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图案装饰图案课件

基础图案装饰图案课件

基础图案
YISHUSHEJI
指导老师:刘景群
绪论
• • • • 第一章 图案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图案形式原理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 •

1、图案的定义 图即图样;案即方案,也就是设计的意思。广义的讲,是使 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它是一种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 的美术形式 。 2、图案的种类: 平面图案:在平面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立体图案:立体图案是指各种日用品、工业品的造型 设计。 3、图案的作用
庄重的特点,在装饰手段和艺术处理上也有随形赋饰
的绝妙配合。 • 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

饕餮纹、夔龙纹、鸟凤纹、象纹、几何纹、云霄纹、
鱼鳞纹等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凤 鸟 纹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夔龙纹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 饕餮纹
•鱼鳞纹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
1、青铜器图案 2、漆器图案 3、织绣图案 4、玉器 风格:自由、活泼、轻快、灵巧 题材:写实为主
第二节 起源与发展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
四、秦 汉 的 图 案
技法表现:白描、没骨、写意等
构图:格律式、平视体、立视体为主 色彩运用:丰富、并有了中间色
四、秦 汉 的 图 案
四、秦 汉 的 图 案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案

• •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案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三节:变化的规律
二、添加装饰
对自然形象的充实,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美的再创造。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三节:变化的规律
二、添加装饰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三节:变化的规律
三、夸张变形 对自然形象的充实,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美的再创造。 1、形态夸张 2、神态夸张 3、动态夸张
七、宋、元时期的图案
莲花纹
七、宋、元时期的图案
牡丹纹
七、宋、元时期的图案
元 葫 芦 牡 丹 纹 青 花 瓶
八、明清时期的图案
染织:蓝印花布,“明锦”(补子) 瓷器:斗彩、五彩、颜色釉 出现景泰蓝工艺
纹样:以吉祥、喜庆图案为主
八、明清时期的图案
景泰蓝
八、明清时期的图案
青花瓷
九、传统的吉祥图案 九、传统的吉祥图案
• 对比:

是指图案中相异、相悖的因素组合而产生因素差异的现象, 是变化的一种方式。
调和: 是指图案中相似、相近、甚至相同的因素组合,低限度的减 少差异现象,能构成形式的整体和较明显的一致性。
• •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第二章 图案形式原理
• 第二节 均齐与平衡
• 是指在视觉上动与静的矛盾关系,是力度的方向与重心的矛盾 统一产生的形态.

条理与反复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与尺度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 • • • • 一、线描写生 概念: 它是以线造型,用单纯的黑线表现物体的动态、结构、质 感、 立体感、空间感等; 特点: 概括简练、流畅。但要求结构严谨, 造型准确。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重叠式
•பைடு நூலகம்
07环艺(本)基础 图案
散点式 波浪式 重叠式
直立式 折线式 综合式
水平式 开光式 旋转式
倾斜式 分割式 折线式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第三节 二方连续的设计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第三节 二方连续的设计

第四节 四方连续的设计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四方连续: 是将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面延展的一 种纹样,它循环反复、连绵不断、又称网纹。
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形体、色彩、空间。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 • 三、色彩写生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色彩写生
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切感人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九、传统的吉祥图案
• 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是趋吉避凶、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造型, 它的造型法则是“逢图必意、每意必吉”。
九、传统的吉祥图案
民间艺术:
• • • • • • 1. 2. 3. 4. 5. 6. 剪纸 蓝印花布 蜡染 刺绣 泥玩具 木版年画等等
九、传统的吉祥图案
第二章 图案形式原理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色彩制作。但是,会使画面显得软弱无力,可以与绘制的方法相结合。喷--绘---喷—绘,使局部细节突出。


