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20 中兴通讯:成功从风险创业开始

案例20 中兴通讯:成功从风险创业开始

案例20 中兴通讯:成功从风险创业开始
[概要]
1993年,中兴通讯从一笔风险投资开始,涉足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和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成为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的巨子,而且在深交所上市,并成为高科技板块的佼佼者。

中兴通讯堪称国内高科技企业中利用风险投资和资本运营的成功典范。

[案例介绍]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6日在深交所上网发行,它是一家以程控交换机研制和生产为主的企业,现在,该公司已是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然而,回顾其来历,它始于1993年的一笔300万元风险投资。

这年,现总经理侯为贵等人集资300万风险创业投资基金创立了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后来,又合资建了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即现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

因而,中兴通讯也是最初那笔风险投资的产儿,它的发展向国人提供了一个风险投资与资本运作相得益彰的杰作。

一、生逢其时
如前所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来历可追溯到1993年成立的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它就是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的“祖父公司”,它俩与中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父公司”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共同形成“中兴”系企业。

1.从风险创业开始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侯为贵看中了中国方兴未艾的程控交换机市场,于是产生了创建程控交换机研制生产企业的念头,但苦于资金难筹。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侯为贵召集了一批具有风险投资知识、掌握国内先进交换机通讯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共同为创建企业而努力。

未雨绸缪,他们考察研究了中国的市场状况,以及中国风险投资的运作和现状。

经过一番工作,他们拟定了筹集风险创业投资金,建立企业较完整的商务计划。

1993年底,他们筹集到300万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在深圳市注册成立了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完全依靠国内风险创业投资基金建立的企业。

2.逢时
中兴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市场环境和我国的政策明显对它有利。

1993年以后中国通讯市场快速膨胀,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很快。

贷款回笼快、资金周转率高,这些使公司资本得到快速积累,为公司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邮电部电讯总局在中国联通潜在竞争的压力下,大幅度提高市话交换机扩容速度,地方电讯局也在超前建设,这给程控交换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加之1995年底开始,国家停止安排国外贷款进口程控交换机,1997年又明文规定在性能价格比相当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国内厂家的产品。

此举明显对国内大中供应商有利。

有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程控通讯总容量将达到1.74亿门,对业内企业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机遇。

“中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二、“中兴”素描
1.“中兴”家族与资本运作
1993年“中兴”家族元老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随后,于1994年4月29日中兴新通讯在深圳市注册成立,公司股东为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公司实收资本300万,1994年资本增到1000万。

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4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出任董事长。

1997年10月6日,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网发行,公司总股本2.5亿,实收资本6.77亿。

中兴新通讯以62.8%的股权控股。

中兴通讯现在已是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巨人,最初仅是一家注册资本仅有300万的小企业。

在成长的历程中,资本运作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杠杆,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壮大。

从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到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再到中兴通讯有限公司,都是通过资本运作而壮大的。

在别的竞争者资金问题捉襟见时的情况下,中兴却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另外,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又争取到了国内银行提供的大量长期买方信贷,1997年的6亿元买方信贷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问题。

这样,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就获得了资本运营优势。

2.“中兴”家族的经营机制
“中兴”系企业的主要经营或特色有两个方面。

一是“适者”经营,而不是控投者经营。

以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为例,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持49%股权,国有股占51%。

可是,企业仍由中兴维先通通讯设备公司负责经营,因为对中兴新通讯公司而言,它更合适:不仅懂技术,而且善经营,经验丰富。

我们知道,经营者的水平与企业成败是须臾不可分的,有能力的经营者是企业发展的向导,有力的经营者无疑有利于中兴新通讯公司的发展。

并且,董事会除一年两度的董事会进行审议经营方案和检查落实情况外,不干预经营者的日常工作。

二是尽量给经营者以动力和压力。

比如,目标责任书明确规定,经营者要保证国有资产以一定比例增值。

否则,必须以股本和分配权益抵补,而超标准完成指标时经营者会受到规定的奖励。

这个政策是从两方面考虑的。

一方面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企业的内部激励问题。

几年的运行证明,这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激励机制行之有效。

三、巨人之路
通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巨人,4年时间,使国有资产增值16倍,销售额每年递增50%~80%;1998年中期主营收入达到6.86亿,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250%;每股收益0.46元,与1997年同期相比增长109%。

目前,公司已跨入全国300家重点国有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产大型程控交换机制造业的前三名。

成功之路没有终点,公司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前迈进。

[案例分析提示]
中兴通讯是依靠国内风险创业投资基金创办的,并运用资本市场筹资而迅速发展起来。

中兴通讯的创立归功于最初的那笔投资,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失时机地运用了资本市场的筹资机遇,取得了依靠自身积累无法达到的发展速度,因此,资本运作起到了有效的杠杆作用。

中兴通讯的成功,是风险创业投资与资本运营有机结合的成功。

中兴通讯的这种成功探索,为高科技企业竖立了一面旗帜,这正是本案例最具借鉴价值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