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雨水花园

城市雨水花园


2 、西南第12大道绿街工程
1 应用方式 • 每一个雨水收集池同时也是种植池,其中密集地种植了平展灯心草(Juncus patens)和多花蓝果
树(Nyssa sylvatica),这两种植物都有耐湿和耐旱的特点。平展灯心草能帮助减缓水流速度,其 根系结构则有助于水渗入并通过土壤。每个种植池的混凝土衬垫旁都种了一列平展灯心草,它们能 有效地阻挡雨水径流中的杂质和沉积物。植物种植的密度大于城市雨水管理手册所要求的密度,这 样做是为了减少维护费用(如除草,灌溉等),同时迅速创造了一处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景观。另 外,沿雨水花园还设置一系列解说牌,阐释其工作流程,极具教育意义。
加以总结和比较,认为雨水花园具有
建造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生态环
保、自然泛的应用前景。
雨水花园具有的功能
• 雨水花园具有以下功能: • (1)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
雨水外排保护下游管道、构筑物 和水体; • (2)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 雨水,减少污染; • (3)充分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 也可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 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 (4)经过合理的设计以及妥善的维 护能改善小区的环境,为鸟类、 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1.3雨水花园设计的由来

雨水本是资源,是大自然水循环的
一部分,能够起到调节、补充地区水
资源和补给地下水资源的作用。在城
市环境中,由于观念、技术等因素的
限制,雨水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反而引起灾害。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
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
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成
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针
3 小结 • 对于小面积内向型场地的雨水管理,一般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在场地中心设置雨水花园。通过管道、沟渠等设施
将屋顶、道路等硬质场地中的雨水引入雨水花园。植物选择以耐湿耐旱的多年生乡土植物为主,以适应雨季旱季的 不同水分条件。因为场地位于学校这类人流活动集中的场所,设计还应考虑雨水花园对交通的影响,同时建议设置 一些方便参观者近距离观察雨水花园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 1、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 2、西南第12大道绿街工程 • 3、万人工厂的停车场生态设计
1、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该项目是一个由校园建筑围合的小型庭院,面积为380m2。场地原为沥青停车场,在雨水花园建造之前,场地的主要问 题是利用率不足和小气候温度过高。即使天气温和,沥青停车场所产生的热量也会使教室内温度上升。
1.1雨水花园设计的背景

近年来,雨水花园因其在雨洪
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而倍受
重视,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大力推
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美国,欧
洲等地研究了雨水花园在3类典型场
地中的应用方式、实际效益等,对案
例中的场地属性、形态、下垫面、雨
水引导方式、雨水花园的形式、选用
植被的特征以及每类场地的特殊性等
城市雨水花园分析与鉴赏
12园林二班第4组 苏云娇,秦瑶,孙磊,王岩,王钰,马欠欠,
邱梦圆,邱王晨韵
内容及目录
• 1.1雨水花园设计的背景 • 1.2雨水花园 • 1.3雨水花园设计的由来
• 1.4雨水花园设计植物选择
• 2.1 3类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类型 • 1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 2 、西南第12大道绿街工程 • 3、万人工厂的停车场生态设计 • 3.1雨水花园原理 • 3.2雨水花园设计的作用 • 3.3结语
1.2雨水花园
• 雨水花园
• 雨水花园概述 •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
(Bioretention Area),是指在园 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 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 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 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 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 发等过程减少污染。 • 雨水花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里兰 州的雨洪专家在1990年提出,旨在 通过模仿自然的渗透系统来管理城 市中、尤其是不透水铺装地区(如 屋顶、人行道和停车场)的雨水径 流。
对城市雨洪管理提出的雨水花园理念
及技术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大力推
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雨水花园的
自然面貌和易与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
使得其与风景园林行业的结合成为必
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4雨水花园设计植物选择
2,1 3类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类型
• 雨水花园的应用领域既有私家庭院,也有 公共空间;既有街道这样的线性场地,也 有学校庭院这样的面状空间。场地不同, 雨水花园的应用方式也会有不同。需要指 出的是,雨水花园与风景园林能够巧妙融 合,因此更值得我们学习。选取其中3类具 有代表性的场地类型,研究其应用方式。
• 2 效益分析 • 该雨水花园系统管理了西南第12大道约68万L的年径流量。此外,模拟水流实验表明,该雨水收集
池能够将25年一遇的暴雨径流强度减轻至少70%。 • 3 小结 • 对于街道等线性空间,雨水花园的布置应该沿线展开。径流的流向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通过街
道固有的坡度、雨水收集池闸口等方式加以引导。径流过程中,雨水花园能够滞留雨水,延长径流 时间,实现有效的雨水下渗。选用的植物除具备耐湿耐旱的特性外,还应具备滤杂质、吸附有害物 质的能力。种植设计应与街道整体环境相协调
1 应用方式 设计基于场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简单经济、低维护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庭院空间的重新组织,把这个未充分使用 的停车场改造成一个创新性的雨水花园,集艺术、教育和生态功能于一体。
场地的雨洪管理采用雨水花园原理并结合园林手法,实现就地管理。进入花园后,雨水在下渗的同时与植物和土壤相互 作用。随着暴雨强度的增加,花园内的雨水径流逐渐上升,一旦超过20cm的设计深度,水就流出花园并进入与之相结合 的下水道系统。雨水花园的下渗率在5-10cm/h之间,这意味着任何滞留在雨水花园中的径流都能在几个小时后完全下渗 。2 效益分析 该案例是波特兰市可持续性雨洪管理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据统计花园内所有被收集的降雨都能渗透,而不会溢到下水道 系统。截止项目申报ASLA奖项时,场地已经收集了总计约190万L的雨水径流。另据估计,雨水花园的成功运营,连同学 校其他雨水处理改进计划,在未来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将节省10万美元的更新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