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克胜集团10%虫螨腈、22%吡・毒、22%吡・噻、5%氟虫腈等15个研制新品经过农业部审批,在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封样结束,寄往农业部定向试点进入产品登记试验阶段。
这批新品主要以水稻飞虱、二化螟及小麦、梨、苹果蚜虫为主要防治对象,高效、低毒、低残留。
克胜集团创制品种IPP系列产品目前已进入第二年登记试验,2006年经过江苏省农药检定所、广东省农药检定所、广西农科院、福建省农科院等单位的试验表明,IPP系列产品对水稻飞虱、蚜虫、梨木虱、烟粉虱等都具有很好的防效,对抗性褐飞虱防效尤为突出。
这批新产品将是替代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农药的较好农药新品,预计明年推广使用。
克胜集团又一批研制新品进入登记试验阶段一、生物农药的概念及界定生物农药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对农作物病虫害具有抑制作用的各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
人们经过筛选、测试、分析、发酵(繁殖)和制剂获得对环境安全友好的生物制品,利用病原微生物如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等抑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这些病原微生物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不会对人环境产生危害,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保证。
生物农药逐渐代替化学农药是大势所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按照现有的界定,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化农药(如动物激素、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天敌农药(如天敌昆虫等)和转基因农药(如抗病虫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等几大类。
这些界定仅仅是一种按来源分类的方法,生物农药应该是以生物活体为活性物的农药,如微生物活体农药、害虫天敌产品等。
而把植物农药、抗生素农药活性物作为化学物质的农药列入生物农药是不合适的。
比如,杀虫剂除虫菊素,其活性成分是从除虫菊花里提取的化学物质,因而,严格地说仍是化学农药,它仅仅是由植物体合成的化学物质。
生物农药并不是完全无毒的。
中国的有毒植物就有1000余种,任何一种农药是否低毒和对环境是否安全,要经过严格的评价来下结论,不能一概而论。
二、世界生物农药推广情况近年来,化学农药以每年2%左右的比例下降,而生物农药却以20%的速度递增,生物农药在产品开发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所以,世界各国都竞相投巨资研究和开发生物农药。
北美和西欧仍将是生物杀虫剂最大的市场,大约占总需求的70%。
据预测,未来欧洲将成为生物杀虫剂增长最强劲、商机最多的地区,市场需求将由2005年的1.35亿美元增加至2010年时的2.7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5%;2010年亚洲生物杀虫剂需求将达到1.2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2%,拉美地区需求增长最为缓慢,预计年增长速度仅为5%,由2005年的7000万美元增加至2010年时的8800万美元。
就发展现状而言,生物农药在短期内仍不可能取代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药效、储存、价格等一系列的问题。
有些生物农药学家预测,生物农药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在未来20年甚至40年都不会占农药的主导地位。
未来5年世界生物杀虫剂的需求量将以每年9.9%的速度强劲增长,由2005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亿美元。
而同期传统化学合成杀虫剂需求将以年均1.5%速度递减,预计将从目前的260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242亿美元。
在2007年4月上海院士中心主办的研讨会上,专家预测,今后10年内生物农药有望取代20%的化学农药。
三、生物农药发展的优势生物农药可减少对环境污染,确保人畜安全,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生态有保护作用。
微生物农药最大的特点就是低毒,低残留,它只对害虫有用,对人和牲畜等没有影响,不伤害害虫的天敌,也不会造成生态链的破坏,而且用来做微生物农药的农作物的废渣,更可以做一些牲畜的饲料。
化学药物容易使昆虫产生抗药性,这样施用农药的浓度越来越高,剂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世界各国为了对付日益复杂的病虫害,每年要生产各种化学农药200多万吨,这些化学农药相当一部分是高毒高残留,容易残留在植物表面以土壤中,不容易降解,会随着雨水等流入江河毒死鱼类,还可以在鱼等动物体内积蓄,人吃了之后生物农药推广应用现状及促进措施庾莉萍第11卷38农药研究与应用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就容易产生慢性中毒,甚至可以致癌等。
2、经济效益明显虽然生物农药本身的生产成本稍高于化学农药,但其带来的效益却是不可估量,可以广泛用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现在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等的市场价格要比使用化学农药的高10倍之多,如有机草莓出口欧盟价格是6元/公斤,而使用常规化学农药的草莓是0.6元/公斤。
3、开发难度少由于化学新药筛选成功率愈来愈低,对新药性能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新药筛选越来越困难。
筛选化学农药的机率只有二万分之一,而生物农药的成功率是五千分之一。
与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农药的开发周期3倍于生物农药,开发费用40倍于生物农药,注册费则是生物农药的100倍。
这种状况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有更多的投入来开发生物农药。
四、生物农药推广的困难目前,尽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呼声甚高,然而面实际推广中生物农药却步履维艰。
目前,一些国家的生物农药已占到农药产量的5%到10%,而我国仅为1%左右。
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科诺、天惠、康欣3家科技型龙头企业,其产品2/3以上销往广东等沿海省份或出口到海外,本地销售不足1/3。
生物农药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药效、储存、价格等一系列的问题。
1、药效慢化学农药起效快,化学农药往往喷在农作物上1 ̄2个小时就能看到效果,就能看到害虫死亡掉地。
在我国农村的农民消费者,往往在购买农药的时候,只看它的效率。
