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国内普通程序商事案件二审判决用)

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国内普通程序商事案件二审判决用)

4.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变更名称的写变更后全称。当事人的名称在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变更的,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在正文查明事实部分的开头或者末尾写明,在此部分不写。
5.住所地要求写明当事人住所地所在的省(自治区)、市、区、村镇、门牌号码。当事人是法人的,要求写明法人所在地址;当事人是个人的,要求写明个人住址。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写经常居住地。
五、案件审判程序
1.受理案件日期:立案日期。
2.合议庭组成人员:写“由法官______担任审判长,法官______、______参加的合议庭”。如合议庭成员有回避、变更情况,亦应写明。
3.庭前诉讼保全、管辖权异议、证据交换、开庭日期等,依时间顺序简要写明,多次开庭审理的,应写明各次开庭时间。如果未公开开庭的,写“本院因……(写明原因)对本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1.法定代表人后面不用冒号隔开,直接写明其姓名和职务(以逗号隔开)。法定代表人的职务前不写企业名称。
2.当事人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的写“负责人”,其他要求同上。
三、委托代理人
1.委托代理人后不用冒号隔开,直接写明其姓名和职务(以逗号隔开)。
2.本单位的委托代理人写在第一位,外单位的委托代理人或律师写在第二位。
4.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多次开庭审理的案件,如出庭人员有变化,应写明各次开庭的出庭人员。
5.当事人经传票传唤未到庭的,应写“______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6.出庭传票系公告送达的,应写“______经本院公告送达出庭传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7.当事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写明“______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重述一审法院认定的理由和判决结果)。
______不服一审法院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其主要上诉理由是:……(简要介绍上诉依据的主要事实、理由与上诉请求,如有数个上诉人,则应分别写其各自的上诉理由与上诉请求)。
______向本院提交以下新的证据予以证明:……(列明上诉人二审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
3.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全称(以工商注册的名称为准,无工商注册材料的,以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材料为准)。不得使用简称。如:当事人是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组织或起字号的个人合伙的,直接写明其名称或字号和住所地,并另起一行写明代表人及其姓名、性别和职务;当事人是个体工商户的,写明业主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住所地,起有字号的,在其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系……(字号)业主”。
______(简称)在一审中起诉称:……(简要重述一审起诉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
______(简称)在一审中答辩称:……(简要重述一审答辩理由)。(如有反诉,还要写)______在一审中反诉称:……(简要重述一审反诉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
______在一审中针对______的反诉,答辩称:……(简要重述一审针对反诉的答辩理由)。
本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第____条第__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____条第__款第__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
【写明判决结果。分五种情况:】
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注:维持原判,又有加判内容的)写:
“一、维持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民初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
如果(上诉人______或者被上诉人______)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审案件受理费________元、其他诉讼费用______元,由______(全称)负担(已交纳)(注:未交纳的写“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二审案件受理费________元、其他诉讼费用______元,由______(全称)负担(注:写法同上)。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______
审 判 员______
代理审判员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院印)
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书记员______

国内普通程序商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制作推荐样式的说明
判决书整体页面设置及段落格式
一、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3.6 下3.1 左、右各2.5 页眉2.5 页脚2.2
纸张:a4
二、段落格式:
标题:单倍行距、居中
正文: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行间距26磅为宜
标题
一、法院名称:法院全称,宋体二号字
二、“民事判决书”:宋体一号字
三、案号、正文一律仿宋三号字
四、案号:与标题之间空一行,连接正文,并与正文右侧相差一个字符
8.共同诉讼中,如果案件的当事人有的到庭,有的没有到庭,有的诉讼代理人到庭或诉讼代理人也未到庭的,或者有的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都应如实具体写明到庭和未到庭、中途退庭的情况。
9.发回重审又上诉的案件,在此部分要写明该审理过程。
10.其他情况,如中止诉讼恢复审理也应一并写明。
11.该部分最后一句应写为“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二、……(写明加判结果)。”
3.(注:全部改判的)写:
“一、撤销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民初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
二、……(写明改判的内容,内容多可分项书写)。”
4.(注:部分改判的)写:
“一、维持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民初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第__项;
法定代表人(写法同上)。
委托代理人(写法同上)。
委托代理人(写法同上)。
上诉人______(以下简称……)因与被上诉人______(以下简称……)、原审被告(或原审第三人)______(以下简称……)____纠纷一案,不服_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__民初字第____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________年__月__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法官______担任审判长,法官______、______参加的合议庭,于________年__月__日召集各方当事人进行了庭前证据交换,并于________年(或同年)__月__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注:未公开审理的,见说明)。上诉人______的法定代表人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被上诉人______的法定代表人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原审被告(或原审第三人)______的法定代表人______、委托代理人______到庭参加了诉讼(注:发回重审案件、缺席审理等,见说明)。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______(简称)在一审中述称:……(简要重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重述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基本事实,或者在不改变一审法院查明的案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整合文书结构和语言)。
(或者直接写)查明:……(如果一审法院叙述事实不清,内容不够准确、精炼,或者经二审法院审理后,发现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存在错误的,将一审法院应当查明的事实,重新予以清晰、准确、精练、完整地叙述)。
3.(注:二审有新查明的事实和认定的新证据的)写:
“经本院庭审质证,各方当事人对上诉人______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被上诉人______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以及原审第三人(或原审被告)______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各方当事人(或双方)对以下涉及本案争议焦点的新的证据持有异议:
2.一审法院认定案由错误的,当事人虽未提出异议,二审法院也应予以纠正,并应在“本院认为”部分说明一审法院对案由认定的错误。
3.当事人的简称在表述案由时第一次出现。简称要清楚、得当、规范,避免使用引起歧义的简称。简称不应超过六个字。并应写: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案由)纠纷一案。不再写“______诉______”一案。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2.注:二审中当事人未提交新证据,但经二审法院审理认定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存在部分错误的,二审法院应对该部分错误事实予以纠正,并对一审法院查明的其他部分的事实,予以确认。(如果在“一审法院审理查明部分”直接写“查明:……”,将一审法院应当查明的事实,重新予以清晰、准确、精练、完整地叙述的,则不需写此部分)。
______向本院提交以下新的证据予以证明:……(列明原审被告或原审第三人二审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
【注:当事人在法定答辩期限内没有进行答辩或陈述,但在庭审中有书面或口头意见的,或者当事人既没有提交书面意见,也没有参加庭审的情况,见说明】
【本院经审理查明:(分不同情况)】
1.(注:二审中没有新查明的事实)写:
委托代理人______,具体单位职务(或____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______,具体单位职务(或____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或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______,住所地(写法同上)。
法定代表人(写法同上)。
委托代理人(写法同上)。
委托代理人(写法同上)。
原审被告(或原审第三人)______,住所地(写法同上)。
______服从一审法院判决。其针对______的上诉理由答辩称:……(简要介绍答辩所依据的基本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如有数个被上诉人,则应分别写其各自的答辩理由)。
______向本院提交以下新的证据予以证明:……(列明被上诉人二审提交的新证据的名称)。
______(注:原审被告或原审第三人)陈述称:……(简要介绍陈述所依据的基本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
第一部分:首部
一、当事人
1.当事人称谓:“上诉人”、“被上诉人”,后面无需用冒号隔开,直接用括号注明其在原审的诉讼地位。当事人对原审判决既未提起上诉,上诉人上诉内容亦不涉及该当事人的,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2.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列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不应写为“年龄”)、民族、身份或工作单位、职务及家庭住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