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平台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XX省XX市地处中原腹地,南依嵩山,北濒黄河,东瞻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河洛文化的摇篮,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1991年撤县建市,面积1043平方公里,现辖15个镇、5个街道、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88个村、30个社区,人口83万。
XX是工业之城,曾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是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工业30强县市,是中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领跑者。
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06家,上市企业达到6家,形成了铝及铝加工、耐火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是国内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豫联产业集聚区是俄罗斯在华投资最大项目豫联集团所在地。
XX是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商代称阙巩,周为巩伯国,公元前249年置县,因“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得名巩县,又因地扼古都洛阳,史有“东都锁钥”之称。
XX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之一,境内有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15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个,名胜古迹众多,风景秀丽。
其中,北魏石窟是全国九大石窟之一,其保存完整的“帝后礼佛图”属国内绝品;北宋皇陵是我国现今保存完整的两大帝王陵墓群之一;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
XX是宜居之城,在这里,希望每天都伴随着太阳冉冉升
起,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幸福莫过于城市环境的日趋改变,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201X年,投资450亿元的融创慈云小镇、云智小镇和投资350亿元的西山小镇花落XX,伴随着一批特色小镇的落户,逐步形成南部山区养生度假区、嵩顶综合旅游度假区、伊洛河休闲观光产业带等旅游度假胜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政法、大综治、大稳定,促大发展、保大民生”的一盘棋思想,着力构建市镇村三大平台,持续强化基层基础,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
一、构建三大平台,夯实基层基础,保障政法综治工作高效开展
(一)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市级平台。
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率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及综治督导督办办法、综治工作考评办法、综治鉴定管理办法三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配套措施,进一步健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综治工作格局。
同时,市委、市政府根据政法委调研意见,印发《关于建立全市政法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健全十项制度,开展五项活动,强化五项措施,为政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政法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五长联席会议,议大事、定方向,统一思想和行动,服从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并通过选取整体或专项工作成绩突出的镇(街道)召开现场会和讲评会,树立标杆,使各单位学有样板、追有标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态势;通过实行领导干部划片督查制度,深入村(社区)一线,全方位、多途径督促工作落实,实现政法综治工作从安排、到推进、再到落实的无缝衔接。
政法委、综治办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力度,综合运用下发督办函、通报、约谈等方式,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有效解决“非正常停尸”等单一部门难以解决的案事件。
党的十九大期间,在XX市委政法委的统一调度下,各部门各司其职,默契配合,问题隐患精准督导整改,突发情况精准有效处置,十九大稳定安全信访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名。
(二)构建规范运行、有效落实的镇级平台。
近两年来,市镇两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化建成2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
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综治委主任,镇长(办事处主任)担任综治委第一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武装部部长、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信访办主任、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综治中心副主任,按照素质好、懂业务的要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
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三室一厅”(即综合协调室、矛盾调解室、治安防控室和群众接待大厅)实际作用,把群众接待厅作为群众办事的窗口,通过“三室”进行分流、交办、督办、考评。
协调信访、司法所、法庭、派出所、民政、社保、卫计、国土等单位派员进驻综治中心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