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课堂PPT)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对策(课堂PPT)
有两种方法可以代替问“为什么”。一种方法是问原 因,另一种方法是将来访学生的话重复一遍。
45
运用积极暗示语言提问 例如,学生说到自己的外语成绩差时: 教师A说:“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外语成绩这
么差?” 教师B说:“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在外语上不能
取得理想的成绩?” A的表达聚焦问题所在,突出了来访学生的缺陷。 B的表达指出的了一种模式,一种目标,易引起学生形
(一)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引导学生的认知历程 1.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小学生由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 占主导。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这与他们神经系 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有关。四五年级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4
温馨提 5示-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
(2)根据与自己相当的人对比认识自己。
(3)根据自我分析来认识自己。
(4)根据与自我的期望来认识自己。
27
2.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 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 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温馨提示 教师和家长必须对儿童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 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35
沟通的四大媒介
听
说
读
写
36
如何有效地倾听
37
倾听 是首要的沟通技巧
有人统计:工作中每天有四分之三 的时间花在言语沟通上,其中有一 半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倾听的。
听、说、读、写中,听的训练最少, 因而难度也可能最大。
38
不论多么仔细地听,在听了以后大部分人马上忘掉 一半以上的内容。
两个月后,一般的听者大约只能记得1/4的内容。 听的两大问题 A: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至多是中等程度的听者 B: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对方。
不宜连续的封闭性提问 注意:过多使用封闭式问题,容易导致来访
学生变得比较被动;导致学生责任转移。
42
一个例子比较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 来访学生:最近我心里非常难过,不想和同学说话。 辅导教师:是什么让你这么难过? …… 来访学生:最近我心里非常难过,不想和同学说话。 辅导教师:你是不是感觉同学们都不喜欢你? ……
冲动行为(impulsive)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引发的快速、不精确的行为反应。 幼稚、任性、克制力差、容易激惹冲动,易受外界刺激
而兴奋,挫折感强 行为唐突、冒失;事前缺乏缜密考虑,行为不顾后果,
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10
与ADHD的相关的误区
•孩子学习不好 多动症 •多动 多动症 •多动症 “精神病”
49
四、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载体
50
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
夫妻 次系统
亲子 次系统
手足 次系统
个体 次系统
家庭是一个复51杂的人际互动系统
温馨小贴士
亲子关系的质量影响着亲子双方的身心健康。对孩子 而言,早期的亲子关系更是对他们的人格、社会化与人际 交往模式和应对机制等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活在爱中的人,面对挫折时可能会选择拿自己开个玩 笑,和朋友一起运动流汗宣泄,接受家人的抚慰和鼓 励……这些应对方式能帮助人迅速进入健康振奋的良性循 环。
52
小学阶段亲子关系变化的原因
1. 父母的榜样作用减弱了。 2. 学生与父母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3. 家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每个成员都要经历
各种变化,因此要彼此适应。
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 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 性。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是指儿童很难维持注意于 当前的任务,超过几分钟就走神儿。主要特征:智力 正常,但不能集中注意力、冲动、难以忍受挫折,以 及通常表现出大量不合适的行为。
39
以适当的反应让对方知道,你正在专注地听
目光接触,显露出兴趣十足的模样。 适当地微笑一下。 用言语响应、用声音参与。说句: “哦!”“哇!” “真的?”“是 啊!” “对!” 。 用肢体语言响应。如点头、身体向前 倾、面孔朝着说话者,换个姿势……。
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 可能做教师。
11
教师能做什么?
