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基础知识问答
一、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
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点,按照党中央关于“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的指示,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总揽,强化团的思想教育功能,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竭诚服务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突出抓好理论武装、校园文化、服务能力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二、中学共青团组织的基本任务
根据《团章》第五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
结合中学工作的实际,对中学团组织的基本任务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全面解释:
1、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团员、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各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业务知识。
2、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团员、中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团员的模范作用,搞好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带领团员和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做贡献。
3、教育团员和青年学生学习革命前辈,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4、及时了解和反映团员与青年的思想、要求,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5、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收缴团费,办理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
6、对团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表彰先进,执行团的纪律。
7、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推荐青年教师和学生中的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发现和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人才,推荐他们进入更重要的教育和管理岗位。
三、中学团组织与学校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共青团的缔造者和领导者。
《团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
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委会的领导,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的领导。
因此,中学团组织和团的工作必须接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双重领导。
四、中学团组织怎样自觉接受上级团组织的领导
共青团在组织上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团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有着垂直的领导关系。
中学团组织的直接上级一般是所在市、县(区)、乡(镇)教委团委,在组织和工作上对上级团委负责。
1、认真贯彻上级团委的工作意见;
2、严格执行团的组织制度;
3、与上级团组织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
五、中学团组织与学生会的关系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规定:全国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共青团指导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中等学校学生会和基层学联的联合组织。
《章程》规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基本的人民团体之一,是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展现。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也明确要求各级团组织“加强对学联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发挥学联、学生会在学生事务中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以上规定和要求表明:共青团在所有青年群众组织中的核心作用决定了中学团组织与所在学校学生会的的关系是指导与帮助的关系。
六、中学团组织指导帮助学生会工作的策略
发挥中学团组织对学生会的指导帮助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指导帮助学生会开好学代会,运用团内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帮助学代会选好本校学生委员会。
2、及时向学生会传达学校党领导、上级团组织的指示和工作设想,对学生会的工作积极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学生会开展独立活动。
3、学校团委的工作安排要及时与学生会沟通。
需要学生会协助的工作事先征求学生会的意见,共同协商,形成合力。
4、学校团委既要尊重学生会的独立性,又要通过具体工作指导,帮助学生会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使学生会的全部活动自觉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目标。
七、中学团组织与少先队的关系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
《团章》将“团同少先队的关系”列为专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工作。
共青团要发扬‘全团带队’的传统,保护和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坚持以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
人。
”这一表述包括三层重要含义:一是说明党对中国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是通过共青团实现的;二是说明“全团带队”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三是表明党对共青团领导少先队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八、对团员的五种处分及审批权限
根据《团章》规定:“对于不执行团的决议、违反《团章》的团员,团的组织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进行批评和帮助,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
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开除团籍。
给团员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处分必须经团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团的基层委员会批准;给团员开除团籍处分有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团的县级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委员会批准。
留团察看处分的时间为6个月或1年。
团员在留团察看期间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不得做青年入团的介绍人,其团员证应由团组织收回。
留团察看期满,改正了错误,应当及时恢复其团员的上述权利,并将团员证发还本人;如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团籍,不再发放团员证,并在团员花名册上详细注明。
九、团员应怎样对待团内奖励与处分
团内奖励与处分是团员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内容,也是共青团内部特殊的教育方式。
共青团员和团的干部应当正确对待团内的奖励与处分。
1、将成绩与奖励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驿站;
2、将错误与处分作为自我矫正的起点;
十、团员组织关系的转移
团员由于工作调动,或因参军、升学等原因,要长期或较长时期离开原来的单位,转到新的单位去,根据团的组织原则要求,就必须到新单位的团组织中去参加团的生活,接受新单位团组织的领导和监督,成为新单位团组织的一员。
转移团员组织关系,是团员由一个基层组织转到另一个基层组织必须办理的手续。
十一、团员档案的管理
团员档案的主要内容有:入团志愿书,组织鉴定,团内奖励与处分的决定,团内调查、本人检查和组织决定。
中学学生团员档案由学校团委管理。
团员毕业离校,要及时将其组织关系和档案材料转到新的单位。
农村中学的团员档案可以移交乡镇或县(区)团委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