成,只有两百年的历史。发展动力:市场牵引 + 技术 推动
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和工具机发明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开始了以机器为主 导地位的制造业新纪元,促成了制造企业雏形 —— 工场式生产的出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引发了制造业的革命;由福特、斯隆开 创了流水式、大批量生产模式,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导致了制造技术 的过细分工和制造系统的功能分解。
二战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推动了制 造技术向高质量生产和柔性生产的方向发展。从70年代开始,,受市场多样 化、个性化的牵引及商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制造技术进入了面向市场、柔性 生产的新阶段,引发了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的革命,出现计算机集成制造、 丰田生产模式(精益生产)。在90年代, 相继出现了智能制造、敏捷制造、 下一代制造等新的制造理念。 传统制造技术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了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进而促进了 4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