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头脑和不高兴
2.理解“打折扣”“满不在乎”“应有尽有”
“一五一十”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2)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变化前:“没头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总爱跟别人反着干,经常吃苦头,经常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长大了,“没头脑”成了建筑师,“不高兴”成了演员。
3.齐读句子,问:他指谁?为什么“没头脑”
要这么说?
4.自由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
“没头脑”要这样说?(展示课件第八屏)
5.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思考讨论。
6.交流汇报:
(1)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来体
会到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
(2)从他们变化后的表现,体会不养成好习惯,
的道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难点
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今天我们将学习另
一篇童话,看看在这篇童话中,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道理?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名
字要加双引号?
3.“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什么特点?请同
“不高兴”是建筑师,“没头引导学生想象时要依据“没头脑”和“不高
兴”的自身特点、毛病,进行合理想象。)
四、作业
授课教师修改或补充
教学反思:
皂市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3 *“没头脑”和“不高兴”
共1课时
主备人
董丽君
学习
目标
1.认识“咒、暂”两个生字。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
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如:故事
的内容、故事说明的道理、作者的想象力、童话的
表现手法等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一)生活中有没有这
样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
烦么?
3.(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想象一下:如果
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他们性格特点的语句。
4.(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相关语句,学生齐
读。
5.过渡:“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性格
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一)(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自学要求:
(二)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提出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咒”强
调是翘舌音;“暂”是平舌音。)(展示课件第五屏)
变化后:“没头脑”设计了少年宫和“不高兴”表演的老虎都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他们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后:“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3)指导学生抓住“没头脑”和“不高兴”变
化前——变化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的线索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小结:变化前是事情的起因,变化后是事
情的经过,又变化原来的样子时是事情的结果,以
后遇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都可以采用抓起
因、经过、结果这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指导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将文章分
成三段。
三、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一)出示探究问题。(展示课件第六屏)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语句。
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
(引导学生找出“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非常
不周到,不实际: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没有设计
电梯和指示牌,观众要找到剧场,需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带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不高兴”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因为不高兴死,就不顾剧情的要求,以至于一连演了好几天。
引导学生抓住“没头脑”的心理活动来体会“没
头脑”看到了自己毛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自
己的错误。)
(二)角色换位,明白道理。
1.此时,假如你就是那位“没头脑”,看见自
己设计的大楼,看见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兴”,
你有什么想法?
2.指名学生回答。
3.从这个童话中你明白了是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明白:知道从小要养成好习惯,没
有好习惯小时候给自己带来麻烦,长大后会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