剪贴法
根据图案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摄影图片,按图形需要分别进行剪制、粘贴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出现手绘难以达到的效果。使用这种方法绘制图案时,注意剪贴的形状 不要太小、太碎,因为这样不宜粘贴。同时还要注意:所剪制的形状不应出现反差较 大、较明确的物象,要表现的含蓄、又不无变化的大面积色彩,如:远景、天空、海 面等,以及朦胧的景象,比较合适采用这种方法,不会破坏剪贴后的整体效果。
特点: 这一时期开凿了一大批洞窟, 窟、穴中有众多浮雕彩绘, 装饰图案纹样都有着非常明显的艺术特征,反映了统治 者在政治上的需要。此外,还出现了独幅式的装饰图案 纹样,和盛行的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案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案
六、唐 代图 的图 案 六、唐 代 的 案
隋风格:上承南北朝传统,下开唐风,清新秀丽
第五节 变化的表现方法
• 1、黑白表现法 黑白表现法是图案 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将物体较繁杂的层次归纳为黑白两个 层次,使其形象更突出,效果更明显。
2、色彩表现法 • 彩色表现法形式很多,大致有套色法、渲染法、铅笔淡彩法、喷绘法、剪贴 法、 稀释法、 刮色法、肌理法、特种纸法等。 • • 套色法 根据画面需要将物体复杂的色彩层次简化归纳为间的几个颜色,在制作和印 刷时更省时省工省料,但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强烈。
民间图案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 往,受传统文化影响,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1、求大。古人以“圆润为美”
2、求活。讲究有生命力,对生殖、生命的真诚。
3、求全。讲究构图的完整、圆满、对称、偶数、 动静结合,黑白相守的辨证哲学观。
4、求美。强调夸张想象的目的就是要以好看为标准。


肌理法
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材料和工具使画面的形态在质地上发生 变化的多种表现方法。如:树叶、树皮、纸揉皱(展平)、墨 汁滴水杯里拿纸沾水、吹墨汁、刮色法等。
谢谢欣赏
• • 一、定义 是带状连续的一种纹样,因此又成为带纹或花边,用一个或数 个单独纹样向左右连续的,称横式二方连续;向上下连续的称 为纵式二方连续;斜向连续的称为斜式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纹样基本排列格式 散点式 波浪式 重叠式 直立式 折线式 综合式 水平式 开光式 旋转式 倾斜式 分割式 折线式
综合式
第四节:变化的表现方法
• 黑白表现方法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四节:变化的表现方法

色彩表现方法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四节:变化的表现方法
• 特殊表现方法

第一节 单独纹样的设计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一、概念 二、分类
1、对称式: 绝对对称: 相对对称:
第四章 图案的设计
• 第一节 单独纹样的设计
古埃及象形文字/加穆斯王的战胜杯/古埃及第十七王朝
第二节 起源与发展
一、原始时期的图案 • 特点: • 形象生动的纹饰、简明抽象的造型、 统一协调的色彩和精湛考究的绘制技 术. • • 内容: 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等。
第二节 起源与发展

• •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特点: 在这一时期青铜器不仅在造型上具有厚重坚实、威严
唐构图:散点式、对称式、连珠式、成双成对式 唐色彩:华美、富丽
六、唐 代 的 图 案
六、唐 代 的 图 案
七、宋、元时期的图案
宋代装饰:写实风占绝对优势,花鸟题材是这一 时期的最基本的装饰题材。 宋代装饰图案主要表现在:
宋纹样: 莲花 牡丹 宝相花 龙风 人物 动植物
陶瓷 丝织
元代图案风格:粗犷 以金银器、瓷器为主的生活用品的问样纹样内容多以四 君子为主。 染织:织金锦(波丝金锦) 元装饰绘画代表:永乐宫壁画 瓷器:青花、釉黑红
•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 •
四、归纳写生 抓住要写生对象的特征进行归纳简化。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二节:变化的要点
• • • 一、抓特征 二、抓形式 三、发挥想象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三节:变化的规律
一、简化归纳
简化归纳是观察、体验、模仿形态特征的表象。
•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 • •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二、素描写生
概念: 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 “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 特点:立体感强。
第三章 图案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第一节 观察与认识写生的方法
二、素描写生
第二章 图案形式原理

• • • • 条理: 指在图案纹样变化和组织中显示出来的规律性的美和规律化的因素,也称之为 “秩序感”。 反复: 指图案纹样组织上的一种处理手法。它使单位纹样和元素在连续的排列重复中 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