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五年来,在XXXX市委、市政府的髙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妇联、市教育局、市人口与计生局、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部门相互配合,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髙家长素质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面深入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XX期间XXXX市家庭教育的现状1、全面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

广泛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使全市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逐年提高,到xxxxO 年达到98%o2、家庭教育的阵地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加强各类家长学校建设,以村区、村屯、中学校、幼儿园为依托,大力发展多元化、多类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家长学校。

目前,我市现有各类家长学校290所。

其中,中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82所,建设率达到100%;社区家长学校48所,建设率达到90. 6%;村屯家长学校160所, 建设率达到60. 2%o3、重视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工作。

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单亲贫困家庭儿童、春蕾女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

目前,我市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93个,其中,杨家满族乡中心小学和得利寺镇中心小学被评为xxxx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赵屯乡河洼村留守儿童之家被评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4、发挥示范带动的辐射作用。

大力提高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加大对家长学校的评选和表彰力度,发挥优秀家长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xxxx市社区、村屯优秀家长学校26所,推广家长学校成功经验。

市教育局、老虎屯小学、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四初中、十六初中、幼儿园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实验基地。

xxxx市第四初级中学、xxxx市太阳中心校、义勇小学、xxxx市老虎屯小学和29中被评为首批xxxx市中小学示范性家长学校5、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

整合社会人才资源,先后组建了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妇联干部和热心家教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6支。

全市共有家庭教育工作专兼职工作者、志愿者共135名,参加过业务培训的95名。

6、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

联合教育局、卫生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当前家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调研掌握真实情况,提炼正确结论,征集家庭教育论文50余篇,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通过案例揭示家庭教育的内涵、方法和规律,共整理出20大类型、500 多个家教案例,并出版《xxxx市家庭教育经典案例选》,使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目前,我市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在市级刊物发表7篇。

二、实施《规划》以来,xxxx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经验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家庭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家庭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共同实践。

五年来,我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相继成立家庭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市精神主明建设和儿童发展规划,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了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优势,把家庭教育与妇联业务紧密结合,将《规划》的实施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评估,整体推进,在妇联内部形成了工作合力。

市妇联、市教育局负责共同牵头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主动与市卫生局、市关工委等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密切合作,互相支持,有力地推进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巩固阵地,整合资源,将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在巩固、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大力创建社区家长学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早教中心等家教阵地, 制定家长学校管理制度,探索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不断扩大家庭教育覆盖面,推动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市妇联坚持把社区家长学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市卫生局、市人口与计生局还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举办胎教知识、早期教育等培训,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热线, 切实从源头做好家教工作。

共开设各类讲座50余场,接待新婚孕前教育7万多人,发放预防出生缺陷、致全市青年一封信等资料20万余份,10万多人次受益。

二是实施现代家长教育工程。

启动家庭教育大讲堂公益讲座,组建家教讲师团,有计划的组织他们深入社区、村屯、机关、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围绕家庭教育、儿童成长中突出的问题进行宣讲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知识,帮助广大家长解疑释惑,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妇联还成立家教志愿者服务队伍, 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活动。

三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宣传阵地,开设家庭教育专栏,为广大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推进家庭教育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抓住节日契机,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开展咨询活动,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手册上万份。

市教育局在学校的网站开辟家庭教育绿色通道,开通教师博客,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博客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围绕主题,创新载体,增强家庭教育工作活力一是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

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 以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契机,举办以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培育孩子健康人格、怎样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为主题的家教讲座。

开展十大孝子和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我爱我家征文绘画活动、家庭教育音乐会、亲子运动会等实践活动,确立了以人为本,家长孩子共同参与,亲子互动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今年5月11 0,在我市召开了全国家庭教育现场会,还举行了xxxx市家庭教育音乐会暨示范性家长学校颁奖仪式,整场演岀家长与子女同台,艺术与教育共伴,形式与内涵互融,深受领导赞兴誉与观众一致好评。

二是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立足家庭,面向社区,把家庭教育与五好十星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安家庭、节约环保型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家庭教育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妇儒皆知。

开展知善恶、明荣辱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明确道德的实践方向; 开展争创品德髙、十星户活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人们形成对善的执着追求精神;开展事不关己,我该怎么办研讨活动,培养人们的道德意志,锤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坚持善良正义,形成髙尚的品德。

开展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开展每日读一篇文章、每周读一本刊物、每月读一部经典、每年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四个一读书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以爱心献春蕾为主题,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爱心桥栏目,开设募捐热线电话,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开展代理父母助春蕾、情系春蕾、真诚献爱心、手拉手共筑爱心桥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救助特困女童工作中去。

成立XXXX 市优秀春蕾女童奖学金,为特殊困境家庭女童提供了有效救助,使春蕾助学工作向社会化、项目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为阵地,贯彻实施共享蓝天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配备法律、医疗保健、心理等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为他们讲授未成年人的伦理、心理和生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减轻他们心理压力,使他们把一些不良的心理和行为遏止住,有效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合法权益。

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力度,开设了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疏导等知识系列讲座,为监护人和家长解答关于家庭教育、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监护人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解决了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善残疾儿童生活和学习条件,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1、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经费投入。

建议由上至下出台文件,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培训、研究、宣传普及等。

2、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家庭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加强改善农村家长学校办学条件,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加大对农村家长学校硬件设施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否则,农村家长学校发展很难。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家庭教育的服务能力。

目前,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仍处于弱势状态,主要表现为:缺少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缺少系统的理论培训、缺少制度保障和教材支撑、指导队伍年龄偏大且观念陈旧,不能满足髙层次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等等。

对此,建议进一步打造专兼结合、具有较髙素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并对新时期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加强专题培训, 实行规范管理,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家庭教育队伍。

2021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未来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农村未成年人成长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通过深刻分析和客观评价我镇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合理的途径方法和对策建议,从而将加强农村家庭教育,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转化成为衬镇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内在推动力。

一、调查实施概况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

调查结果:走访了120名农村妇女,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

被调查的12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90人,未婚22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

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8人,2130岁的22人,3140 岁的42人,4150岁以上的48人。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的6人,占5%;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特点从调查情况看,和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髙,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

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

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重视孩子情绪问题、交际问题以及行为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1.83%. 13.80%和6. 76%。

相关主题