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振动的测量案例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 涡流位移传感器特点: –结构简单 –非接触式测量 –频率响应范围较宽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旋转机械轴振动检测中应用十分普遍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当穿过匝数为w线圈的磁通 发生变化时,其感应电动势为 e w d dt
置于永久磁铁直流磁场内的线圈作直线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模拟和数字混合测 量 系统,数字显示
旋转式
0°~360°
±0.5"
(直线 式感应同步器 的分辨率 可达1 µm)
第四节 位移的测量
形式
测量范围
分类
振动 :在一定条件下,振动体在其平衡位置附近 随时间作来回往复变化的运动。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振动信号三要素: 1) 幅值:振动体离开其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是振动强度的标
志,它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平均值等不同的方法表示。 2) 频率:不同的频率成分反映系统内不同的振源。通过频谱分
• 机械振动还伴随着产生同频率的噪声,恶化环境和劳动 条件,危害人们的健康;
• 振动也能被利用来完成有益的工作,如上料、运输等。
目的
振动测试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机器运转时的振动特性,以检验产品质量; (2) 测定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为产品的改进设计 提供依据,进行振动设计; (3) 分析振动产生的原因,寻找振源,以便有效地采取减 振和隔振措施; (4) 对运动中的机器进行故障监控,以避免重大事故。
一般来讲,振动研究就是对“机械系统”、“激励”和 “响应”三者已知其中两个,再求另一个的问题。振动研 究可分为以下三类: (1) 振动分析,即已知激励条件和系统的振动特性,欲求 系统的响应; (2) 系统识别,即已知系统的激励条件和系统的响应,要 确定系统的特性,这是系统动态响应特性测试问题; (3) 环境监测,即已知系统的振动特性和系统的响应,欲 确定系统的激励状态,这是寻求振源的问题。
差动变压器
涡电流式
测量范围
±0.2 mm 1.5~2 mm 300~2000
mm ±0.08~ ±75 mm ±2.5~ ±250 mm
精确度
直线性
特点
±1%
±3%
0.15%~0.1 %
只宜用于微小位移测量
测量范围较前者宽,使用方 便可靠,动态性能较差
±0.5% ±1%~3%
±0.5% <3%
分辨率好,受到磁场干扰时 需屏蔽
析可以确定主要频率成分及其幅值大小,从而寻找振源,采 取相应的措施。 3) 相位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简谐振动是最基本的周期运动,各种不同的周期运动
都可以用无穷个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组合来表示。其运 动规律可用简谐函数表示为
x(t) Asin(t )
x f
A
m
x(t)
t
k
T 质量 - 弹簧系统的运动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x Asin(t )
v dx Acos(t )
dt
超前90°
a dv 2 Asin(t ) 2 x 超前180°
dt
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三个参量中,测出其中之 一即可利用积分或微分求出另两个参量。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 ➢ 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 ➢ 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 要依据; ➢ 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 率范围内是由速度决定的。速度与能力和功率有关,决定了力 的动量。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2. 随机激振 随机激振一般用白噪声或伪随机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
3. 瞬态激振 瞬态激振给被测系统提供的激励信号是一种瞬态信号,
一次激励,可同时给系统提供频带内各个频率成分的能量 使系统产生相应频带内的频率响应。测试设备简单,灵活 性大,故常在生产现场使用。目前常用的瞬态激振方法有 快速正弦扫描、脉冲锤击和阶跃激励等方法。
第7章 振动的测量
§7.1 振动基础 §7.2 振动的激励 §7.3 振动测量传感器 §7.4 位移的测量
机械振动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如:旋转机器的质量不平衡、负载不均匀、结构刚度
各向异性、对中不良、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 振动
• 机械振动大多数情况下有害:破坏机器正常工作,降低 其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机毁人亡;
结构牢固,寿命长, 但分辨率差,电噪声 大
应变式 非粘贴式的 粘贴的 半导体的
±0.5%应变
±0.3%应变
±0.25%应 变
±0.1% ±2%~3% ±2%~3%
±1%
满刻度 ±20%
不牢固
牢固,使用方便, 需温度补偿和高绝缘 电阻输出幅值大,温 度灵敏性高