教师有关ADHD的几点常识
❖是能力而非情绪态度问题。 ❖教师不可把管理的焦点放在注意力症状上,而放在社会技 能和学习能力上。 ❖努力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和强项,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意识到矫正这些学生要有一个系统的计划。 ❖青春期后自动好转(不是绝对的)。 ❖长期有效的管理策略而非短期的苦口婆心的教诲。
32
教育建议:
➢无条件的接纳学生。 ➢教师应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平面镜”,而不是“哈 哈镜”。 ➢适当引导高年级小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33
三、师生沟通是学校教育的途径
34
三、教育策略——与小学生沟通的策略
沟通是指运用语言、文字或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 (指外表、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把自己的想法、要 求等等表达给对方,并期待对方有所反应的过程。
轻度注意缺陷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集中注意 严重注意缺陷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
8
活动过多(hyperactivity)
在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 明显增多
在需要自我约束或秩序井然的场合显得尤为突出。 不安宁,小动作多 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东张西望,摇桌转椅 招惹别人 离开座位走动,引起别人注意 喜欢危险的游戏,喜欢恶作9 剧。
被需要、有用
31
有条件的自尊:无助模式
国外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大约有1/3到1/2的幼儿 和小学一年的儿童表现出这种“无助模式”,即将自 尊建立于成功之上,认为失败和批评是对自我价值的 否定,因此对如何做的更好而感到无助。
有条件自尊的幼儿倾向于把不好的表现或者是社会 拒绝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缺陷,这些是他们没有能力改 变的,因此不会尝试新的策略,甚至是放弃;无条件 自尊的儿童倾向于把失败或失望归因于外部因素,或 者是自己努力不够,因此他们会弃而不舍的尝试新的 策略。
20
大创造力(big-c):
载入史册的新颖而有意义的成就, 常常给某个领域带来革命 性变化。
21
2.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 儿童创造力呈波浪上升趋势 • 4年级后,女性超越男性 • 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一致性 • 中国儿童创造力水平相对较低
22
3.在课堂上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安全、平等的氛围, 鼓励学生提问和冒险,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和内在兴趣。 ➢应该更多的强调对有多种答案问题的讨论,有助于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对模糊问题的耐受性,也 有利于培养整体思维能力。
感、自豪感与羞耻感、内疚。
25
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自尊
自我价值
心 理 自信 健 客观评价 康
自控
自我理解 自我接纳
自我
自主
自省力 主动性
成 熟 独 自知
自我认同
我是谁 立
自立
生涯规划
26
1.小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
(1)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个体对自己的了解是他人对其态
度的反映,即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从社会这面镜子里看 到的自己的影像——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43
慎用“为什么”的开放性提问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总是问“为什么”
特别容易形成一种暗示,似乎教师在责备学生的 行为、想法和情绪,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另外,很多时候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问题,教师总问“为什么”容易导致学生烦躁 不安。
44
学生:“我不想上学了。” 教师:“你说你不想上学,可以说说原因吗?” 教师:“你说你不想去学校?”
14
1.创造力的理论研究 (1)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发散思维, 而不是聚合思维。
研究表明,发散思维与智商之间只存在中等程度 的相关;家庭环境对发散思维的影响作用较大。
有创造力的儿童的父母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允 许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进行深入探索
创造力=发散思维 ?
15
(2)斯滕伯格——创造性投资理论 创造性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由六种成分相互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及教育策略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刘小先
电子邮箱:littlexian@ Q Q 号码:275430029
1
提纲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二、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三、师生沟通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 径
四、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载体
2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3
成积极的内心体验。
46
与青少年沟通的基本原则
第一,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第二,通过引导情绪来引导青少年的行
为
47
与青少年对话的基本秘密是:让其平静下来
让青少年平静 下来的意义
48
沟通语言的四个步骤
切入: 弱化内在压力,平静内在情绪 推进: 让青少年说话,抛出问话带着往前走 提炼: 给青少年贴明确的优秀标签 退出: 给予一件可操作的事情的开端
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ADHD儿童占小学生总数 的2%—11%.
6
ADHD的症状
DSM-IV和ICD-10 诊断标准确定了ADHD的核心症状
注意缺陷
冲动
多动
7
注意缺陷(attention deficit)
指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患儿年龄和智商相应 的水平。
多数患儿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 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 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