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有哪些
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
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
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
这样粗暴的
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
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
不是有这么一则公
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
给母亲洗脚。
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
可见大人
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
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
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
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
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
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
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很老土,但是确实很有道理的。
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很多家长都有体会,孩子不听话、不乖、能
把人气死等等。
这是因为在家长身上没有看到给孩子树立榜样的缘故。
有时这种榜样性质的无声语言要远远胜过每天的絮絮叨叨、严
厉指责。
奖罚分明严慈适度
家庭教育中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过错从不姑息,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时候就会让孩子产生难以接受的情感,因而远离家长,
产生一道所谓的“鸿沟”。
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自
主承认错误的前提下有鼓励性的批评孩子,不得盲目批评。
另外,
在孩子有所成绩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奖励。
这样孩子就会树立一种自信,就会主动去往好的方向发展。
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小孩子也一样。
尤其是在他们的小伙伴面前,所以不论你多么气愤,不能在别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否则他们的自
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兴趣爱好是学习活动中的巨大动力。
孩子
的兴趣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活动的效率。
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家
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点。
多交流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就是交流。
现在社会有许多教家长教育孩子的书籍,家长也可以买来参考一下。
另外,每当什么节日的时候
也可以买孩子喜欢的玩具、书籍送给孩子,也可以带孩子参加郊游,去游乐园等等娱乐性的活动,孩子的笑声才是父母的安慰。
家长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
1、居高临下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
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
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
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2、求全责备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
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
的自尊心。
3、频频夸奖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
过度的无谓的
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
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4、过多限制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
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5、关心过头“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
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专家表示:“其实,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受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
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6、全盘否定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
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
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