第四节 位移的测量
形式
电感式 自感式变气隙型 螺管型 特大型
当激振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 时,系统的响应特性主要取决 于系统的阻尼,并随频率的变 化而剧烈变化。
φ(ω)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2) 基础运动产生的受迫振动
在许多情况下,振动系统的受迫振动是由基础的运动引起的。设基础的绝对
位移为 z1 ,质量块 m 的绝对位移为 z0,则质量块 m 的运动方程为:
3)电液激振器
1—顶杆 2—电液伺服阀 3—活塞 4—力传感器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测振传感器(拾振器)是将被测对象的机械振动量(位移、 速度或加速度)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的电量(如电流、电 压或电荷)的装置。 振动测量分类 按测量原理分:
测量振动的方法按振动信号的转换方式可分为电测法、 机械法和光学法。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电测法。 按测振参数分: • 位移传感器 • 速度传感器 • 加速度传感器
m
d 2 z0 dt 2
c
d dt
( z0
z1) k(z0
z1)
0
质量块 m 的相对位移 z01 z0 z1
m
d 2 z01 dt 2
c
dz01 dt
kz01
m
d 2 z1 dt 2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1. 当ω<<ωn,质量块相对基础几乎一起移动; 2. 当ω>>ωn ,z01≈-z1,→ z0 ≈0,质量块几乎处于静止状态。 工程中的振动问题,可用弹簧—阻尼—质量块构成的单自由度 振动系统模型来描述。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振动的激励方式通常有稳态正弦激振、随机激振和瞬态 激振三种。 1. 稳态正弦激振
稳态正弦激振又称简谐激振,它是借助于激振设备对被 测对象施加一个频率可控的简谐激振力。是一种应用最为 普遍的激振方法。
在进行稳态正弦激振时,一般进行扫频激振,通过扫频 激振获得系统的大概特性,而在靠近固有频率的重要频段 再进行稳态正弦激振获取严格的动态特性。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为了正确理解机械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的概念,我们讨论 单自由度系统在两种不同激励下的响应。
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m:传感器安装在某一固定点, 以该点为参考点,测量物体对参考点的相对运动,相应的传 感器称为相对式传感器。
基础运动所引起的质k 量块受迫振动c :传感器安装在试件上, 以大地为参考基准,测量振动物体相对于大地的绝对振动, 相应的传感器称为绝相对式(惯性式)传感器。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激振器
激振器是对试件施加激振力,激起试件振动的装置。 常用的激振器有电动式﹑电磁式和电液式三种。 1)电动式激振器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2)电磁激振器
1—底座 2—铁心 3—励磁线圈 4—力检测线圈 5—被测对象 6— 电容位移传感器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应用
磁力轴承激振试验
第二节 振动的激励
第一节 振动的基础知识
1) 质量块受力产生的受迫振动 在外力 f(t) 的作用下,质量块 m 的运动方程为:
第一节 振动n
当激振力频率远小于固有频率 时,输出位移随激振频率的变 化十分小,几乎和“静态”激 振力所引起的位移一样。
当激振频率远大于固有频率时, 输出位移接近于零,质量块近 于静止。
工作原理 惯性质量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作用在压电晶体上,压电
晶体产生相应大小电荷。
(a)
(b)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选用原则
1. 采用位移传感器的情况 (1)振动位移的幅值特别重要时,如不允许某振动部件在振动 时碰撞其他的部件,即要求限幅; (2)测量低频振动时,由于其振动速度或振动加速度值均很小, 因此不便采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2. 用速度传感器的情况 (1) 振动位移的幅值太小; (2) 与声响有关的振动测量; (3) 中频振动测量。 3.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的情况 (1) 高频振动测量; (2) 对机器部件的受力、载荷或应力需作分析的场合。
第三节 振动测量传感器
按变分原理分: • 磁电式 magnetoelectric • 压电式 piezoelectric • 电阻应变式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 电感式 inductance
• 电容式 capacitance
• 光学式 optical 按传感器与被测物关系分: • 接触式传感器有磁电式、压电式及电阻应变式等。 • 非接触式传感器有电涡流式和光学式等。
第四节 位移的测量
位移是线位移和角位移的统称。位移测量在机械工程中应 用很广,在机械工程中不仅经常要求精确地测量零部件的位 移和位置,而且力、扭矩、速度、加速度、流量等许多参数 的测量,也是以位移测量为基础的。 位移测量的分类 • 按被测量,位移的测量分为线位移测量和角位移测量。 • 按测量参数的特性,位移测量分为静态位移测量和动态位 移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