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区新建学校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为例
山区新建学校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为例
育集团展开了校际精准帮扶活动,为学校能尽 快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 管理制度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对山区新建学校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国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10-2020 年)》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 校。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符合法律规定、体 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 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因为完善 的学校制度建设,不仅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 要,也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它将有 助于推动学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形成决策权、执 行权、监督权相分离和相制衡的机制。 与此同时,富有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作
(二)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制度的实施 虽然自学校建立之初,就确定了依法治校 的发展战略,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学 校组织机构在具体的设立上还在进行不断的摸 索和尝试。首先,实行校长分包制。即将学校的 整体工作分为教学、教育、后勤三大块,分别由 三位副校长主抓,并且下设教务处、政教处、总 务处协助校长开展工作,重点组织学校教师深 入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法律法规。其次,随着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张,学 校将管理模式调整为级部竞争制。具体为:三位 校长分别负责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法制教育、 学生管理、安全教育等工作,并通过组织系列活 动,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同时将每个年级 分为两个级部,通过级部之间的竞争实现对校 长法制教育工作的评比。 通过依法治校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逐步 走向规范化,在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中、各个职能部门明确分管工作的前提下,校长 工作标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数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制度创建与制度调整。 首先,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后勤卫生、校
园安全等相关制度,并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完 善、发展。其次,随着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张、师生 人数的成倍增加、工作岗位设置的不断完善,学 校又相继制定了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功能 室的使用制度,明确了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 等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 有人做的良好局面。最后,明确每位教师的工作 职责。从 2014 年开始,学校在石家庄外国语教 育集团的大力帮扶下,为了将整体工作推向新 的局面,学校每月都会对全体教师推出一项“四 做”工作标准,即做全、做实、做精、做活,并以此 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从严执教。
关键词:山区学校;学校制度;依法治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8-0035-02
河北省赞皇县第二中学是石家庄市“山区 教育扶贫工程”重点项目学校,该校作为一所新 建学校,于 2011 年 10 月投入使用,其中 6 位学 校领导来自几所不同的中学,80 名教职工中, 有 70%的教师来自于山区的五个乡镇中学 (包 括赞皇县嶂石岩乡中学、黄北坪乡中学、土门乡 中学、许亭乡中学、院头镇中学),20%的教师来 自于其他学校,10%的教师为新毕业特岗教师, 同时,7耀9 年级的 598 名学生均由上述五个乡 镇中学调剂而来。因此,学校的校长、副校长以 及中层干部,由于来自各个学校,所以在学校的 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而教师 们也有着各自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 法,除此之外,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着很大 的不同。鉴于以上原因,学校与石家庄外国语教
(二)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是乡村教育,乡 村教育发展的短板是山区教育。山区学生因为 受到地域的限制,大多无法接受到更加完善的 教育,加之学生家长有限的文化水平与教育视 野的狭隘,便造成了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为 此,山区新建学校不仅需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 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山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 教育教学质量。众所周知,“教育改变人生,教育 改变家庭”,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不断地吸收 新鲜的知识、提升自我的认知水平,才能转变父 辈们根深蒂固的认知局限,这也正是实现教育 扶贫的重要任务— —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然 要求。 (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需要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 指出:要坚持依法治教。即不仅要坚持依法行 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又要更加注重运用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注重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制机制的建设,注 重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 的权益,注重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 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推进教育治理能 力的现代化,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由此可见,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 二、山区新建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 (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制度 由于学校是新建学校,学校的制度建设最 开始并无现成的蓝本可以依照,所以在借鉴其 他学校制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 题。因此,学校与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结合自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管理研究
山区新建学校制度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 — — 以 河 北 省 赞 皇 县 第 二 中 学 为 例
焦立杰,时劭轩
(赞皇县第二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1230)
摘 要:山区新建学校管理相对薄弱。加之办学环境、教师队伍、生源结构都有其特 殊性,所以,健全完善的学校行政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对提高山区学 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山区新建学校基于阻 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思考,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治校的方针,使学 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对未来山区学校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深 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6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山区教育扶贫实践模式研究”(课题 编号:BHA160153)系列成果之一。
2019 年 第 18 期 / C(06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学校实行民主 管理、人文管理的基础,对教师形成个人的自律 习惯、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有序的管理制度, 也能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的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