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2 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继续利用
注意
▪ 除土地资源外,按人口平均,我国也是资源小国; ▪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 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
措施
▪ 开发地下空间,节约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2 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继续利用
▪ 国际隧协为联合国准备了题为“开发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件;其1996年年会的主题是“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的地位”;
▪ 1997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七届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明 天——室内的城市”;
▪ 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以“地下城市”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二)实践 ▪ 瑞典、挪威、加拿大、芬兰、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城市地下空间
利用领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 ▪ 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开始了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 我国也已在多个城市进行多项地下工程的开发,具体内容在其他章节详
土地特性
▪ 面积有限:全球陆地1.318亿km2,占地球表面的29%; ▪ 土地资源不可替代; ▪ 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一、现状
(一)我国城市发展沿用粗放经营模式 ▪ 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扩展; ▪ 1986年至1996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 (二)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 北京(1989)与东京(1986)相比,单位城市用地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相
因此,降低建筑内部环境能耗具有迫切的重要意义。
界各国政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建议书; ▪ 1983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的自然资源委员会通过了确定地下空间
为重要自然资源的文本;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 1991年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了《东京宣言》, 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注意
▪ 我国是耕地资源小国,人均仅有1.44亩,仅及世界人均值(4.65亩)的 31%;
▪ 如果保持现有土地不减,中国耕地最大的人口承载为17亿人。
措施
▪ 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下发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实行耕地总量 预警制度,确保耕地数量动态平衡;对人均耕地面积降低到临界点的地 区,拟宣布为耕地资源紧急区或危急区,原则上不准再占用耕地。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趋势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 内卢宣言》
▪ 我国也已编制完成并公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度发展,预计21世纪中叶将达到65% ▪ 实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和
差16.5倍。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三)大量占用耕地 ▪ 1986年至1996年,全国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963万亩,比韩国耕地面积
总和还多; ▪ 1997、1998、1999年分别减少203万亩,392万亩,655万亩; ▪ 平均每年占地相当于我国三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已经考虑开发复垦耕
一、能源
(一)建筑能耗 1.基本概念 ▪ 建筑物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每年所需要的消耗能量的总和; ▪ 欧美一些国家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 ▪ 建筑能耗中用于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调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9.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2 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继续利用
2.我国现状 世界能源研究所与国际环境发展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表明: ▪ 世界上前10名经济大国中,中国是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 ▪ 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接近法国的5倍; ▪ 我国仅采暖一项,单位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
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1.2 能源、水资源及其他物资继续利用 1.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土地
▪ 是具有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土地功用
▪ 支撑人类生产和生活; ▪ 提供人类生成的植物和动物; ▪ 容纳和转化危机人类的排泄物。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急剧发展与地域规模的限制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 ▪ 我国城市发展只能走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的发展模式。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二、发展趋势:把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资源与环境
危机的重要措施 (一)国际会议 ▪ 1977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一次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 ▪ 1980年在瑞典召开的“Rock Store”国际学术会议,产生了一个致世
细介绍。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国外经验:
将一切可转入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 国际上有学者预测:21世纪末将有1/3的世界人 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陕西延安窑洞 陕西米脂窑洞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上海市静安寺下沉广场
地7366万亩增减相抵后的结果,实际上开发复垦增加的新耕地质量较低, 3亩以上才能弥补原1亩耕地的损失;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动因分析
1.1 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三)大量占用耕地 ▪ 优质耕地的损失十分惊人:1991年至1995年,全国水田净减1004万亩; ▪ 预计至21世纪中叶,我国的城市发展将再占地一亿多亩。 (四)土地沙化严重 ▪ 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土地面积27.3%; ▪ 而且沙化面积不断增加:1960~1970年每年平均增加沙化土地1560万km2; ▪ 1980年以后,每年平均增加沙化土地2460万k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