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寸链计算

尺寸链计算


修理工艺概述
五、设备修理的工作过程 1.修前准备 2.设备的拆卸 3.修理工作 4.装配调整和试车验收工作
设备拆卸
常用的拆卸方法有: 1.击卸法 2.拉拔法 3.顶压法 4.温差法 5.破坏法
设备磨损零件的修换标准和修复 方法
一、设备磨损零件的修换标准 1.影响设备精度 2.影响完成预定使用功能 3.影响设备性能 4.影响生产效率 5.影响零件强度 6.使磨损条件恶化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4)减环 在其它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增大 时,封闭环随之减小,那么该组成环称为减环。 增环、减环可用简易方法判断:由尺寸链任一环的基面出发, 绕其轮廓一周,以相反方向回到这一基面。如果所指方向与 封闭环相反的为增环,方向相同的为减环。 4.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极限尺寸及公差 a.封闭环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所有减环基本尺 寸之和。 b.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所 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所有 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所有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一、尺寸链的概念 1.装配尺寸链定义 影响某一装配精度的各有管尺寸所组 成的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它的特征是,这些尺寸 能组成一个封闭的外形,并且按一定方向排列。 2.装配尺寸链简图 装配尺寸链可以从装配图中找出。为了简便起见,通常 不绘出该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必按严格的比例, 只要依次绘出各有关尺寸,排列成封闭外形的尺寸链 的简图。
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大致的修理日期、类别 和内容。具体的修理日期、类别、内容,则需要根据修 前的检查来确定。
修理工艺概述
3.检查后修理法 预先确定设备的检查期限,根据检查结果,编制修理计划, 确定修理的日期、类别和内容。 三、设备修理的组织方法 1.部件修理法 将需要修理设备的部件拆卸下来,换上事先已准备好的同类 部件。 2.分步修理法 设备的各个部件,不在同一时间内修理,而是将设备各个独 立的部分,按顺序分别进行修理,每次只集中修理一个部分
+0.10 1000
70-0.05 -0.10
30-0.05 -0.08 A
课后思考题
6.按图所注尺寸公差加工各孔。求加工后孔1与孔2,孔1 与孔3之间能达到的尺寸精度。
课后思考题
7.在一工件上钻、铰孔1与2,其位置尺寸的要求如图所 示。若加工时均以底面B为定位和测量基准,则孔2应 对基准面B控制在什么极限尺寸时才能满足图样要 (孔1与孔2的连心线垂直与底面B)。
装配工艺概述
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要求:a.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及规定的使用寿命; b.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c.降低装配成本。 依据:a.产品的装配图和部件的装配图; b.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 c.产品的生产纲领; d.现有的生产条件和标准资料。
装配工艺概述
3.装配单元系统图的绘制方法 a.先画一横线,在横线左端画出代表基准件的长方格, 在横线的右端画出代表产品的长方格; b.按装配顺序从左向右将代表直接装到产品的零件或 组件的长方格从横线引出,零件画在横线上面,组件 画在横线下面; c.用同样的方法可把每一组件及分组件的系统图展开 画出; d.划分装配工序和装配工步; e制定装配工艺卡片。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例1-4如图2-27所示为齿轮内孔的局部简图,设计要求为:孔径
Ø400+0.05mm,键槽深度尺寸为43. 60+0.34mm,其加工顺序为 1)镗内孔至Ø39.60+0.1mm;2)插键槽至尺寸A; 3)热处理,淬火;4)磨内孔至Ø400+0.05 试确定插键槽的工序尺寸A。
课后思考题
8.齿轮轴装配简图如图5-39所示,其中B1=100mm, B2=70mm、B3=30mm,装配后轴向间隙要求为0.020.20mm。试用完全互换法解该装配尺寸链。
课后思考题
9.试述设备磨损的修换原则。 10.试述零件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哪些。
某旋转件的重力为9.8×1000N,工件的转速未950r/min,平衡精度 等级规定G1,求平衡后允许的偏心距,并且把这允许的偏心距换算 成剩余不平衡力矩。
修理工艺概述
3.同步修理法 这种方法是将工艺上相互紧密联系的数台设备安排在同 一时期内修理,实现同步化,以减少分散修理所占的停 机时间,使用于流水生产线的设备等。 四、设备的检查 设备的检查,就是对设备的运转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和 零件耐磨性的检查。 1.日常检查;2.定期检查;3.机能检查;4.精度检查。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二、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 产品的每一步装配工作都必须满足预定的装配要求,达 到一定的装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配、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 装配精度。 2.选择装配法 分直接选配法和分组选配法两种。常用的是分组选配法, 它是按产品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分成若干组,装 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
装配尺寸链与Βιβλιοθήκη 配方法 解先列出尺寸链如图2-21b。要注意的是,当有直径尺寸

