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川崎病诊治ppt课件
川崎病诊治新进展
郑州市儿童医院 周丽
h
1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日本川崎氏首先报告,是急 性自限性全身中小动脉系统血管炎,多侵犯冠状动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 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进行UCG检查(6)
治疗(7)
持续发热
再次复查UCG 请临床专家会诊
热退
除外 川崎病
LMCA(cm)
• 肛周脱皮
(现超((而天疗反((42全声冠1是7的。流58)冠6或)3(包))实身心)状基患、状5或者验对5括由如能典在岁炎动符岁动于儿心室动内符于冠于果够型该诊以症图合以脉临如包脉径合断年状对在的U诊上反检川下病床果积指左C大以龄动诊做手疗标冠应查G崎变冠专临液前于下≤包脉断U足策为状的。病符状家床或括降C远冠6壁川脱略:阳动证个G患合动的或L支端状贫 丙 病 外 尿辉崎皮血中A(性脉据月儿日脉一实周氨血 程 液(浆连动D度病是以超,内血酸, 白7,的白的本内致验或天L接脉白转细增尚开蛋下声对径A后即婴临川径意室R细氨胞白血病血强缺始D3心于>胞C酶≥使儿≤床崎>见指种小1)管变3计升、乏于0A.动发40板个患,特病3。标g情数高m或直特/z≥m冠金指/dH图热,≥4儿不积l征研(m、况51P右径征m状标趾万.。5)在没明,分究如万为,/冠的中m(动准尖/前1有原m为m班EU0状1≥m3参脉,。S,天先.3任因C235规,R动条~见倍变因G内给。何的2、定脉:检.K以形此5的予其发CD冠。(查上h病(这R患治他热状R为P)临l个儿疗a的≥C)动c阳床诊A应。k川7提脉性天)表断t当a崎示瘤p:,z现策给积病e存的r都的略予i分的在标n应主并g正≥临活准)该2要不规床.动、5进症是;治表性左行状来疗现的心实和自,,炎室验参于而也症功室考循对应反能检项证于当应下查目的发对也降,)研热患应、如究超儿正2二5果,过进规尖发1行治瓣0
不完全型KD的主要症状表现率: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表现率约为35%,不定形皮疹约为50%,口腔表 现(口唇潮红、杨梅舌、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约为65%,四肢末端变化约为70%。双侧眼球结膜充 血约为75%。
发病年龄: 多见于小于6月-1岁或大于4岁儿童,尤其是年龄小于6个月者。
h
24
对 其他的临床表现
➢ 心血管系统:
发热≥5天,且具有2或3项临床指标(2)
LAD(cm)
疑 •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 诊 • 心包炎及瓣膜反流
• 冠状动脉病变
不 • 中等大小的非冠状动脉瘤
符合川崎病
评价患儿特征(3)
不符合川崎病
• 雷诺现象
完 • 外周坏疽 全 ➢ 骨骼肌肉系统 型 • 关节炎、关节痛 川 ➢ 消化系统
在急性期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除心血管系统外,全身 器官,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肾、关节及皮肤等部位的血管亦可受 损。
h
4
诊断
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班推荐川崎病诊断标准(2002年2月修订,第5版)进行诊断[4]。
发热持续5天以上(包括经治疗后发热<5天者)。
双侧眼球结膜充血。
胆囊肿大(腹部超声检查)
胆囊肿大与血管炎导致胆囊壁和胆囊管黏膜水肿有关。
• 腹泻、呕吐、腹痛
崎 • 肝功能异常
CRP<3.0mg/dl和 ESR<40mm/h
每日观察病情
评价实验室指标 CRP≥3.mg/dl和/或 ESR ≥ 40mm/h
≥3项辅助实验室标准(4)
川崎病可能性不大 如持续发热
<3项辅助实验室标准(4)
RCA(cm)
• 胆囊水肿
病 ➢ 的 •
中枢神经系统
h
2
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本病病因未明,但发病呈一定的流行性、区域性及明显季节性,有研究推 测与感染有关,曾进行过多种病原研究,包括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EB 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HHV-6)等研究,但多数研究未获得一致结果。
KD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异常,免疫细胞活化是KD的基本免疫病理改 变。
h
22
不完全型(非典型)KD 的定义
不符合典型KD的诊断标准的KD患者被诊断为不完全型KD.包括: 诊断标准中只有4项或3项,但UCG证明有冠状动脉瘤。具有6项诊断标准中的4项,但可见冠状动脉壁辉
度增强。 同时要除外猩红热、渗出性红斑、出疹性病毒感染等发热性疾病。
h
23
不完全型KD的临床特征
18
h
19
KD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特征
部位:以下颌角胸锁乳突肌起始部下方最多见。 性质:肿大淋巴结为非化脓性。 颈部淋巴结显著增大者为多发性淋巴结(每个淋巴结约1cm左右)
聚集而成,与化脓性淋巴结(单个淋巴结)肿大不同,局部超声波 检查可确认。
h
20
h
21
诊断
符合上述主要症状5项以上者即可诊断,4项符合,但在病程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 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瘤(包括动脉扩张)者亦可诊断。但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
存在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致病学说。
h
3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
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5日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炎,10日左右波及全层动脉 和周围炎,约12日部分病例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所致)。
急性期后动脉瘤可以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或冠状 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血浆成分浸润、肉芽增生,继而机化导致冠状动脉狭 窄、闭塞或血管再疏通。
口腔表现: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 。
不定形皮疹.。
四肢末端变化:[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 处膜样脱皮。
在急性期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h
5
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h
7
h
8
h
9
h
10
h
11
h
12
h
13
h
14
h
15
h
16
h
17
h
易激惹
继续发热2日
不发热
治疗和进行UCG检查(5)
进行UCG检查
• 无菌性脑膜炎
评 • 感音神经性耳聋 价 • 泌尿生殖系统
无脱皮
典型脱皮(8)
UCG检查阳性(6)
UCG检查阴性
方 • 尿道炎或尿道口炎
法 ➢ 其他表现
不继续评价
1
•( •)
卡介苗处红斑变硬反应 前葡萄膜炎(轻度)
• 腹股沟脱屑性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