化学农药对害虫起作用的同时也对害虫的天敌起了作用,不但田鼠,鸟类入食会死亡,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污染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生物农药虽然起效慢,但它是最健康、最环保的,害虫食用生物农药往往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也就是说当害虫吃了这种农药后,就不再吃东西,内脏就会慢慢中毒而死,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生物农药首先麻痹害虫神经,然后破坏害虫内脏致死,需要1天~3天的时间;井岗霉素对病菌的作用是阻碍细胞壁氨基酸的结合,使菌丝顶端产生不正常的分枝。
2、储藏困难生物农药的贮存条件苛刻,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常温。
更重要的是,多数生物农药最佳使用期短。
按照我国家药标准的规定,农药贮存两年,其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应超过5%,而生物农药很难做到两年之内药效损失低于5%。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技术问题。
3、价格偏高与同类防治效果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价格高出10%-20%。
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厂房简陋、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由此而导致成本偏高,在价格上无优势。
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400家,但是规模较大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只有4 ̄5家。
这样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商品剂型化程度低,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而国际上农药业主要由7家大公司控制,其销售量占全球农药销量的90%。
4、认识不足由于宣传普及工作不够深入,农民朋友对此还有些误解。
有的认为,生物农药见效慢,直观效果差,急于防虫治病的农户甚至感觉无效。
有些农民仅凭经验,觉得生物农药气味小,没有化学农药效果明显,他们不了解生物农药知识和作用机理,加上缺乏用药指导,掌握不好用药时间,没让生物农药显示威力。
因此,我们应对生物农药有一个全面认识。
掌握正确使用技术,认为其先进性。
5、开发能力弱生物农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研发和生产都需要高投入和高技术。
由于科研投入少,基础研究不够深入,科研单位无力或不愿进行高投入产品作用机理、毒理学和环境行为学试验。
同时由于体制问题,研究、开发单位只重视学术水平,研究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不能完全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结果使得具有应用前景的实验室成果很多,具备商品化条件的品种却不多,真正能开发成产业化品种或当家品种的更少。
6、重视不够生物农药产业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均已陆续公布了禁用或限用化学农药名单,并制定规划发展生物农药。
目前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以4%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生物农药占所有农药的份额将由现在的2%-3%增加到50%。
我国虽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发展生物农药,农业部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机农业食品发展中心,一些省市也已公布了在蔬菜瓜果上禁用的剧毒品、高毒化学农药名单,但迄今没有一个倡导和支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4期39国内信息五、促进生物农药的发展从2007年1月起,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已经全面禁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生物农药无疑成为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
1、发展绿色农产品推广生物农药,当务之急是建立绿色农产品优质机制,带动农民使用和厂家生产。
政府监管部门要把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关,严格监管化学农药蔬菜的销售,让绿色、无公害蔬菜真正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
2、形成多品种结构应注意产品结构的多样化,朝多品种结构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两个品种。
通过资源优势整合,在全国形成若干个既具有开发能力又级规模生产的大型生物农药企业,逐步形成多种结构的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格局。
为此,应加大研发力度。
2007年4月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植物保护学院研制的一种新型蔬菜生物农药,可以减少50%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农药毒性。
这种新型蔬菜生物农药叫牙孢杆菌AR156,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主持的国家“863”计划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防治黄瓜、丝瓜、番茄等蔬菜的根结线虫病害。
这一成果已经成功转让给徐州新沂中凯农机有限公司。
随着这种生物农药的投产和广泛使用,今后市民买蔬菜就可放宽心了。
3、加大政府扶持日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从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
国家应把生物农药作为产业重点发展。
发展生物农药产业不光看它的经济效益,更要看它长远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同时,应该采用强制性手段,淘汰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高毒化学农药。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樊美珍建议;为促进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对生物农药使用可实行补贴政策。
实行相关企业的改造,给予政策扶持,以一家为龙头,实行企业联合体,进行多品种联合研发。
4、提高认识水平农技推广部门与生产厂家、经销商联手,创新推广方式,共同提高农民的认识,把生物农药送到田间地头。
第11卷40农药研究与应用AGROCHEMICALSRESEARCH&APPLICATION2007年7月25日,在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中,湖南海利株洲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000吨/年邻异丙基酚项目建成并顺利投产。
邻异丙基酚是一种有毒、有腐蚀性的透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