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

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症,发病率为4-6%, 80%以上患者5-35岁,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病人恢复较快,反之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造成死亡。

急性阑尾炎病因不太清楚,根据病理变化过程,可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型。

诊断
诊断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方法是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压痛是最重要和持续的体征,白细胞计数升高也同样重要,通常在11-13X 109/L,伴核左移,尽管在老年病人中,白细胞计数偶可正常,但核左移可提示存在感染。

尿检查也很重要,发现红细胞或白细胞,提示其他原因引起右下腹疼痛,如尿结石、尿路感染。

一、症状
1•腹痛:约70-80%的患者早期有全腹、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种转移性腹痛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少数病人开始即为右下腹痛。

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逐渐加重,亦可间有绞痛,活动或咳嗽时可使疼痛加重。

2.恶心、呕吐:多数有恶心,少数有呕吐,但次数不多。

3.全身症状:单纯性阑尾炎无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在38E以下,而化脓性阑尾炎或坏疽性者,则体温可有明显升高,且常有乏力、口渴、出汗等。

二、体征
1.压痛:炎症未超出阑尾本身以前,患者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点,常见为麦氏(McBurney)点,即脐至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2.腹肌紧张:检查者的手应温暖并轻柔地进行触诊,先从左腹开始,逐渐转到右下腹,进行比较,明显的腹肌紧张说明炎症已累及腹膜。

3.反跳痛(Blumberg征):用手缓慢深压病变部位,然后突然放开引起该部位剧烈疼痛,称为反跳痛。

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称为腹膜刺激征,根据腹膜炎症的轻重,可出现局部或全腹的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并可由此来鉴别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类型。

4.协助诊断的几种类型:
(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用手压迫左下腹降结肠并逐渐向近侧移动,使气体充向盲肠和阑尾,如阑尾有炎症时,可引起右下腹疼痛。

(2)腰大肌试验:左侧卧,使右下肢向后伸,如引起右下腹疼痛则为阳性,多出现在阑尾位置较深进。

(3)闭孔内肌试验:仰卧,右腿屈曲并内旋髋关节时,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4)直肠指诊:为一不可省略的检查方法,当阑尾位置较低达盆腔时,早期即可在直肠前壁右侧有压痛,晚期当有炎性肿块或盆腔积脓时,常可触及具有压痛的肿块。

三、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多核白细胞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多,但在早期病倒,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2.尿液检查一般正常,但在盲肠后位的阑尾炎,炎症刺激输尿管时,尿沉渣可出现红细胞。

四、特殊器械检查
1.X线检查:腹平片有时可发现右下腹钙化的粪石或异物,小肠非特异性积气,右侧腰大肌边缘消失或盲肠扩大,但无特异性价值。

除非怀疑盲肠肿块或憩室,通常不作钡剂灌肠检查,阑尾未见钡剂充盈可提示急性阑尾炎,对于儿童或老年人更有价值。

2.超声检查:对诊断增粗的阑尾或阑尾脓肿,鉴别输卵管或卵巢疾病有帮助。

然而,大多数情况,没有必要做这些检查,术前诊断阑尾炎主要依据病史、
体格检查和白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根据所出现的典型症状、体征,诊断并不困难,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已发生并发症时,诊断常不容易,须与下列疾病加以鉴别。

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表
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坏疽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

(2)小儿由于病史询问不清,易被误诊,且由于解剖生理因素,阑尾易发生穿孔,穿孔后炎症易扩散,故应早期手术。

(3)老年病人多有动脉硬化,阑尾易坏疽。

(4)妊娠期化脓性阑尾炎。

(5)有反复多次的阑尾炎发作史者。

(6)拟诊阑尾炎,但又不能完全排除其他急需手术的腹部疾病时。

2.手术方法: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诊手术,脓液多时应同时引流腹腔。

二、非手术治疗
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早期以及病人因其他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1.体位:一般平卧即可,对并发腹膜炎者,应采取半卧位。

2.饮食:视病情而定,疼痛较轻者可进流质饮食,较重者或有明显腹膜炎征象时应禁食,并予静脉输液。

3.应用抗生素。

4•中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攻下和祛痰排脓。

常用的方剂有:阑尾化瘀汤、大黄牡丹皮汤。

5.针刺疗法:针刺足三里或阑尾穴及阿是穴,每日2次,每次留针20-30分
钟,病重者加合谷,呕吐时加内关,腹胀者加天枢,高热者加曲池。

6.局部热敷及外用药:右下腹用热水袋(不可过热)热敷或太阳灯照射,有促使炎症吸收和减轻疼痛的功效。

局部药物外敷亦具有同样效果。

常用者有消炎散:虎杖或黄柏25克、煅石膏3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用时以醋或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2次。

在采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有下列情况时,可改用手术治疗:(1)腹痛加剧,范围扩大,反复呕吐不止时。

(2)腹肌紧张增强、脉搏加快、体温上升。

(3)白细胞较前增多。

(4)有连续多次腹泻、粪便内含有大量粘液,表示有盆腔脓肿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