时,一般应考虑用半径尺寸来列尺寸链。因最后工序是直 接保证Ø400+0.05mm,间接保证43. 60+0.34mm,故 43.6+0.3434 mm为封闭环,尺寸A和20+0.025mm为增环, 19. 8+0.05mm为减环。利用基本公式计算可得 基本尺寸计算:43.6=A+20-19. 8mm A=43.4 上偏差计算:+0. 34=Bs(A)+0. 025-0 Bs (A)=+0. 315mm 下偏差计算:0=B,(A)+0-0. 05 Bx (A)=+0. 05mm 所以 A=43.4+0.05+0.315mm 按入体原则标注为:A=43.450+0.265mm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1.下图所示为某轴端,其要求为外径φ ,外圆渗碳层深
度0.9~1.1mm, 工艺过程如下: 工序Ⅰ,粗车外圆至φ 工序Ⅱ,精车外圆至φ 工序Ⅲ,划键槽线 工序Ⅳ,铣键槽深度至尺寸A 工序Ⅴ,渗碳处理,深度为t 工序Ⅵ,磨外圆至φ 试求:(1)用深度尺测量槽深尺寸A (2)渗碳时控制的工艺渗碳层深度t
设备磨损零件的修换标准和修复 方法
二、零件常用的修复方法 1.电镀修复法 2.金属喷涂修复法(气喷、电喷) 3.焊接修复法(振动电堆焊、气焊、手工电弧焊、气体 保护焊、钎焊) 4.粘接修复法 5.机械加工修复法 6.其它修复法(金属扣合法、塑性变形法)
课后思考题
1.机器装配工艺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2.装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什么叫做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增环、减环? 4.装配方法有哪几种? 5.已知各组成环及加工公差如图所示。试问装配后封闭 环AΔ 的极限尺寸为多少?
装配工艺概述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一、装配前零件的清理和清洗 1.零件的清理 装配前要清除零件上的型砂、铁锈、切屑、研磨剂、油 污等;清理时,要避免划伤重要的配合面;清理后,箱 体零件内壁的不加工表面要涂以浅色油漆。 2.零件的清洗 a.清洗方法 单件销批量生产中,零件可在清洗槽中手工 清洗;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常用清洗机清洗零件。在清洗 方法上,可一采用气体清洗、浸酯清洗、超声波清洗等。 b.常用的清洗剂有汽油、煤油、柴油和化学清洗液。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例2-5如图2-28a所示某零


件内孔,材料为 38CrMoAlA,孔径为 Ø 1450+0.04 mm内孔表面 需要渗氮,渗氮层深度为 0. 3~0. 5mm。其加工过 程为 磨内孔至 Ø 144.760+0.04mm; 2)渗氮,深度t1; 3)磨内孔至 Ø 1450+0.04mm,并保留 渗层深度t0=0. 3~0. 5mm 。 试求渗氮时的深度t1。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3.装配尺寸链的环 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都称为环,每个尺寸链最少有 3个环。 (1)封闭环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 然形成(或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封闭环。一个尺寸 连只有一个封闭环用AΔ 、BΔ 、CΔ 等表示。 (2)组成环 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余尺寸,称 为组成环。同一尺寸链中的组成环用同一字母表示,如 A1、A2、A3或B1、B2、B3等。 (3)增环 在其他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当某组成环 增大时,封闭环随之增大,那么该组成环为增环。
吕金豹
装配工艺概述
一、装配工艺过程
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暴多一下三个阶段: 1.装配前的准备; 2.装配阶段; 3.调整、检验和试车阶段。 二、装配的组织形式 根据生产类型和产品复杂程度的不同,装配工作采用不 同的组织形式。一般分为 1.固定式装配(如三部的支架装配)
装配工艺概述
2.移动是装配(如立柱班的立柱组装) 三、装配工艺规程 1.装配工艺规程及作用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施工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 它规定产品及部件的装配顺序、装配方法、装配技术要 求、检验方法及装配时所需的设备、工具、时间定额等, 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必要措施,也是组织生产的重 要依据。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偏心速度
υe=eω/1000
υe—偏心速度(mm/s)\ e—偏心距(μm) ω —旋转件的角速度ω =2π n/60
n—旋转件的转速
偏心速度的许用值有标准规定,根据平衡精度等级而异。 平衡精度等级有:G0.4、G1、G2.5、G6.3、G16、G40、 G100、G250、G630、G1600、G4000共11种。
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
3.修配装配法 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配量,以达到装配精 度。 4.调整装配法 装配时调整某一零件的相对位置或尺寸以达到装配精度。
修理工艺概述
一、设备修理类别 小修理、中修理、大修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