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化工行业〔综述〕化工行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生产工艺长、连续性强等特点;生产使用的物料大多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化工专业设备多,设备运行环境苛刻,且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自动化。
在化工行业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有效的监控,随时都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尤其应注意试生产,设备检修,开、停车,危险物品的存放等环节,作业过程中坚决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
对涉及到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新、改、扩建时,必须按要求进行设立审批等相关手续,危化品使用企业要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票证制度,必须在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
一、试生产环节事故案例•案例某化工公司未经审批新建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
该企业未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即进行氯化工段试生产,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投料结束后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塔釜温度上升到130 C,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请示工段领导后继续加热升温,40 分钟后,因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导致其分解,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造成厂房全部倒塌,死亡22人,受伤29 人,其中 3 人重伤。
•点评该公司新建的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该公司未经审批违规生产危险化学品,试生产前未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在试生产过程中工段领导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处理不当,违章指挥最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一)、企业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建设前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申请;2.予以设立批准的项目,企业依法申办相关的手续;3.通过的项目可以开工建设;4.项目建设结束,企业准备相关材料,提出试生产申请;5.申请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申领生产许可证。
二)、企业在试生产前应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艺技术交底、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三)、企业对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认真分析,落实对策方案;四)、在试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明确与试生产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二、操作不当事故案例•案例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号车间固色剂岗位,主要使用原料为甲醛(易燃)等,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岗位定员为三名员工,其中一名为班长。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程序正常投料,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依据工艺操作规程需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班长安排一名员工去开冷却水阀,自己未去现场,该名操作工却误打开了冷却水阀旁边的蒸汽阀(冷却水管道、蒸汽管道、甲醛管道上均只涂了防锈漆,阀门上面未挂标识牌),致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反应釜内的物料大量汽化、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导致爆破片动作,含甲醛蒸汽的物料从放空管冲出引起火灾,造成 1 名操作人员死亡。
事故发生后,在对该岗位以往操作记录的检查中发现,操作记录中有多处控制指标超标的情况记录。
•点评本起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需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却误打开了蒸汽阀,致使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最终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在生产现场该公司未对输送属于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管道进行危险标识,违反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 -2003)中的相关规定。
•提示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2.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4.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进行识别标识,以便于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
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 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四)、在同一地点安装有多个阀门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可分别在阀门上悬挂明显的标识牌,如:蒸汽阀门、冷却水阀门、甲醛物料阀门等以示区别;五)、公司应定期组织不同专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如工艺纪律、设施设备等专业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一经发现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现象,应严格按公司制定的相关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处理;六)、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岗位操作法,明确在对重要阀门进行开、关操作时,要进行确认复检即:一人开、关阀门后、另一人复查确认。
三、检修作业环节事故案例(一)动火作业事故案例•案例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
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
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 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 1 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7%,不爆”。
接着按停车检修方案对煤气总管进行空气置换, 2 小时后空气置换结束。
车间主任开始开《动火安全作业证》,独自制定了安全措施后,监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人、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未到现场)先后在动火证上签字,约20 分钟后(距分析时间已间隔 3 小时左右),焊工开始用气割枪对煤气总管进行切割(检修现场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在割穿的瞬间煤气总管内的气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顺着煤气总管冲出,击中距动火点50 米外正在管架上已完成另一检修作业准备下架的一名包机工,使其从管架上坠落死亡。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该公司在进行动火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动火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 AQ3022-2008 ),在选取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确定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分析时间与动火时间的间隔、动火证的办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违章行为,致使煤气总管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性气体,在煤气管道被割穿的瞬间遇点火源而引发管内气体爆炸,导致一名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后死亡。
•提示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Q3022-2008 ):1.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2.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应为: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 (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 (体积百分数);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 ,应重新取样分析;4.动火人应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三)、在有多个检修项目同时进行时,应充分分析各项检修项目的危险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相互间有影响的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时的相互协调及注意事项。
(二)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案例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 3 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 2 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
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2.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AQ3028-2008 ),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必须进行安全隔绝;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三)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案例某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气动切断球阀出现异常情况(管道内输送介质为一氧化碳),当班操作工打开旁路,切断变压吸附系统,随后电话通知仪表工段,一名仪表工来变压吸附岗位询问情况后,独自一人到现场去查找问题,操作人员在操作室操作开关配合,过了一会,仪表工告诉操作人员说阀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