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措施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措施

2013年第34期
科技创新与应用管理创新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措施探析
郭臣
(绥芬河市金融服务局,黑龙江绥芬河157300)
1现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产生的问题
1.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因为机关部门的款项大多是国家财政部门的拨款,遭到以往体制的执掌以及限制。

机关部门开展的资本策划要统统依靠政府款项。

机关部门的会计机构比较单薄,很多的机关部门缺乏严格的会计审核机制,会计审核机制不合理也不全面。

就算是有,其实施执行的力度也很差,没有根据标准机制开展。

在会计审核机制的实施上忽略了很多方面,这样就存在会计工作者在进行会计审核工作时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的现象,对会计审核机制的实施产生阻碍。

部分机关部门完全没有创建会计机制,会计结算大多只是在走走过场,对机关部门的会计工作存在阻碍。

1.2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
机关部门内部存在的监管督促机制,两者之间没有互相限制以及核查,致使会计审核不能根据标准开展,会计资料的品质也很难能够有所提升,还可能会出现违规、作弊等行为。

因为遭到机构部门工作者编制的制约,机关部门会计机构往往具有一个人承担很多岗位的工作,不能够兼容的工作由一个人进行。

而且机关部门领导者对于会计工作没有相关的管制经验措施,不能够进行精确严谨的管制,如此一来,机关部门的会计审核部门存在问题,致使会计资料的失真情况更加严重。

并且有的部门不仅没有认真按照内部监管督促机制进行工作,还私自挪用公款进行私用,给机关部门的会计核算带来更大的阻碍。

1.3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
即使在国内机关部门实施了会计集中结算制度,完成了财政款项的统一支付以及统一管制,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财政款项的使用。

不过,国内现在的预算管制机制还是存在不完整的地方,在预算的过程中抑或实施的时候还是具有很多的情况,机关部门以本身的利益为根本,致使编写的财政报表缺少真实性,致使财政预算的实施更加的困难。

一些机关部门在运用这些款项的时候,针对支付的掌控不严谨,多出预算以及浪费的情况很严重。

同时在款项的运用中,根本的支付以及工程支付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专款没有专门的使用。

还有,因为机关部门预算监督管制的机制也不完整,致使预算实施的力度很弱。

1.4会计信息可比性不足
一是纵向不可比。

收付实现制是按当期实际收入数和支出数分别确认和计量的,一些应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由于在本期发生,便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数,从而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信息的不可比。

如:一次性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形成的支出等。

二是横向不可比。

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是否实际付出作为确认支出和费用的标准,而不核算资本的损耗。

如:事业单位直接将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在发生时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而没有予以资本化在使用期限内分期计入有关支出和费用。

这样由于固定资产购入等的不均衡,即使同类事业单位之间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也难以比较。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建议
2.1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
规范机关部门的会计审核机制的一个根本基础就是改善机关部门的会计体制。

会计机制必须真实、合理、有用才能够推动机关部门会计审核系统标准化的创建。

必须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机关部门的财务管制,创建以及改善机构部门的会计机制是机关单位很理智的一项活动。

机关单位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本身的体征拟定适宜在机构部门存在以及前进的会计机制,能够防止在实施中发生非法以及混乱的情况,推动机关部门会计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
增强机关部门内部的监管督促机制是规范机关部门会计结算的一个核心内容。

机关部门内部监管督促管制要从机关部门本身的特征以及工作情况进行改善。

针对机关部门的内部监管督促管制创建一定要改善会计的工作程序,准确划分每个部门的任务,合理的展开工作步骤的策划,策划监管督促的每一项工作,实施收支两条线的对策。

按照国家下发的各项法律规定、标准准则,根据机关部门的实际环境,创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结算机制以及有关的管制机制,主要有对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的制定,账务进行的步骤、内部有关的限制机制、财务审核批准的机制等,针对不兼容的工作要分离开,由不同级别的岗位进行管制。

并且创建内部有关的稽查审核制度以及监管督察制度,表明在执行中具有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

2.3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机制
要全方面促进推动机关部门的财政预算更改,科学规划根本支付以及工程支付,确定其运用标准,实施机构的预算机制,只创建和国库连接的账户机制,构造一个完整的政府购买的公共财政结构。

财务预算管制机制的添加,就代表着财务管制的工作内容愈加完善,并且预算管制会作为财务管制的核心工作之一,财务预算会贯彻落实到每一项财务作业中。

增强对预算的管制,开展合理的编制,严格的实施,针对预算实施的全部程序展开监管督促,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同时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机构要按照上级的收入以及支取情况开展预算工作,针对审核批准的工程支出,要合理的拟定工程的进程,确保工程的执行严谨。

处置好平常的收入支出以及款项支付工作,要严格根据预算的程序拟定,同时按照实时情况,对支付情况进行登记整理。

2.4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
加强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管理是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各种的成本核算体制,便于掌握事业单位的实际消耗,并及时进行补给,避免事业单位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只有完善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体制,才能对于事业单位经营水平和收益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在遇见问题的时候能够采取相应的财税政策。

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充分发挥资金效用的良性循环,促进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2.5改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核算方法
2.5.1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使会计信息随时反映资产的现实净值。

增加“在建工程”、“低值易耗品”科目。

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中,事业单位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或者建造工程类固定资产时,先通过“在建工程”中归集相应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装完毕或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2.5.2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耗费,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或者在“专用基金”科目下增设“折旧基金”明细科目。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耗费过程中,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选用适当的折旧方法。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充分体现固定资产净值。

参考文献
[1]崔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121-123.
[2]于红.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2):165-165.
[3]孔玉琴,徐志红.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6-58.
摘要:机关部门的会计一定是系统、周全的登记记载机关部门资金活动的全部程序。

不过在标准机关部门的会计核查系统部分存在很多的情况,如会计审核体制不完善、预算体制的不全面,内部掌控督察管制执行力差。

这些都是国内机关单位中会计核查体制中长久存在的问题。

文章从出现的方面着手,对规范机关部门的会计核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建议
25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